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8,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神筆
百體
常格
俗書
藏鋒
臃腫
書學
放縱
鶴膝
書意
驚龍
魯壁
試筆
仙芝
法帖
《國語辭典》:神筆(神筆)  拼音:shén bǐ
神仙所作的文章。比喻文筆神奇巧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籍時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書札為之,無所點定,乃寫付使。時人以為神筆?!?/div>
《國語辭典》:百體(百體)  拼音:bǎi tǐ
身體的各部位?!抖Y記。樂記中》:「惰慢邪辟之氣,不設于身體。使耳目鼻口心知百體,皆由順正,以行其義?!埂肚f子。田子方》:「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div>
《漢語大詞典》:常格
(1).慣例;通例。新唐書·衛(wèi)次公傳:“子之祖,勛在王府,寧限常格乎?”明史·顧錫疇傳:“拔異才而不拘常格?!?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女見之喜,優(yōu)禮逾於常格?!?br />(2).詩文、繪畫、書法等藝術的習見的或平常的格調。 宋 歐陽修 《內制集序》:“其屑屑應用,拘牽常格,卑弱不振,宜可羞也。”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律詩無好結句,謂之虎頭鼠尾。即當擺脫常格,夐出不測之語?!?明 喬世寧 《何先生傳》:“先生德性純明,言儀雍雅,杯酒談笑間,詩文立就,作字復秀拔奇勁,逈出常格?!?/div>
《漢語大詞典》:俗書(俗書)
(1).通俗流行的書體。 唐 韓愈 《石鼓歌》:“ 羲之 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鵝?!?沈德潛 注:“隸書風俗通行,別于古篆,故云俗書,無貶 右軍 意。” 清 顧炎武 《贈張力臣》詩:“削柎追 宜官 ,俗書嗤 逸少 ?!?br />(2).品格不高的書法。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十一:“ 元章 論 唐 人書,最不喜 柳 ,云 柳 出 歐陽 ,而為怪丑惡札之祖。自此世人始有俗書。”
(3).通俗流行而有別于正體的字。 宋 黃庭堅 《山谷題跋·辨菴字》:“今俗書‘庵’字,既於篆文無有,又菴非屋,不當從廣?!?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俗書不可從者,謂古無此字,近人譌用者耳。”
(4).民間流行的通俗讀物。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六:“今《百中經(jīng)》前所繪小兒樹,想沿於此。乃知俗書,亦有所本?!?br />(5).佛門指佛教經(jīng)典以外的書籍,如老子莊子等具有哲理性的書籍。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九章:“ 遠 引莊子為連類,乃似格義之擬配外書。 安公 聽 遠 不廢俗書,則其通常令弟子廢俗書可知。”
《國語辭典》:藏鋒(藏鋒)  拼音:cáng fēng
1.書法上稱筆鋒藏而不露為「藏鋒」。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卷三。唐徐浩論書》:「用筆之勢,特須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br />2.比喻收斂才具,不露鋒芒。唐。劉肅《大唐新語。卷八。聰敏》:「公詞翰若此,何忍藏鋒以成鄙夫之過?!?/div>
《國語辭典》:臃腫(臃腫)  拼音:yōng zhǒng
1.毒瘡?!稇?zhàn)國策。韓策三》:「人之所以善扁鵲者,為有臃腫也?!?br />2.形容笨重、肥胖、不靈巧。南朝梁。何遜夜夢故人〉詩:「已如臃腫木,復似飄飖蓬?!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二回:「當頭那人,生得臃腫肥胖,唇上長了幾根八字鼠須?!挂沧鳌笓砟[」。
《國語辭典》:書學(書學)  拼音:shū xué
有關書法的學問。如:「書學式微,與忽視書法教育有關。」
《國語辭典》:放縱(放縱)  拼音:fàng zòng
1.縱容,不加約束?!稘h書。卷八六。王嘉傳》:「詔書罷菀,而以賜賢二千馀頃,均田之制從此墮壞。奢僭放縱,變亂陰陽,災異眾多?!?br />2.不循規(guī)矩禮節(jié)。《后漢書。卷一七。岑彭傳》:「今赤眉入關,更始危殆,權臣放縱,矯稱詔制?!?/div>
《國語辭典》:鶴膝(鶴膝)  拼音:hè xī
1.武器名。一種矛刃下部細如鶴脛的矛?!段倪x。左思。吳都賦》:「家有鶴膝,戶有犀渠?!?br />2.作詩的八病之一。由南朝梁沈約所倡,指詩句的第五字與第十五字同聲,因兩頭大,中間細,類似鶴膝,故名。南朝梁。鐘嶸 詩品序:「至平上去入,則余病未能,蜂腰鶴膝,閭里已具?!?/div>
《漢語大詞典》:書意(書意)
(1).所讀之書或所寫之信的本意。呂氏春秋·尊師:“凡學,必務進業(yè);心則無營,疾諷誦,謹司聞,觀驩愉,問書意。”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郢 人有遺 燕 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而誤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宋 邵雍 《代書寄陳章屯田》詩:“執(zhí)別而來二十春,忽飛書意一何懃!”
(2).書法的神髓。 唐 竇臮 《述書賦》下:“ 漢王 童年,自得書意?!?/div>
分類:書法本意
《漢語大詞典》:驚龍(驚龍)
形容舉止飄逸灑脫。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 王右軍 ,飄如游云,矯若驚龍?!币嘈稳莨P勢生動的書法。 宋 蘇軾 《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詩:“揮毫落紙勿言疲,驚龍再起震失匙?!?/div>
《漢語大詞典》:魯壁(魯壁)
(1).《〈書〉序》:“至 魯共王 好治宮室,壞 孔子 舊宅,以廣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書及傳、論語、孝經(jīng),皆科斗文字?!焙笠浴棒敱凇敝?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經(jīng)傳的墻壁。 唐玄宗 《晚宴兩相》詩序:“乃命學者繕落簡,緝遺編,纂 魯 壁之文章,綴 秦 坑之煨燼?!?宋 陸游 《晴窗讀書自勉》詩:“天全 魯 壁藏,不墮 秦 火虐?!?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韻》:“ 魯 壁藏書日, 齊 門鼓瑟年?!?br />(2).指蝌蚪文書法。 宋 蘇軾 《文勛篆銘》:“ 安國 用筆,意在隸前, 汲 冢 魯 壁, 周 鼓 秦 山?!?br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葉適 《祭朱文昭文》:“獨釣孤耘,蜑浦蠻村; 汲 墳 魯 壁,暗理冥論。” 清 吳偉業(yè) 《蘆筆》詩:“掃來 魯 壁枯難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div>
《漢語大詞典》:試筆(試筆)
(1).謂練習書法。 宋 歐陽修 《試筆》詩:“試筆消長日,躭書遣百憂?!?br />(2).指練習寫文章。《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十五六歲免不得教他試筆做文?!?冰心 《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我覺得反正大家都在試筆,我為什么不把我的試作,拿出去發(fā)表呢?”
(3).動筆;開始動筆。 唐 陸龜蒙 《村夜》詩:“開瓶浮螘緑,試筆秋毫勁。” 清 顧汧 《泥金手書五大部佛經(jīng)跋》之二:“右金書《華嚴經(jīng)》全部八十一卷,試筆於壬午閏六月三日,告成於癸未臘月二十四日,距一年半有奇。”
《漢語大詞典》:仙芝
書法名稱的一種。 南朝 宋 鮑照 《飛白書勢銘》:“絲縈髮垂,平理端密。盈尺錦兩,片字金溢。故仙芝煩弱,既匪足雙;蟲虎瑣碎,又安能匹?君子品之,是最神筆?!?錢仲聯(lián) 注引墨藪:“ 六國 時各以異體為符信,製芝英書?;蛟唬?漢 代有靈芝三種,植于殿前,故作也?!?/div>
分類:書法法名
《國語辭典》:法帖  拼音:fǎ tiè
1.供人臨摹或欣賞的名人書法拓印本?!斗ㄌV系。雜說上。劉丞相私第本》:「劉丞相既刻法帖于郡齋,復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歸私第?!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逦寤兀骸杆淖謱懙淖詈?,卻又不肯學古人的法帖。」
2.僧寺的公文或僧人的書簡?!端疂G傳》第六回:「清長老道:『好,好。師兄多時不曾有法帖來?!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