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9詞典 9分類詞匯 30
《國語辭典》:賓天(賓天)  拼音:bīn tiān
1.飛升至天,而成為上帝之賓。借指帝王去世。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七。龔孟戣策問》:「明年秋,度宗賓天?!埂肚迨犯?。卷五。世祖本紀(jì)二》:「皇考賓天,朕止六歲,不能服衰绖行三年喪,終天抱憾?!?br />2.泛指尊者去世。《紅樓夢》第六三回:「忽見東府中幾個(gè)人慌慌張張跑來說:『老爺賓天了?!槐娙寺犃耍瑖樍艘淮筇?。」
《國語辭典》:怛化  拼音:dá huà
死亡?!肚f子。大宗師》:「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huán)而泣之。犁往問之曰:『叱!避!無怛化。』」唐。駱賓王 與博昌父老書:「雖蒙莊一指,殆先覺于勞生;秦佚三號,詎先情于怛化?」
《漢語大詞典》:殺活(殺活)
(1).謂死與生。 漢 劉向 列女傳·齊義繼母:“今皆赦之,是縱有罪也;皆殺之,是誅無辜也;寡人度其母能知子善惡,試問其母,聽其所欲殺活。”三國志·魏志·高柔傳“帝不聽,竟遣使齎金屑飲 晃 及其妻子”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晃 之為任,歷年已久,豈得於殺活之際,方論至理之本?!?br />(2).指定人之死活。朱子語類卷一一○:“蓋 龜山 當(dāng)此時(shí),雖負(fù)重名,亦無殺活手段?!?br />(3).指下棋時(shí)的殺著與活路。 明 宋濂 《〈南堂禪師語錄〉序》:“在他人為之,拘滯一隅,動(dòng)輒有礙,或得乎此竟遺於彼。師於殺活之機(jī)縱橫皆自如矣?!?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xué)·傳第六章一:“格致有行者,如人學(xué)弈碁相似,但終日打譜,亦不能盡達(dá)殺活之機(jī);必亦與人對弈,而后譜中譜外之理,皆有以悉喻其故?!?/div>
《國語辭典》:陟方  拼音:zhì fāng
天子出巡?!稌?jīng)。舜典》:「五十載,陟方乃死?!埂段倪x。左思。吳都賦》:「梁岷有陟方之館、行宮之基歟!」
《漢語大詞典》:賓空(賓空)
委婉語。謂帝王之死。 宋 岳珂 《桯史·獻(xiàn)陵疏文》:“僊馭賓空,載嚴(yán)遐薦,法筵撤席,更罄餘哀?!眳⒁姟?賓天 ”。
《國語辭典》:賓天(賓天)  拼音:bīn tiān
1.飛升至天,而成為上帝之賓。借指帝王去世。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七。龔孟戣策問》:「明年秋,度宗賓天。」《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紀(jì)二》:「皇考賓天,朕止六歲,不能服衰绖行三年喪,終天抱憾?!?br />2.泛指尊者去世?!都t樓夢》第六三回:「忽見東府中幾個(gè)人慌慌張張跑來說:『老爺賓天了?!槐娙寺犃?,嚇了一大跳?!?/div>
《漢語大詞典》:入寂
猶圓寂。舊稱佛教僧尼之死。 宋 蘇軾 《請凈慈法涌禪師入都疏》:“京師禪學(xué)之盛,發(fā)於 本 秀 二公。 本 既還山, 秀 復(fù)入寂?!?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十章:“ 三藏 寢疾,有遺文 嚴(yán)正勖 示因果,以之付弟子 智休 。正月十一日午時(shí)入寂。”
《漢語大詞典》:薨殂
指王侯之死。 三國 魏 曹植 《任城王誄》:“凡夫愛命,達(dá)者狥名;王雖薨殂;功著丹青?!?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王導(dǎo)傳》:“方賴高謨,以穆四海;昊天不弔,奄忽薨殂?!?唐 元稹 《贈(zèng)裴行立左散騎常侍》:“毗倚方切,忽焉薨殂;不有追崇,曷彰憫悼?!?/div>
《國語辭典》:崩殂  拼音:bēng cú
天子死亡。《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div>
分類:帝王之死
《漢語大詞典》:宴駕(宴駕)
婉稱帝王之死。宴,通“ 晏 ”。 唐 陳鴻 《長恨歌傳》:“皇心震悼,日日不豫。其年夏四月, 南宮 宴駕?!?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 太祖 已宴駕, 太宗 即位?!?span id="whdaxws" class="book">《說唐》第一回:“不幸 周 主宴駕,太子庸懦,他倚著 楊林 之力,將太子廢了,竟奪了江山,改稱國號大 隋 ?!绷討?span id="eom3uq0" class="book">《孫安動(dòng)本》第一場:“老王宴駕,幼主登基?!?/div>
《漢語大詞典》:棄群臣(棄羣臣)
帝王之死的婉詞。韓非子·外儲(chǔ)說右下:“古者 禹 死,將傳天下於 益 , 啟 之人因相與攻 益 而立 啟 ……王不幸棄羣臣,則 子之 亦 益 也?!?宋 曾鞏 《移滄州過闕上殿札子》:“﹝ 仁宗 ﹞棄羣臣之日,天下聞之,路祭巷哭,人人感動(dòng)歔欷,其得人之深,未有知其所繇然者?!?王闿運(yùn) 《李仁元傳》:“ 宣宗 棄羣臣,遺詔,命后世毋奉配郊。”
《漢語大詞典》:大諱(大諱)
(1).大禁忌。 漢 王充 論衡·四諱:“俗有大諱四。一曰諱西益宅。西益宅謂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三國志·吳志·孫奮傳:“昔 漢 初興,多王子弟,至於太彊,輒為不軌,上則幾危社稷,下則骨肉相殘,其后懲戒,以為大諱?!?br />(2).謂天子之死。《魏書·禮志三》:“伏惟遠(yuǎn)祖重光世襲,至有大諱之日,唯侍送梓宮者兇服,左右盡皆從吉。”《魏書·張彝傳》:“及輦駕之返,膳御未和,續(xù)以大諱奄臻,四海崩慕?!?/div>
《漢語大詞典》:崩背
猶崩殂。指帝王之死。晉書·傅咸傳:“ 夏侯長容 奉使為先帝請命,祈禱無感;先帝崩背,宜自咎責(zé),而反求請命之勞?!?/div>
分類:帝王之死
《漢語大詞典》:萎哲
語本《禮記·檀弓上》:“ 泰山 其頽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焙笕艘蛞浴拔堋敝赣胁胖钦咧劳?。 唐 顏真卿 《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天不憖遺,萎哲壞梁。” 明 何景明 《方竹先生誄》:“風(fēng)悲日冥,殲良萎哲。”
《漢語大詞典》:崩薨
古代稱帝王、諸侯之死。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 漢 班固 《白虎通·崩薨》:“崩薨紀(jì)於國何?以為有尊卑之禮?!?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正失·封泰山禪梁父》:“傳曰:‘ 五帝 圣焉死, 三王 仁焉死, 五伯 智焉死?!潆E落崩薨之日,不能咸至百年?!?/div>
《漢語大詞典》:縊殺(縊殺)
謂勒人之頸而使之死。《公羊傳·僖公元年》:“夫人薨于 夷 ,則 齊 人曷為以歸? 桓公 召而縊殺之?!?span id="kysunkk" class="book">《后漢書·劉玄傳》:“ 祿 使從兵與 更始 共牧馬於郊下,因令縊殺之。”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琵琶:“﹝ 鄭中丞 ﹞昨以忤旨,命內(nèi)官縊殺?!?巴金 《盧騷與羅伯斯庇爾》:“革命跟著 羅伯斯庇爾 被縊殺了。”
分類: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