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清氛
清明的云氣或霧氣。 南朝 宋 顏延之 《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清氛霽 岳陽 ,曾暉薄瀾澳?!?南朝 梁 沈約 《卻東西門行》:“清氛掩行夢,憂原盪瀛渤。” 唐 柳宗元 《唐鐃歌鼓吹曲·奔鯨沛》:“ 羲和 顯耀乘清氛,赫炎溥暢融大鈞?!?/div>
《漢語大詞典》:云?。?yún)?。?/div>
謂云氣彌漫著的小洲。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詩:“羽毛浄白雪,慘澹飛云汀。” 唐 白居易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員外》詩:“石閣僧上來,云汀雁飛下?!?明 張以寧 《峨眉亭》詩:“秋色 淮 上來,蒼然滿云汀。”
分類:云氣彌漫
《國語辭典》:碧靄(碧靄)  拼音:bì ǎi
形容山林中的煙靄。如:「東埔的秋天,碧靄氤氳,景色怡人?!?/div>
《漢語大詞典》:云旌(雲(yún)旍)
(1).狀如旌旗的云氣。呂氏春秋·明理:“其云狀有若犬若馬……有其狀若懸釜而赤,其名曰云旍?!?高誘 注:“云氣之象旍旗者?!?br />(2).像云一樣多的旗。宋書·謝晦傳:“云旍首路,組甲耀川。”
分類:旌旗云氣
《國語辭典》:游氣(遊氣)  拼音:yóu qì
1.浮動的云氣。《晉書。卷一二。天文志中》:「凡游氣蔽天,日月失色,皆是風(fēng)雨之候也?!?br />2.微弱的氣息。《清平山堂話本。李元吳江救朱蛇》:「其蛇長尺馀,如瘦竹之形,元見尚有游氣,荒忙止住小童?!?/div>
《國語辭典》:滃滃  拼音:wěng wěng
云氣起的樣子。漢。賈誼旱云賦〉:「遙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滃澹澹而妄止。」
《漢語大詞典》:滃滃澹澹
云氣騰涌貌。 漢 賈誼 《旱云賦》:“遙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滃澹澹而妄止?!?/div>
分類:云氣騰涌
《漢語大詞典》:云滃(雲(yún)滃)
云氣四起。比喻盛多。 宋 陳傅良 《送國子監(jiān)丞顏幾圣提舉江東分韻得動字》:“六飛自天下,多士溘云滃?!?明 劉基 《伐寄生賦》:“迎春而碧葉云滃,望秋而碩果星繁。” 梁啟超 《新民說》九:“狂風(fēng)怒潮,震蕩全 歐 ,列國繼之,云滃水涌。”
《漢語大詞典》:氣朔(氣朔)
指顯示吉兇的云氣和每月的朔日。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挈壺宣夜,辯氣朔於 靈臺 。” 李善 注:“周禮·夏官曰:‘挈壺氏掌懸壺。’ 蔡邕 《天文志》曰:‘言天體者有三家,其一曰宣夜。’ 鄭氏 《毛詩箋》曰:‘天子有 靈臺 者,所以觀祲象,察氣之妖祥。’《左氏傳》曰:‘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云物。’”后亦以泛指節(jié)氣,歲時。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宣貴妃誄》:“移氣朔兮變羅紈,白露凝兮歲將闌?!?宋 沈括 夢溪筆談·技藝:“求星辰之行,步氣朔消長,謂之綴術(shù)?!?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學(xué)校:“學(xué)歷者能算氣朔,即補博士弟子?!?/div>
《漢語大詞典》:晚靄(晚靄)
傍晚時的云氣。 唐 裴迪 《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詩:“芙蓉曲沼春流滿,薜荔成帷晚靄多?!?宋 黃庭堅 《書文湖州山水后》:“ 吳 君惠示 文湖州 《晚靄》橫卷,觀之嘆息彌日?!?/div>
分類:云氣黃昏
《漢語大詞典》:變氣(變氣)
(1).變化的節(jié)氣。韓非子·解老:“四時得之以御其變氣。”
(2).奇異的云氣。漢書·天文志:“迅雷風(fēng)祅,怪云變氣: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fā)于天者也。”
(3).異常的氣味。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中山經(jīng)·薊柏》:“薊柏白華,厥子如丹。實肥變氣,食之忘寒?!?/div>
《漢語大詞典》:郁紛(郁紛)
亦作“ 郁氛 ”。
(1).云氣濃盛貌。 宋 史浩 《臨江仙·戲綵堂立石名曰瑞雪彌大作詞因用其韻》詞:“飛來蘚髮尚如拳。郁紛因出岫,巧鏤是誰鐫?”宋史·樂志九:“元氣陶冶,非煙郁氛?!?br />(2).指花氣濃盛貌。 明 袁宗道 《題〈宮樹春云卷〉》詩:“山嵐蒨翠外,花氣郁紛中?!?/div>
分類:云氣
《國語辭典》:云芝(雲(yún)芝)  拼音:yún zhī
植物名。多孔菌科革蓋菌屬,擔子菌類。子實體無柄,平伏,半圓形至貝殼狀,菌蓋革質(zhì),腹瓦狀排列,?;ハ噙B接而呈玫瑰花樣或整行排列。菌肉革質(zhì)狀,肉薄。菌傘有細絨毛環(huán)生。菌絲及子實體可供治療慢性肝炎、B型肝炎、抗癌等。
《漢語大詞典》:寒靄(寒靄)
寒涼的云氣。 南朝 梁 何遜 《贈王左丞僧孺》詩:“長墟上寒靄,曉樹沒歸霞?!?/div>
分類:寒涼云氣
《漢語大詞典》:赤鳥(赤鳥)
(1).赤色的鳥。由赤色云氣聚成,古代以為不祥之兆。詳“ 赤鳥夾日 ”。
(2).赤色的鳥。古代傳說中的瑞鳥。墨子·非攻下:“赤鳥銜珪,降 周 之 岐 社?!?br />(3).赤色的鳥。用為時令(表示夏天)、方位(表示前方、南方)的標識或象征。鹖冠子·天權(quán):“取法於天,四時求象:春用蒼龍,夏用赤鳥,秋用白虎,冬用玄武?!?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鉤之在前,赤鳥之象也;冠之在首,元武之象也?!?br />(4).螢的別稱。 明 王志堅 《表異錄·動物三》:“白鳥之為蚊,赤鳥之為螢也,皆以大名小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赤鳥夾日(赤鳥夾日)
左傳·哀公六年:“是歲也,有云如眾赤鳥,夾日以飛三日。”后因以“赤鳥夾日”為不祥之兆。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有鳴鵲來在閤屋上”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管辰 《管輅別傳》:“赤鳥夾日,殃在 荊楚 ?!?/div>
分類:不祥之兆
《漢語大詞典》:匹素
白色的絹。常用以形容天光云氣等。 唐 杜牧 《自貽》詩:“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宋 蘇軾 《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山下白云橫匹素,水中明月臥浮圖?!?宋 陸游 《衡門感舊》:“蒼煙屯不散,匹素橫郊原?!?/div>
分類:白色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