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岑象求,字巖起,梓州(今四川三臺)人。舉進士。神宗熙寧中為梓州路提舉常平。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鄭州,徙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改提點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八六、三九一、四○四)。五年,為殿中侍御史。六年,出為兩浙路轉(zhuǎn)運副使。七年,入為戶部郎中(同上書卷四四八、四六○、四七四)?;兆诮ㄖ芯竾辏ㄒ灰弧鹨唬┮詸?quán)尚書刑部侍郎為覆按山陵使(《宋會要輯稿》禮三三之二三)。后除寶文閣待制知鄆州,未幾致仕。崇寧三年(一一○四)入元祐黨籍。有《吉兇影響錄》十卷,一作八卷(《宋史·藝文志》),已佚?!?a target='_blank'>元祐黨人傳》卷三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一七九四
岑象求,字巖起,梓州郪縣(今四川三臺)人,一說中江(今四川中江)人。舉進士,熙寧中累官梓州提舉常平。元祐元年,除利州路運判。二年,知鄭州,改和州路提刑。四年,入為考功郎中。五年九月,遷殿中侍御史,歷金、吏、戶三部郎中,出知鄆州。元符三年,改判南京國子監(jiān),加直龍圖閣。建中靖國元年,權(quán)尚書刑部侍郎。終寶文閣待制致仕。崇寧中列入元祐黨籍。著有《吉兇影響錄》八卷(存)。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九一、三九四、四○四、四三○、四四八、四七四,《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一、禮三三之二三,《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二二,《郡齋讀書志》卷三下,《萬姓統(tǒng)譜》卷六五,《蜀中廣記》卷二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杭州臨安人,徙臺州臨海,字伯同。錢端禮孫。以蔭補官。歷大理寺簿、刑部郎官。孝宗淳熙中知撫州,修郡學(xué),出帑賑貧民。累遷工部侍郎、知臨安府。由吏部尚書除同知樞密院、參知政事。俄以諫用兵謫信州。起知紹興府,再除參知政事知樞密院。寧宗嘉定元年拜左丞相,在位一年而罷,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判福州。
全宋文·卷六九一四
錢象祖,字伯同,號止庵居士,臨安(今浙江杭州)人。端禮孫。以祖恩補官,嘉泰四年賜進士出身。歷官太府寺主簿、刑部郎官,知處、嚴、信、撫四州,江東運判,知婺州,侍右郎官。慶元元年,除工部侍郎、知臨安府;四年,以華文閣學(xué)士知建康。五年奉祠。嘉泰四年,自吏部尚書除同知樞密院事。開禧元年,除參知政事。次年,以諫用兵謫信州,未幾除知紹興府。三年,復(fù)拜參知政事,進右丞相兼樞密使。嘉定元年,除特進、左丞相兼樞密使。兩月而罷,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判福州。官終少保,封成國公。見《宋宰輔編年錄》卷二○,《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咸淳臨安志》卷四八,《南宋制撫年表》卷上。
《漢語大詞典》:事象
(1).事物的形象。 魯迅 《集外集拾遺·〈十二個〉后記》:“將精氣吹入所描寫的事象里,使它蘇生;也就是在庸俗的生活、塵囂的市街中,發(fā)見詩歌底要素?!?br />(2).事情,現(xiàn)象。 巴金 《愛情三部曲·雨》七:“她有一顆純白的心,不知道這社會上的種種事象?!?/div>
分類:事象形象
《漢語大詞典》:三常
(1).指治國理政的三大綱要。國語·晉語四:“愛親明賢,政之干也。禮賓矜窮,禮之宗也。禮以紀政,國之常也……玉帛酒食,猶糞土也,愛糞土以毀三常,失位而闕聚,是之不難,無乃不可乎。” 韋昭 注:“三常,政之干,禮之宗,國之常?!?br />(2).指三種恒久不變的事象。管子·君臣上:“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禮,一設(shè)而不更,此謂三常?!?/div>
《國語辭典》:自然率  拼音:zì rán lǜ
對自然事象的普遍性及必然性解釋的抽象公式。有認為在于自然界的內(nèi)在,有認為僅屬于概念,亦有認為乃約定俗成的產(chǎn)物。
《國語辭典》:偶然論(偶然論)  拼音:ǒu rán lùn
哲學(xué)上認為宇宙事象往往成之于偶然,并無一定之因果可循,相對于必然論而言。也稱為「無因論」。
《漢語大詞典》:出門如賓(出門如賓)
出外做事象接待貴賓那樣認真謹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臣聞之: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 楊伯峻 注:“論語·顏淵篇記 孔子 之言‘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與此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