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66,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烏絲三尺
烏蘇里江
烏蒜
烏孫公主
烏孫腰佩
烏薞
烏塌菜
烏臺舊案
烏臺使君
烏熟
烏衣門第
烏衣諸郎
烏??
烏衣子弟
烏以牟來
《分類字錦》:烏絲三尺(烏絲三尺)
霍小玉傳:玉取繡囊,出越姬烏絲欄素叚三尺以授生。生多才思,援筆成章。
分類:
《國語辭典》:烏蘇里江(烏蘇里江)  拼音:wū sū lǐ jiāng
Ussuri River
河川名。是中、俄的天然分界河,源自海參威東北的錫珂塔林山,注入黑龍江,全長一千三百二十公里。
《駢字類編》:烏蒜(烏蒜)
本草:石蒜。釋名:烏蒜。集解:時珍曰:石蒜,處處下濕地有之。古謂之烏蒜,俗謂之鴉蒜,一枝箭是也。
《漢語大詞典》:烏孫公主(烏孫公主)
(1). 漢武帝 實行和親睦鄰政策,遣 江都王 之女 細君 為公主,遠嫁 烏孫王 昆莫 ,世稱 烏孫公主 。見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
(2).黃鵠的別名。 伊世珍 《嫏嬛記》卷中引《采蘭雜志》:“黃鵠……一名烏孫公主?!?/div>
《分類字錦》:烏孫腰佩(烏孫腰佩)
見吹毛注。
分類:
《駢字類編》:烏薞(烏薞)
鄭樵爾雅注:澤烏薞,即前蘾也。
《高級漢語詞典》:烏塌菜  拼音:wū tā cài
二年生的草本植物,為普通蔬菜,亦稱烏白菜或黑白菜。植株矮,葉呈橢圓形,深綠色,排成五六層,貼地面生長
《漢語大詞典》:烏臺舊案(烏臺舊案)
宋 蘇軾 反對 王安石 新法,輾轉貶謫,賦詩托諷,被人彈劾,下御史臺問罪。時稱為“烏臺詩案”。事見 宋 朋九萬 東坡烏臺詩案。后因以“烏臺舊案”為言官諫臣受迫害的典故。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再和前韻》詞:“不是先生瘖啞了,怕殺烏臺舊案?!?清 劍心 《〈轟天雷〉題詞》:“此后抒辭宜作意,烏臺舊案認分明。”
《漢語大詞典》:烏臺使君(烏臺使君)
按察使的別稱。 元 乃賢 《賦鸚鵡送偰世南廉使之海南》詩:“烏臺使君午夢醒,隔簾細雨春冥冥?!眳㈤?清 梁章鉅 稱謂錄·按察使
分類:按察使
《駢字類編》:烏熟(烏熟)
齊民要術:作?酒法:四月取?葉合花采之,還即急抑著甕中六七日,悉使烏熟,曝之,煮三四沸,去滓,內甕中,下曲,炊五斗米,日中可燥手一兩抑之一宿,復炊五斗米,酘之便熟。
《漢語大詞典》:烏衣門第(烏衣門第)
指世家望族。 清 陳維嵩 《渡江云·揚州感舊》詞:“風流推 宋玉 ,更有 烏衣 門第舊 瑯琊 。珠簾璧月賓徒盛,多少繁華?!?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贈梁汾》詞:“ 德 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 烏衣 門第?!眳⒁姟?烏衣巷 ”。
分類:世家望族
《國語辭典》:烏衣巷(烏衣巷)  拼音:wū yī xiàng
地名。位于今南京市東南。東晉時王導、謝安諸貴族多居此,故世稱王謝子弟為「烏衣郎」?!稌x書。卷六八。紀瞻傳》:「厚自奉養(yǎng),立宅于烏衣巷,館宇崇麗,園池竹木,有足賞玩焉。」唐。劉禹錫〈烏衣巷〉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div>
《漢語大詞典》:烏衣諸郎(烏衣諸郎)
指 東晉 時 王 謝 兩大貴族的子弟。南齊書·王僧虔傳:“甲族向來多不居憲臺, 王氏 以分枝居 烏衣 者,位官微減。 僧虔 為此官,乃曰:‘此是 烏衣 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為耳。’”世說新語·雅量“吾角巾徑還 烏衣 ” 余嘉錫 箋疏引 宋 周應合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舊志》云﹞ 烏衣巷 在 秦淮 南。 晉 南渡, 王謝 諸名族居此,時謂其子弟為 烏衣 諸郎?!?/div>
《駢字類編》:烏??(烏??)
孔稚圭奏王奐罪:王奐使獄吏來報劉興祖家,道興祖于獄自經死。尸出,家人共洗浴之,見興祖頸下有傷,肩胛烏??,陰下破碎,實非興祖自經死。
《國語辭典》:烏衣子弟(烏衣子弟)  拼音:wū yī zǐ dì
世家大族的子弟。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谝黄叱觯骸隔[端陽,正紛紜,水閣含春,便有那烏衣子弟伴紅裙,難道是織女牽牛天漢津?!挂卜Q為「烏衣郎」。
《漢語大詞典》:烏衣諸郎(烏衣諸郎)
指 東晉 時 王 謝 兩大貴族的子弟。南齊書·王僧虔傳:“甲族向來多不居憲臺, 王氏 以分枝居 烏衣 者,位官微減。 僧虔 為此官,乃曰:‘此是 烏衣 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為耳?!?span id="chpev2l" class="book">《世說新語·雅量》“吾角巾徑還 烏衣 ” 余嘉錫 箋疏引 宋 周應合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舊志》云﹞ 烏衣巷 在 秦淮 南。 晉 南渡, 王謝 諸名族居此,時謂其子弟為 烏衣 諸郎?!?/div>
《分類字錦》:烏以牟來(烏以牟來)
詩:貽我來牟。箋:武王渡孟津。白魚躍入于舟。出涘以燎。后五日火流為烏五至。以榖俱來。此謂遺我來牟。書說烏以榖俱來。云。榖紀后稷之德。疏:榖蓋牟麥也。又于皇來牟。將受厥明。箋于美乎赤烏。以牟麥俱來。故我周家大受其光明。謂為珍瑞。天下所休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