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66,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烏踆
烏還
烏好
烏巨
烏欄
烏木
烏羽
烏弓
晚烏
長烏
烏衣郎
烏蘇
烏慈
烏滸
烏嶺
《漢語大詞典》:烏踆(烏踆)
即踆烏,古代傳說日中的三足烏。借指太陽。 清 傷時子 《蒼鷹擊·秘謀》:“威齊奮,會看一箭落烏踆?!?/div>
《駢字類編》:烏還(烏還)
王筠 樂府雜曲烏還夜已逼 蟲飛曉尚賒。
《駢字類編》:烏好(烏好)
元 虞集 游岡子原呈王學(xué)士 雨馀林潤人烏好,日煖沙平我馬同。
《駢字類編》:烏巨(烏巨)
明一統(tǒng)志:烏巨山在衢州府城東三十五里,兩山連亙,其西山竹樹薈蔚,煙云出沒,一塵不到,尤為奇絕。
《駢字類編》:烏欄(烏欄)
宋史河渠志:熙寧二年,劉彝、程昉言:御河水由冀州下流,尚當(dāng)疏導(dǎo),開烏欄堤,東北至大小流港,橫截黃河,入五股河尤便。
《國語辭典》:烏木(烏木)  拼音:wū mù
1.質(zhì)硬而重的黑色木材。
2.植物名。柿樹科柿樹屬,一群心材黑色柿樹屬樹木之混稱。常綠喬木。葉互生;花單性。漿果具宿存萼片。材質(zhì)烏黑堅實,有光澤,可用來制造精致的器具和工藝品。也稱為「黑檀木」、「黑檀」。
《駢字類編》:烏羽(烏羽)
國語:右軍皆元裳、元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
《漢語大詞典》:烏弓(烏弓)
即烏號弓。 唐 蕭楚材 《奉和展禮岱宗途經(jīng)濮濟》:“葉箭凌寒矯,烏弓望曉驚?!眳⒁姟?烏號 ”。
《國語辭典》:烏號(烏號)  拼音:wū háo
1.良弓?!痘茨献?。原道》:「射者捍烏號之弓,彎棋衛(wèi)之箭?!?br />2.形容對死者的悲泣。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廬江水注》:「俗后仙化,空廬猶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烏號。」
《駢字類編》:晚烏(晚烏)
李百藥秋晚登古城詩見寒雀下。
《韻府拾遺 虞韻》:長烏(長烏)
柳宗元詩:長烏遂遐征。
《國語辭典》:烏衣郎(烏衣郎)  拼音:wū yī láng
世家大族的子弟。語本《南齊書。卷三三。王僧虔傳》:「僧虔為此官,乃曰:『此是烏衣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為耳。』」也稱為「烏衣子弟」。
《駢字類編》:烏蘇(烏蘇)
北齊書斛律金傳:詔金率眾從烏蘇道會高祖于晉州。
《駢字類編》:烏慈(烏慈)
水經(jīng)注:睢水又東合烏慈水,水出縣西南烏慈渚,潭漲東北流,與長直故瀆合。
《漢語大詞典》:烏滸(烏滸)
古代南方少數(shù)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區(qū)。后漢書·南蠻傳·烏滸:“其西有噉人國……今 烏滸 人是也。” 李賢 注引 萬震 《南州異物志》:“ 烏滸 ……在 廣州 之南, 交州 之北?!?唐 劉言史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詩:“旅恨生 烏滸 ,郷心繫 洛橋 ?!?/div>
《駢字類編》:烏嶺(烏嶺)
明一統(tǒng)志:烏嶺在澤州沁水縣東北三十里,三峰并峙。
又烏嶺山,在平陽府翼城縣東七十五里,上有東西通道,二嶺相對,曰東烏、西烏。崔伯易感山賦:天門揭其部分,烏嶺支其蹂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