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山陰道士
  
寫鵝經(jīng)
  
右軍鵝
   
換黃庭
 
山陰道士鵝
  
博白鵝
  
換鵝帖
 
換經(jīng)鵝
 
惜鵝群
  
白鵝書
 
鵝費羲之墨
 
鵝歸逸少
 
換字鵝
 
寫黃庭不要鵝
 
好鵝尋道士
 
換鵝文
 
將鵝與右軍
 
籠歸憶右軍
 
籠隨王右軍
 
內(nèi)史寫黃庭
 
山陰書罷
 
書邀道士鵝
  
黃庭換鶴
 
揮翰邀鵝
 
揮帖致白鵝
  
覓鵝群
 
內(nèi)史寫道經(jīng)
 
書經(jīng)愛鵝
 
書字換鵝
 
俗書博白鵝
 
寫經(jīng)不惜鵝
 
學(xué)溪老鵝

相關(guān)人物
王羲之


《晉中興書》卷七〈瑯琊王錄〉~424~
王羲之字逸少。導(dǎo)之從子也。初訥于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嘗見周顗。顗異之。時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于是知名。及長。尤善草隸書。為今古冠絕。累遷為右將軍。不樂京師。遂往會稽。與謝安、孫綽、等游處。山陰有道士養(yǎng)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jīng)。當舉群相贈。乃為寫訖?;\鵝而去。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200~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贈耳?!刽酥廊粚懏?,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太平御覽》卷二百三十八〈職官部三十六·右將軍〉~258~
《晉中興書》曰:「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dǎo)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chuàng)其議。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及長,尤善草隸書,為今古冠絕。累遷為右將軍。不樂京師,遂往會稽。與謝安、孫綽、等游處。山陰有道士養(yǎng)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jīng),當舉群相贈?!荒藶閷懹櫍\鵝而去?!?/span>

簡釋

換鵝:喻以自己的高才絕技換取心愛之物,或喻書法作品高妙。唐李白《送賀賓客歸越》:“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p>


例句

道經(jīng)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劉長卿 過包尊師山院

櫪嘶支遁馬,池養(yǎng)右軍鵝。 孟浩然 宴榮二山池(一題作〔宴〕(晏)榮山人池亭)

彭澤先生柳,山陰道士鵝。 孟浩然 尋梅道士

林棲居士竹,池養(yǎng)右軍鵝。 孟浩然 晚春題遠上人南亭

金粉為書重莫過,黃庭舊許右軍多。請看今日酬恩德,何似當年為愛鵝。 景審 題所書黃庭經(jīng)后(泥金正書)

鵝歸逸少宅,鶴滿令威家。 李商隱 喜雪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 李白 送賀賓客歸越

好鵝尋道士,愛竹嘯名園。 李白 題金陵王處士水亭(此亭蓋齊朝南苑。又是陸機故宅。)

山陰豈無爾,繭字換群鵝。 杜牧 鵁鶄

鳳皇池上應(yīng)回首,為報籠隨王右軍。 杜甫 得房公池鵝

鵝費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杜甫 搖落

尚書舊用裁天詔,內(nèi)史新將寫道經(jīng)。 柳宗元 楊尚書寄郴筆知是小生本樣令更商榷使盡其功輒獻長句

詠雪因饒妹,書經(jīng)為愛鵝。 盧綸 宴趙氏昆季書院因與會文并率爾投贈

新傳左慈訣,曾與右軍鵝。 盧綸 尋賈尊師

似君換得白鵝時,獨憑闌干雪滿池。 盧綸 賦得白鷗歌送李伯康歸使

山陰妙術(shù)人傳久,也說將鵝與右軍。 薛濤 送扶煉師

玄堪教鳳集,書好換鵝群。 陸龜蒙 又次前韻酬廣文

便使筆精如逸少,懶能書字換群鵝。 陸龜蒙 自遣詩三十首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 韓愈 石鼓歌

典故 
書咄咄
  
空咄咄
 
畫空
  
咄咄書
 
向空書咄咄
   
空中咄咄
  
嗟咄咄
 
書怪事
 
詫咄咄
 
浩書空咄
 
書空獨語
 
殷浩吟
 
咄咄書字
 
咄咄自嶺
 
殷郎咄咄

相關(guān)人物
殷浩


《晉書》卷七十七〈殷浩列傳〉~2047~
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戚。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浩甥韓伯,浩素賞愛之,隨至徙所。經(jīng)歲還都,浩送至渚側(cè),詠曹顏遠詩云:「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挂蚨?。后溫將以浩為尚書令,遺書告之,浩欣然許焉。將答書,慮有謬誤,開閉者數(shù)十,竟達空函,大忤溫意,由是遂絕。永和十二年卒。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黜免〉~865~
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簡釋

咄咄怪事:指驚奇或憂疑。宋蘇軾《杜介熙熙堂》:“咄咄何曾書怪事,熙熙長覺似春臺。”


例句

自悲咄咄感,變作煩惱翁。 孟郊 勸善吟

書空翹足臥,避險側(cè)身行。 方干 山中寄吳磻十韻

書空閒度日,深擁破貂裘。 李群玉 旅泊

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畫空作唐字。 李賀 唐兒歌杜{★}公之子

焉能學(xué)眾口,咄咄空咨嗟。 杜甫 喜晴

咄咄寧書字,冥冥欲避矰。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數(shù)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杜甫 對雪

寂寂系舟雙下淚,悠悠伏枕左書空。 杜甫 清明二首之二

空里愁書字,山中疾采薇。 杜甫 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之晉)靈櫬歸上都二十韻

舍人下兮青宮,據(jù)胡床兮書空。 王維 登樓歌

有時須問影,無事卻書空。 王適 蜀中言懷

箕裘空在念,咄咄誰推賢。 錢起 海畔秋思

咄咄安可言,時醉而未醒。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

畫地終難入,書空自不安。 駱賓王 疇昔篇

典故
洛書字


《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6~
初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紀;五曰皇極;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徵;九曰向用五福,畏用六極。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馬融曰:「言天所以畏懼人用六極?!?/span>
《國語辭典》:黃庭換鵝(黃庭換鵝)  拼音:huáng tíng huàn é
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為道士寫《黃庭經(jīng)》(一說《道德經(jīng)》)換得群鵝。見《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后比喻以高才絕技換取心愛之物或贊揚書法高妙。
《漢語大詞典》:寫經(jīng)換鵝(寫經(jīng)換鵝)
晉書·王羲之傳:“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后遂以為典實。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記此事,謂所寫為《黃庭經(jīng)》
分類:典實
《漢語大詞典》:換群鵝(換羣鵝)
猶換鵝。
分類:換鵝
《漢語大詞典》:換鵝(換鵝)
晉 代書法家 王羲之 寫經(jīng)換鵝的典故。晉書·王羲之傳:“又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寫《黃庭經(jīng)》”。 宋 陳與義 《送張迪功赴南京掾》詩之二:“看客休題鳳,將書莫換鵝?!?/div>
《漢語大詞典》:換鵝經(jīng)(換鵝經(jīng))
《黃庭經(jīng)》,或謂道德經(jīng)。 王羲之 曾寫以換鵝,故稱。四朝聞見錄附錄載 元 仇遠 《題保母帖》詩:“大字無過《瘞鶴銘》,小字亦有換鵝經(jīng)?!?宋 蘇舜欽 《丹陽子高得逸少〈瘞鶴銘〉于焦山之下來求詩因作長句以寄》:“ 山陰 不見換鵝經(jīng), 京口 今存《瘞鶴銘》?!眳⒁姟?換鵝 ”。
《漢語大詞典》:換鵝(換鵝)
晉 代書法家 王羲之 寫經(jīng)換鵝的典故。晉書·王羲之傳:“又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卑矗?span id="ji0czia" class="book">《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寫《黃庭經(jīng)》”。 宋 陳與義 《送張迪功赴南京掾》詩之二:“看客休題鳳,將書莫換鵝。”
《漢語大詞典》:籠鵝(籠鵝)
以籠置鵝。晉書·王羲之傳:“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焙笠浴盎\鵝”指 王羲之 以字換鵝事。 唐 李白 《王右軍》詩:“ 右軍 本清真,瀟灑出風(fēng)塵。 山陰 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jīng)》,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div>
《漢語大詞典》:道士鵝(道士鵝)
《晉書·王羲之傳》載: 山陰 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因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贈。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后因以為典實。 唐 孟浩然 《尋梅道士》詩:“ 彭澤 先生柳, 山陰 道士鵝。” 宋 黃庭堅 《自咸平至太康鞍馬間得十小詩寄懷晏叔原》:“詩入 雞林寺 ,書邀道士鵝?!?清 朱彝尊 《萬歲通天帖歌贈王舍人》:“試將射的仙人鶴,籠作 山陰 道士鵝?!?/div>
分類:山陰道士
《漢語大詞典》:鵝經(jīng)(鵝經(jīng))
(1).指 王羲之 為換鵝所寫的道德經(jīng)。 宋 蘇軾 《聞錢道士與越守穆父飲酒送二壺》詩:“一紙鵝經(jīng) 逸少 醉,他年《鵬賦》 謫仙 狂?!眳⒁姟?鵝羣 ”。
(2).《黃庭經(jīng)》的別稱。 元 盧大雅 《舟中寄張外史》詩:“輸與仙都老居士,一簾山雨聽《鵝經(jīng)》。”
分類:王羲之
《漢語大詞典》:鵝群(鵝羣)
(1).成群的鵝。特指 晉 王羲之 書道德經(jīng)所換之群鵝。典出晉書·王羲之傳:“又 山陰 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 羲之 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羣相贈耳?!?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唐 劉長卿 《過包尊師山院》詩:“《道經(jīng)》終為寫,不慮惜鵝羣。” 唐 陸龜蒙 《又次前韻酬廣文》:“玄堪教鳳集,書好換鵝羣?!?br />(2).即鵝群帖。 明虞堪《贈倪云鎮(zhèn)》詩:“尚想君家清閟閣,臨池誰見搨《鵝羣》。” 清 查慎行 《送陳子文出守石阡》詩之五:“碑版光傳照裔文,臨池妙手繼《鵝羣》?!眳⒁姟?鵝羣帖 ”。
《國語辭典》:鵝群帖(鵝群帖)  拼音:é qún tiè
行草尺牘,為王獻之所書,收入宋《淳化閣帖》中。墨跡已佚,后傳有宋米芾臨本。
《國語辭典》:咄咄  拼音:duò duò
感嘆聲、驚怪聲。《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嚴光傳》:「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唐。袁郊《紅線》:「嵩聞之,日夜憂悶,咄咄自語,計無所出。」
《國語辭典》:咄咄怪事  拼音:duò duò guài shì
語出《晉書。卷七七。殷浩傳》:「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九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戚。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沽钊烁械襟@奇,不可思議的事情。宋。楊萬里明發(fā)棲隱寺〉詩:「如何今晨天地間,咄咄怪事滿眼前?!?/div>
《漢語大詞典》:咄咄書空(咄咄書空)
《晉書·殷浩傳》載 殷浩 雖被黜放,口無怨言,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書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態(tài)。 宋 王楙 野客叢書·殷浩失望:“ 浩 之出,不惟一事無立,而喪師辱國,殆有甚焉。朝野於是大失所望,削爵貶竄,固其宜也,而咄咄書空,不能自遣?!?清 張岱 陶庵夢憶·包涵所:“ 西湖 大家何所不有, 西子 有時亦貯金屋,‘咄咄書空’則窮措大耳?!?歐矩甲 《新廣東》五:“將來事成者出于他黨,則此私會必致有咄咄書空之恨矣。” 章炳麟 《梁園客》詩自注:“﹝ 梁鼎芬 ﹞既失志,有咄咄書空之感。去秋,遂因政變作符命數(shù)篇,詩以記之。”
《漢語大詞典》:咄咄書空(咄咄書空)
《晉書·殷浩傳》載 殷浩 雖被黜放,口無怨言,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書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態(tài)。 宋 王楙 野客叢書·殷浩失望:“ 浩 之出,不惟一事無立,而喪師辱國,殆有甚焉。朝野於是大失所望,削爵貶竄,固其宜也,而咄咄書空,不能自遣?!?清 張岱 陶庵夢憶·包涵所:“ 西湖 大家何所不有, 西子 有時亦貯金屋,‘咄咄書空’則窮措大耳?!?歐矩甲 《新廣東》五:“將來事成者出于他黨,則此私會必致有咄咄書空之恨矣。” 章炳麟 《梁園客》詩自注:“﹝ 梁鼎芬 ﹞既失志,有咄咄書空之感。去秋,遂因政變作符命數(shù)篇,詩以記之?!?/div>
《漢語大詞典》:怪事咄咄
同“ 咄咄怪事 ”。 清 張尚瑗 《仙霞關(guān)》詩:“ 七閩 路與中原通,怪事咄咄驚天公?!?/div>
《國語辭典》:書空(書空)  拼音:shū kōng
1.以手指在空中畫字。唐。李公佐《謝小娥傳》:「余遂請齊公書于紙,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埂读凝S志異。卷四。狐諧》:「使臣書空而奏曰:『右邊是一大瓜,左邊是一小犬?!弧?br />2.雁在空中成列飛翔,行列如字,稱為「書空」。宋。趙師俠〈菩薩鬘。西風(fēng)又老瀟湘樹〉詞:「殘角起江城,書空征雁橫。」
《國語辭典》:書空咄咄(書空咄咄)  拼音:shū kōng duò duò
晉人殷浩被黜放,終日以手指向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字。見《晉書。卷七七。殷浩傳》。后比喻失意、激憤的狀態(tài)。金。元好問〈鎮(zhèn)平縣齋感懷〉詩:「書空咄咄知誰解,擊缶嗚嗚卻自驚?!?/div>
《國語辭典》:書空咄咄(書空咄咄)  拼音:shū kōng duò duò
晉人殷浩被黜放,終日以手指向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字。見《晉書。卷七七。殷浩傳》。后比喻失意、激憤的狀態(tài)。金。元好問〈鎮(zhèn)平縣齋感懷〉詩:「書空咄咄知誰解,擊缶嗚嗚卻自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