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
詞典
1
分類詞匯
6
佛典
4
詞典
五條
分類詞匯
五陰
五戒
撒子
五脊六獸
五線譜
江南河
佛類詞典
二十五條
小五條
五條
五條袈裟
《駢字類編》:
五條(五條)
晉書禮志見三條下。宋史禮志:先蠶之禮,內(nèi)外命婦一品各采五條二品,三品各采九條。
又晉書武帝紀頒五條詔書于郡國: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撫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 元史選舉志:蒙古、色目人,第一場經(jīng)問五條,大學(xué)、論語、孟子、中庸內(nèi)設(shè)問,用朱氏章句集注,其義理精明,文辭典雅者,為中選。又兵志: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并和林阿刺?元領(lǐng)軍一千人入五條河。
分類:
五條
《國語辭典》:
五陰(五陰)
拼音:
wǔ yīn
佛教用語。陰是堆、積聚的意思。佛教稱構(gòu)成人或其他眾生的五堆成分為「五陰」。分別為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其中除色陰外,其馀皆屬精神層面。色指組成身體的物質(zhì),受指感覺,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識指認識分別作用。由于每一種陰,都是由許多分子積聚而成,故稱為「陰」?!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樂觀五陰如怨賊?!挂卜Q為「五蘊」。
分類:
中醫(yī)
稱手
太陰
少陰
厥陰
五條
經(jīng)絡(luò)
重迭
五個
陰爻
《國語辭典》:
五蘊(五蘊)
拼音:
wǔ yùn
佛教用語。梵語pa?ca-skandha的意譯。蘊為堆、積聚的意思。佛教稱構(gòu)成人或其他眾生的五堆成分為「五蘊」。分別為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中除色蘊之外,其馀皆屬精神層面。色指組成身體的物質(zhì),受指感覺,想指意象、概念,行指意志,識指認識分別作用。由于每一種蘊,都是由許多分子積聚而成,故稱為「蘊」?!栋闳舨_蜜多心經(jīng)》:「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挂沧g作「五陰」。
分類:
梵語
梵語意譯
語意
意譯
佛教語
假合
身心
《國語辭典》:
五戒
拼音:
wǔ jiè
1.佛教戒律之一。為佛教徒應(yīng)持守的五項戒律。指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堕L阿含經(jīng)》卷二:「時彼女從佛受五戒已,舍本所習(xí),穢垢消除,即從座起,禮佛而去?!?br />2.在家人。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四出:「自家乃是彌陀寺中一個五戒便是?!?/div>
分類:
五戒
寺院
種戒
院中
剃度
佛教
雜役
在家
行者
家信
信徒
終身
遵守
五條
戒律
《漢語大詞典》:
撒子
亦稱“ 撒子角 ”。 即桚子。一種刑具。用繩子穿著五條小木棍,施刑時套在指上收緊。 宋
無名氏
《小孫屠》
戲文第十一出:“公吏人排列兩邊,不由我心驚膽戰(zhàn)。怎推這鐵鎖沉枷,麻槌撒子。”
《水滸傳》
第十二回:“殺威棒,獄卒斷時腰痛;撒子角,囚人見了心驚?!?/div>
分類:
刑具
用繩
繩子
穿著
五條
小木
木棍
《漢語大詞典》:
五脊六獸(五脊六獸)
(1).一種屋頂建筑樣式,其上有脊五條,四角各有瓷制六獸踞蹲。多用于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筑。
(2).比喻心煩意亂,忐忑不安。 老舍
《四世同堂》
六九:“這些矛盾在他心中亂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獸的不大好過?!?/div>
分類:
屋頂
心煩意亂
建筑
樣式
忐忑不安
五條
四角
《國語辭典》:
五線譜(五線譜)
拼音:
wǔ xiàn pǔ
在五條等距平行橫線上標記音符,以表示音樂高低、節(jié)奏等性質(zhì)的樂譜。
分類:
五線譜
樂譜
五條
平行
橫線
標記
記著
高低
《國語辭典》:
江南河
拼音:
jiāng nán hé
運河名。為隋代所開鑿的五條運河之一。由長江到杭州,銜接長江與錢塘江,是今江南運河的前身。
分類:
運河
運河名
開鑿
五條
二十五條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袈裟之一種。在大衣中,此為最大。以二十五條之布橫綴之。每一條豎綴長布四,短布一(四長一短)。
小五條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五條袈裟之小者。禪家之掛絡(luò)是也。
五條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五條袈裟也。
五條袈裟
【佛學(xué)大辭典】
(衣服)三衣之一。袈裟者??p綴數(shù)條之布帛作長方之幅者也。安陀會橫有五條。故名五條袈裟。其全體之大,若依四分宗則長四肘,即七尺二寸,廣二肘,即三尺六寸。見行事鈔資持記下一之一。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