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jiǎn)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70
典故
50
詞典
766
分類詞匯
56
佛典
67
其它
131
共766,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烏拉
東烏
晨烏
烏紗巾
白項(xiàng)烏
烏絲欄
烏川
南烏
火烏
丹烏
烏奴
兔烏
烏翼
烏犀
烏沙
《漢語大詞典》:
烏拉(烏拉)
指襯墊有烏拉草的靴子。 陶爾夫
《伐木者的旅行》
:“我們換上了淺藍(lán)色的棉工作服,脫掉了牛皮烏拉?!眳⒁姟?烏拉草 ”。
分類:
靴子
《國(guó)語辭典》:
烏拉草(烏拉草)
拼音:
wū lā cǎo
植物名。莎草科薹草屬,多年生草本。莖高二十至七十公分。葉細(xì)長(zhǎng),不明顯三棱形。夏日莖上分枝,簇生二至三個(gè)花穗,頂生花穗雄性,圓柱形,側(cè)生花穗雌性,卵圓形,開淡白色小花。小堅(jiān)果包于果囊中,扁三棱形。全草乾燥后可墊于靴中禦寒。產(chǎn)中國(guó)大陸東北、俄羅斯及韓國(guó)、日本。
分類:
東北
地區(qū)
《駢字類編》:
東烏(東烏)
唐 韓偓
蹤跡
東烏西兔似車輪,劫火桑田不復(fù)論。
《漢語大詞典》:
晨烏(晨烏)
初升的太陽。古代神話謂日中有烏,故以烏為日之代稱。
《
南齊書·張融傳
》
:“晨烏宿於東隅,落河浪其西界。”
分類:
日
中午
《漢語大詞典》:
烏紗巾(烏紗巾)
即烏紗帽。又稱唐巾。 唐
李白
《翫月金陵城西往石頭訪崔四侍御》
詩:“草裹烏紗巾,倒被紫綺裘?!?唐
司空?qǐng)D
《修史亭》
詩之三:“烏紗巾上是青天,檢束酬知四十年?!眳⒁姟?烏紗帽 ”。
《國(guó)語辭典》:
烏紗帽(烏紗帽)
拼音:
wū shā mào
以烏紗制成的帽子。原為便帽,明代始定為官帽,亦指官職。《明史。卷六七。輿服志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tuán)領(lǐng)衫、束帶為公服?!挂卜Q為「紗帽」、「烏紗」。
分類:
帽名
官位
領(lǐng)導(dǎo)
地位
宮官
畢方
《漢語大詞典》:
白項(xiàng)烏(白項(xiàng)烏)
見“ 白頸烏 ”。
《漢語大詞典》:
白頸烏(白頸烏)
白頭頸的烏鴉。亦比喻穿白領(lǐng)衣服的人。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
世說新語·輕詆
》
:“ 支道林 入東,見 王子猷 兄弟,還,人問:‘見諸 王 何如?’答曰:‘見一羣白頸烏,但聞喚啞啞聲?!?宋
陸游
《
老學(xué)庵筆記
》
卷八引作“白項(xiàng)烏”。參見“ 白頸 ”。
分類:
白頭
頭頸
烏鴉
衣服
《國(guó)語辭典》:
烏絲欄(烏絲欄)
拼音:
wū sī lán
畫于卷冊(cè)或織于絹素的黑色界格。明。蔣防《霍小玉傳》:「遂取繡囊,出越姬烏絲欄素縑三尺以授生?!?/div>
分類:
上下
其間
朱墨
絹素
《駢字類編》:
烏川(烏川)
水經(jīng)注:烏川水源出汾川縣西北。
《漢語大詞典》:
南烏(南烏)
古地名。 烏林 的別稱。在今 湖北 洪湖縣 東北,位于 長(zhǎng)江 北岸。 三國(guó) 時(shí) 赤壁 之戰(zhàn), 烏林 亦為戰(zhàn)地。 況周頤
《
蕙風(fēng)詞話
》
卷五引 關(guān)鎮(zhèn)
《玉蝴蝶·赤壁懷古》
詞:“扼腕炎靈,末季中原,大局盡入 當(dāng)涂 。猶恃專場(chǎng)爪距,窘迫 南烏 ?!?/div>
分類:
地名
湖北
《漢語大詞典》:
火烏(火烏)
周武王 伐 紂 前二年曾東觀兵于 盟津 。相傳其渡 河 后,“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笔乱?span id="lun8ebn" class="book">《
史記·周本紀(jì)
》。后因以“火烏”代指 周 朝的國(guó)祚。 唐
李賀
《白虎行》
:“火烏日暗崩騰云, 秦王 虎視蒼生羣?!?/div>
分類:
周武王
前二
二年
東觀
觀兵
《漢語大詞典》:
丹烏(丹烏)
赤色之烏。古謂丹烏出,乃國(guó)之祥瑞。
《文選·揚(yáng)雄〈劇秦美新〉》
:“若夫白鳩丹烏,素魚斷蛇,方斯薎矣?!?李善 注引
《尚書帝驗(yàn)》
:“太子 發(fā) 渡河,中流,火流為烏,其色赤?!?span id="fyfedxs" class="book">《
舊唐書·李德裕傳
》:“ 朝歌 未滅,而國(guó)流丹烏?!?/div>
分類:
赤色
祥瑞
《駢字類編》:
烏奴(烏奴)
宋 司馬光
會(huì)景亭 寶峰亭
髻鬟烏奴翠,衣帶嘉陵碧。
宋 陸游
赴成都泛舟自三泉至益昌謀以明年下三峽
暮雪烏奴停醉帽,秋風(fēng)白帝放歸船。
《高級(jí)漢語詞典》:
兔烏
玉兔、金烏的簡(jiǎn)稱。指月和日。古代傳說太陽中有金烏,月亮中有玉兔
《駢字類編》:
烏翼(烏翼)
唐 劉禹錫
晚歲登武陵城顧望水陸悵然有作
星象承烏翼,蠻陬想犬牙。
《漢語大詞典》:
烏犀(烏犀)
(1).犀牛的一種。皮可為甲,角可為器具、飾物,又可入藥。亦指烏犀的角或其制品。 五代
和凝
《小重山》
詞之二:“烏犀白紵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宋
周密
《
齊東野語·紹興御府書畫式
》
:“ 蘇軾 、 文與可 雜畫,用……烏犀或瑪瑙軸?!?元
喬吉
《揚(yáng)州夢(mèng)》
第一折:“磨鐵角,烏犀冷;點(diǎn)霜毫,玉兔秋。對(duì)明窗,滄海龍蛇走?!?br />(2).皂莢的別名。見 明 李時(shí)珍
《
本草綱目·木二·皂莢
》
。
分類:
犀牛
皂莢
器具
飾物
《駢字類編》:
烏沙(烏沙)
岳陽風(fēng)土記:劉備既與魯肅畫湘為界,遂筑地烏沙鎮(zhèn),對(duì)壘在州北六十里,俗謂之金門劉備城。楊萬里過烏沙望大唐石峰詩:烏沙未到一溪橫,水清見厎心已清。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