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蕭正則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1 【介紹】: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公衡。蕭宏子。初封樂山侯,累遷太子洗馬、舍人。常于第內(nèi)私械百姓令養(yǎng)馬,又盜鑄錢。梁武帝大通中,坐匿劫盜,削爵徙郁林。乃招誘亡命,將襲番禺,事發(fā)被誅。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史彌應(yīng),字定叔,號(hào)自樂山人,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彌忠弟。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jìn)士,知連州。有《自樂山翁吟稿》,已佚。事見《甬上宋元詩略》卷八。今錄詩二首。
卓得慶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6—1277 【介紹】: 名或作德慶。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善夫,號(hào)樂山。理宗紹定五年進(jìn)士。知德興縣,有治績。歷官著作郎。以忤賈似道,出知漳州,尋召還。端宗景炎二年,特旨授右文殿修撰、戶部尚書,兼福建制置司參謀官。元兵逼興化城,被執(zhí),與二子并死于難。
全宋文·卷七九五八
卓得慶(一二○六——一二七七),一作德慶,字善夫,號(hào)樂山,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紹定五年進(jìn)士,歷官太常博士,秘書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兼沂、靖、惠王府教授。景定四年,出知漳州,尋召還。景炎初任威武軍節(jié)度參謀。二年,除右文殿修撰、戶部尚書。元兵逼城,與二子并死于難,年七十二。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后村大全集》卷九二《順寧精舍記》、卷九三《漳州諭畬記》、卷九六《德興義田序》,《萬姓統(tǒng)譜》卷一一四,《莆陽文獻(xiàn)傳》卷四一。
《漢語大詞典》:樂山(樂山)
愛好山。《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dòng),仁者靜?!?朱熹 集注:“樂,喜好也。” 南朝 宋 鮑照 《登廬山》詩之一:“乘此樂山性,重以遠(yuǎn)游情。”
《國語辭典》:仁者樂山(仁者樂山)  拼音:rén zhě yào shān
仁德之人安于義理,厚重不遷,好像山一樣,所以喜歡山。語出《論語。雍也》:「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弧?/div>
《漢語大詞典》:樂山愛水(樂山愛水)
愛好山水風(fēng)光。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景寧寺:“ 元慎 清尚卓逸,少有高操,任心自放,不為時(shí)羈,樂山愛水,好游林澤?!?/div>
《漢語大詞典》:樂山大佛(樂山大佛)
在 四川省 樂山 東面的 凌云山 前,面臨 岷江 與 大渡河 、 青衣江 匯流處。佛是 唐 開元 元年(公元713年)到 貞元 十九年(公元803年)間就山巖鑿成的彌勒佛像,高71米。造像氣魄雄偉,為 中國 最大的佛像。
《國語辭典》:樂山樂水(樂山樂水)  拼音:yào shān yào shuǐ
比喻各人性情動(dòng)靜不同。語本《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埂抖掏鈺肪砥撸骸笜飞綐匪瑲忸愊嗪??!?/div>
《分類字錦》:樂山烏牛(樂山烏牛)
南史·梁宗室正德傳》:時(shí)東府有正德及樂山侯正則,車服牛馬號(hào)西豐駱馬,樂山烏牛。
分類:
《國語辭典》:蠻江(蠻江)  拼音:mán jiāng
閩江的別名。參見「閩江」條。
《國語辭典》:鄧通(鄧通)  拼音:dèng tōng
人名。生卒年不詳。漢南安(今四川省夾江縣西北)人,為文帝的寵臣,獲賞銅山,得自鑄錢,由是大富。景帝立,以事怨通,盡沒其財(cái),后竟貧餓而死。
《漢語大詞典》:北泉
(1).指 甘泉山 ,在今 陜西 淳化 東北。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日出東南隅行》:“ 柏梁 冠 南山 , 桂宮 耀 北泉 ?!?黃節(jié) 注:“戰(zhàn)國策 范雎 説 秦王 曰:‘大王之國,北有 甘泉 谷口 ?!?班固 《西都賦》:‘其陰則冠以 九嵕 ,陪以 甘泉 ?!?北泉 謂 甘泉 也?!?br />(2).泉名。在 河南省 確山縣 西北 樂山 、 秀山 之間,泉水涌出呈蓮花狀。 宋 曹庠 、 魏著 、 夏侯沖 、 賀填 等曾隱居于此。
《漢語大詞典》:東巖酒(東巖酒)
古代 四川 嘉州 (今 樂山 )城東 佛峽 所產(chǎn)的名酒。 宋 蘇軾 《送張嘉州》詩:“笑談萬事真何有,一時(shí)付與東巖酒。”自注:“ 佛峽 人家白酒舊有名。” 查慎行 注:“《方輿記》:‘ 東巖 在 嘉州 城東 佛峽 ,即 圣岡山 ?!瘞r半有洞,出泉清洌,宜釀?!?/div>
《漢語大詞典》:五矹
亦作“ 五屼 ”。 山名。在今 四川 樂山縣 南。文選·左思〈蜀都賦〉:“經(jīng) 三峽 之崢嶸,躡 五屼 之蹇滻?!?劉逵 注:“ 五屼 ,山名也。一山有五重。在 越嶲 當(dāng) 犍為 南安縣 之南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