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70
典故
50
詞典
766
分類詞匯
56
佛典
67
其它
131
共766,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9
30
31
32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烏毒
烏墮
烏鳳
烏服
烏膏
烏狗
烏昧草
烏門
烏密
烏那
烏翥
烏州
烏夷
烏膩
烏袍
《漢語大詞典》:
烏毒(烏毒)
烏頭之毒。特指箭毒。 唐
白居易
《禽蟲》
詩:“豆苗鹿嚼解烏毒,艾葉雀銜奪燕巢?!痹ⅲ骸奥谷糁屑?,發(fā),即嚼豆葉食之,多消解。箭毒多用烏頭,故云烏毒?!眳⒁姟?烏頭 ”。
分類:
烏頭
《國語辭典》:
烏頭(烏頭)
拼音:
wū tóu
1.植物名。毛茛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根部紡錘形,葉互生,深綠色,掌狀深裂。頂生總狀花序;萼片藍紫色,頂萼片高盔形。蓇葖果三棱形。塊根含烏頭堿,可入藥,但毒性強,過量能麻痹中樞神經(jīng),引起體溫下降,心臟麻痹致死。亦稱「草烏」、「烏藥」,參見「草烏」條。
2.烏魚的別名。參見「烏魚」條。
分類:
烏頭
烏鳥
芡實
黑發(fā)
牛馬
附子
動物
雞頭
年少
根莖
鎮(zhèn)痛
《韻府拾遺 哿韻》:
烏墮(烏墮)
鮑照苦熱行:身熱頭且痛,烏墮魂來歸。
《駢字類編》:
烏鳳(烏鳳)
桂海虞衡志:烏鳳如喜鵲,色紺碧,頸毛類雄雞,冠尾絕異,大略如鳳,鳴聲清越如笙簫然,度曲妙合宮商,又能為百蟲之音,生左右江溪峒中,極難得。冀越集:烏鳳形若喜鵲,有二毛,最長,能唱小樂府,如笙簫之聲,鸚鵡秦吉了,雖能言,不能及也。
《駢字類編》:
烏服(烏服)
詩:蘞蔓于野。疏:陸璣云:蘞似栝樓,葉盛而細,其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也。幽州人謂之烏服。其莖葉,煮以哺牛,除熱。
《漢語大詞典》:
烏膏(烏膏)
古時婦女涂唇的化妝品。 唐
白居易
《時世妝》
詩:“烏膏注脣脣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span id="z0t6wg5" class="book">《
新唐書·五行志一
》:“ 元和 末,婦人為圜鬟椎髻,不設(shè)鬢飾,不施朱粉,惟以烏膏注脣?!?/div>
分類:
婦女
化妝品
《駢字類編》:
烏狗(烏狗)
南中志:益州夷復(fù)不從闿闿使建寧孟獲說夷叟曰:官欲得烏狗三百頭,膺前盡黑,螨腦三斗,斲木搆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夷以為然,皆從闿。斲木堅剛,性委曲,高不至二丈,故獲以欺夷。
《漢語大詞典》:
烏昧草(烏昧草)
野燕麥的別名。
《
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明道二年
》
:“飢民有食烏昧草者,擷艸進御,請示六宮貴戚,以戒侈心?!?明
楊慎
《
丹鉛總錄·花木·烏昧草
》
:“烏昧草,即今野燕麥。 淮南 謂麥曰昧,故史從音為文?!?/div>
分類:
燕麥
《駢字類編》:
烏門(烏門)
異苑:臨海樂安章沈,年二十馀,死經(jīng)數(shù)日,將斂而蘇。云:初到時,有少年女子同被錄送,沈已論秋英,亦同遣去。秋英即此女之名也。于是俱去,腳痛疲蝢,殊不堪行。會日亦暮,止道側(cè)小窟,狀如客舍,而不見主人。沈共宿嬿接,更相問次,女曰:我姓徐,家在吳縣烏門,臨瀆為居,門前倒棗樹即是也。明晨各去,遂并活。沈先為護軍府吏,依假出都,乃到烏門,依此尋索。得徐氏舍,與主人敘闊,問秋英何在,徐氏謂為天意,遂以妻沈,生子名曰天賜。
《駢字類編》:
烏密(烏密)
遼史圣宗紀:統(tǒng)和七年秋七月甲午,以德勒彬、納喇、烏密三部各四人,益東北路來人蘇爾岱,仍給印綬。
《駢字類編》:
烏那(烏那)
唐書地理志:經(jīng)庫也干泊、彌鵝泊、榆祿渾泊百馀里,至地頹澤。又經(jīng)步拙泉故城八十八里,渡烏那水,經(jīng)胡洛鹽池、紇伏干泉。
《韻府拾遺 御韻》:
烏翥(烏翥)
戴良詩:興逐驚烏翥。
《駢字類編》:
烏州(烏州)
唐書地理志:宜定州都督府,領(lǐng)州七:黨州、橋州、烏州、西戎州、野利州、米州、還州。
《駢字類編》:
烏夷(烏夷)
水經(jīng)注:北河自岐沙東分南河,即釋氏西域記所謂二支北流,徑屈茨、烏夷、禪善,入牢蘭海者也。
《漢語大詞典》:
烏膩(烏膩)
油污。因白餳糖能去油污,故以“烏膩”稱白餳糖。 宋
范成大
《上元紀吳中節(jié)物》
詩:“寳糖珍粔籹,烏膩美飴餳?!弊宰ⅲ骸盀跄佁羌窗尊h,俗言能去烏膩。”
分類:
油污
《駢字類編》:
烏袍(烏袍)
宋 陳造
柘皋短吟
烏袍使者來如煙,騰書乞和胡稽首。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