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0
詞典
3
分類詞匯
57
共57,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內(nèi)用
引藤
汾陽考
外班
外調(diào)
換職
驗到
長班
出丞
入遷
瑣垣
內(nèi)敘
候選
豐折
炭敬
《國語辭典》:
內(nèi)用(內(nèi)用)
拼音:
nèi yòng
1.在宮內(nèi)任職。《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不是內(nèi)用,就是外放,就是派出洋做欽差的分兒,都掄得到。」
2.內(nèi)服。如:「內(nèi)用藥」。
分類:
內(nèi)用
任命
京官
《漢語大詞典》:
引藤
(1).牽藤。 唐
錢起
《晚歸藍田舊居》
詩:“引藤看古木,嘗酒呪春雞?!?br />(2). 清 代三品以上京官出行時在轎前引導(dǎo)的鞭棍。
《清朝野史大觀·順康朝大臣體制》
:“ 康熙 初,三品以上乘輿呵殿,雙藤徹扇,丙戌罷引藤,丁亥并撤擁扇,惟背燈籠題銜。壬辰冬,仍聽乘輿藤扇如故?!眳㈤?span id="x1tq1pv" class="book">《
清史稿·與服志四
》、 清 福格
《聽雨叢談·傘扇制度》
。
分類:
三品
上京
京官
出行
前引
引導(dǎo)
《漢語大詞典》:
汾陽考(汾陽考)
唐 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經(jīng)過考績??伎兊木唧w工作,屬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聲望的高官兩人主持其事。 汾陽郡王 郭子儀 任中書令時,曾主持考績達二十四次,故稱。參見“ 二十四考中書令 ”。
分類:
京官
外官
每年
過考
考績
具體
《漢語大詞典》:
二十四考中書令(二十四考中書令)
唐 郭子儀 任中書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績達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稱 郭子儀 。
《舊唐書·郭子儀傳》
:“校中書令考二十有四。權(quán)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宋 孫光憲
《
北夢瑣言
》
卷四:“ 李義山 謂曰:‘近得一聯(lián)句云:遠比 召公 ,三十六年宰輔。未得偶句?!?溫 ( 溫庭筠 )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 ,二十四考中書。’” 宋
葉夢得
《
避暑錄話
》
卷下:“﹝ 富鄭公 ﹞在 青州 二年,偶能全活得數(shù)萬人,勝二十四考中書令遠矣。”后用為稱頌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分類:
郭子儀
中書令
主持
官吏
考績
二十四
《漢語大詞典》:
外班
清 制,會試中進士后,除留在京城任京官外,其分發(fā)外地任官者稱外班。
《
紅樓夢
》
第二回:“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年,十分得意,中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縣太爺?!?/div>
分類:
會試
試中
進士
京城
京官
《國語辭典》:
外調(diào)(外調(diào))
拼音:
wài diào
由原服務(wù)單位調(diào)職到別的分支機構(gòu)。如:「他向上級申請外調(diào),是為了可以就近照顧父母。」《明史。卷七二。職官志一》:「凡王官不外調(diào),王姻不內(nèi)除,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僚屬同族則以下避上?!?/div>
分類:
外地
京官
調(diào)任
任地
地方官
人事
調(diào)查
物資
人員
序幕
《漢語大詞典》:
換職(換職)
指翰林補外官改換京官的官銜。 宋
洪邁
《
容齋四筆·詞臣益輕
》
:“ 治平 以前,謂翰林學(xué)士及知制誥為兩制,自翰林罷補外者,得端明殿學(xué)士,謂之換職?!?/div>
分類:
翰林
外官
改換
京官
官銜
《漢語大詞典》:
驗到(驗到)
清 代吏部查驗各省至京官員的年貌等。
《六部成語·吏部·驗到》
:“各省來京引見之員,到京后,即赴吏部報知,而部官驗其年貌,曰驗到?!?/div>
分類:
吏部
查驗
京官
官員
年貌
《國語辭典》:
長班(長班)
拼音:
cháng bān
隨身侍候官吏的仆人?!抖膛陌阁@奇》卷一七:「杜子中見說聞俊卿來到,不勝之喜,忙差長班來接到下處?!埂度辶滞馐贰返谄呋兀骸搁L班傳進帖,周司業(yè)心里疑惑,并沒有這個親戚?!挂沧鳌搁L隨」。
分類:
北京
京官
官紳
供役
隨身
仆從
仆人
《漢語大詞典》:
出丞
由京官出任地方輔佐官。 宋
陸游
《上史運使啟》
:“謂宜永放於窮閻,猶得出丞於近郡?!?/div>
分類:
京官
出任
任地
輔佐
《漢語大詞典》:
入遷(入遷)
謂由外任調(diào)升京官。
《初刻拍案驚奇》
卷二八:“﹝ 馮京 ﹞后來入遷政府,做了丞相?!?/div>
分類:
外任
京官
《漢語大詞典》:
瑣垣(瑣垣)
瑣,青瑣;垣,紫垣。指朝廷。亦指京都官署或京官。 明
沈德符
《
野獲編·吏部二·都給事陞轉(zhuǎn)
》
:“謂科臣但當內(nèi)擢。其最不肖者間出一二人于外,則眾口如一。蓋以瑣垣得藩臬,如郡邑之劣轉(zhuǎn)王官也。此又不知出何典故矣?!?清
黃宗羲
《章格庵行狀》
:“謂臣負先帝之經(jīng)綸,負陛下之明詔,負銓選之權(quán)衡,負瑣垣之職掌,罪當萬殛,穴地難容?!?/div>
分類:
朝廷
京都
官署
京官
《漢語大詞典》:
內(nèi)敘(內(nèi)敍)
謂按規(guī)定的等次調(diào)升京官。相對外任而言。
《
晉書·王浚傳
》
:“ 浚 之承制也,參佐皆內(nèi)敍,唯司馬 游統(tǒng) 外出。 統(tǒng) 怨,密與 石勒 通謀?!?/div>
分類:
規(guī)定
等次
京官
外任
《國語辭典》:
候選(候選)
拼音:
hòu xuǎn
等候詮選以補缺額?!段拿餍∈贰返谖逡换兀骸杆依锖苡袔孜模坏蕉畾q上,就報捐了個候選道?!?/div>
分類:
候選
京官
郎中
地方官
道員
《漢語大詞典》:
豐折(豐折)
清 乾隆 間定制:駐 藏 大臣及筆帖式,皆選京官充任,三年一調(diào);本俸仍在京支領(lǐng),入 藏 后,月給貼補折色銀,稱“豐折”。
《衛(wèi)藏通志·條例·職掌》
:“應(yīng)支駐 藏 大臣兩衙門每月豐折加增及通譯口糧,共銀四百四十三兩零。又應(yīng)支司員筆帖式二員,每月豐折、通事口糧,共銀八十五兩九錢零?!?/div>
分類:
乾隆
定制
大臣
京官
充任
《國語辭典》:
炭敬
拼音:
tàn jìng
舊時外官在冬季饋送銀兩給京官,稱為「炭敬」。
分類:
時外
外官
冬
饋贈
京官
銀錢
賄賂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