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9詞典 1分類詞匯 28
《漢語大詞典》:公料
公家給予官吏的俸祿外的一種津貼。北齊書·厙狄士文傳:“﹝ 厙狄士文 ﹞性清苦,不受公料,家無餘財(cái)?!?/div>
《漢語大詞典》:假官
(1).臨時(shí)授予官銜。 宋 周密 武林舊事·人使到闕:“四日,赴 玉津園 燕射,命善射者假官伴之?!?br />(2).偽裝官員的人。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傳》:“巡視中城,搜獲假官、假印、假文卷以百數(shù),吏胥宿蠹為之一清。”
《漢語大詞典》:家拜
政府派人去某人家中授予官職,以示禮遇。后漢書·徐稺傳:“時(shí) 陳蕃 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 稺 不免之,既謁而退。 蕃 在郡不接賓客,唯 稺 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縣之。后舉有道,家拜 太原 太守,皆不就?!?李賢 注:“家拜,就家而拜之也?!?/div>
《國語辭典》:除召  拼音:chú zhào
因授官而被召?!端螘?。卷六六。王敬弘傳》:「敬弘每被除召,即使祗奉,既到宜退,旋復(fù)解官?!?/div>
《漢語大詞典》:例授
循例授官。 清 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給本身者為例授;因推恩而授給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為例封,其歿者為例贈。參閱《清會典·吏部·驗(yàn)封清吏司》
《漢語大詞典》:敘績(敍績)
按勞績授予官職。北史·李彪傳:“詔曰: 彪 雖宿非清第,代闕華資,然識性嚴(yán)聰……兼優(yōu)吏職,載宣朝美,若不賞庸敍績,將何以勸奬勤能?特遷祕書令。”
《漢語大詞典》:例贈(例贈)
循例贈予官爵。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給官員已去世的父祖輩。詳“ 例授 ”。
《漢語大詞典》:例授
循例授官。 清 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給本身者為例授;因推恩而授給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為例封,其歿者為例贈。參閱《清會典·吏部·驗(yàn)封清吏司》。
《漢語大詞典》:注畫(注畫)
在注官文書上畫押。謂授予官職。 明 張居正 《答凌參政書》:“且既已被鎮(zhèn)守之命,有封疆之責(zé),豈宜別有注畫乎?”
《漢語大詞典》:職分田(職分田)
古代按品級授予官吏作俸祿的公田。 北魏 太和 九年(公元485年)均田,地方官吏也按級分給公田,為授職分田之始。 隋 時(shí)已有職分田之稱,以后歷代相沿,唯授田數(shù)量各有增減。職分田于解任時(shí)移交后任,不得買賣。官吏受田佃給農(nóng)民耕種,收取地租。 明 以后廢除,但仍有養(yǎng)廉田、莊田等名目。隋書·食貨志:“京官又給職分田,一品者給田五頃,每品以五十畝為差,至五品,則為田三頃,六品二頃五十畝。其下每品以五十畝為差,至九品為一頃。外官亦各有職分田。又給公廨田,以供公用?!币嗍》Q“ 職田 ”。 唐 白居易 《議百官職田策》:“臣伏以職田者,職既不同,田亦異數(shù)?!?宋 王安石 《戶部郎中贈諫議大夫曾公墓志銘》:“ 揚(yáng)州 守職田,歲常得千斛,然遣吏督貧民耕,民苦之,公不使耕。”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利源調(diào)度·職田:“孟子曰:‘卿已下必有圭田?!?span id="uwgcmsy" class="book">《禮·王制》曰:‘圭田無征?!?span id="bmatd1x" class="book">《周官》亦有大夫之采地。此職田之起也。 晉 有芻藁之田, 后魏 給公田, 北齊 自一品已下各有差。 武德 元年十二月制外官各給職分田,則職田之名, 唐 始有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雜料(雜料)
古代給予官署的各種津貼。舊唐書·楊綰傳:“故事,舍人年深者謂之‘閣老’,公廨雜料,歸閣老者五之四。 綰 以為品秩同列,給受宜均,悉平分之,甚為時(shí)論歸美?!?/div>
《漢語大詞典》:封版
指授予官職的詔書。宋書·劉延孫傳:“ 延孫 疾病,不任拜起,上使於 五城 受封版?!?/div>
《漢語大詞典》:治敘(治敘)
亦作“ 治序 ”。 謂根據(jù)才能大小授予官職。周禮·天官·宰夫:“七曰胥,掌官敘以治敘?!?鄭玄 注:“治敘,次序官中。如今侍曹伍伯傳吏朝也?!?賈公彥 疏:“既有才智為什長,當(dāng)次序官中?!?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七》《周官·宰夫》作“治序”。
《漢語大詞典》:洗敘(洗敘)
洗除冤屈,授予官職。 元 劉壎 隱居通議·駢儷二:“ 震卿 援赦恩,得洗敘,以啟謝檢正 趙廣微 崇嬓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