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
詞典
2
分類詞匯
5
分類詞匯
柔道
推手
蛣螂皮
打?qū)ψ?/a>
摔跤運(yùn)動
《國語辭典》:
柔道
拼音:
róu dào
1.溫和謙讓的態(tài)度與方法?!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下》:「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固?。
張九齡
龍池圣德頌
:「清德之鑒,柔道之體,洪源浚規(guī),實天之啟?!?br />2.一種徒手搏擊的武術(shù)。攻防、對練時以柔能克剛、剛?cè)岵?jì)為特點(diǎn),近似于摔跤。日本做有系統(tǒng)的訓(xùn)練與推展,目前盛行于全世界,西元一九六四年,第十四屆奧運(yùn)開始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也稱為「柔術(shù)」。
分類:
柔道
溫和
和謙
人徒
謙讓
徒手
和安
安撫
較量
處世
競技
謀略
攻擊
防守
技術(shù)
特點(diǎn)
《國語辭典》:
推手
拼音:
tuī shǒu
一種運(yùn)動。由太極拳演變而來,古稱為「打手」。每局比賽限時一分鐘。比賽方法以每局四人為一組,二人為選手,一人為裁判,另一人為副裁判。推手的技巧僅能以推手和拉對方肩膀以下、腰部以上的部位,將對方推出或拉出圈者勝。推手的要訣在于化解對方推逼,保持自身穩(wěn)定,乘勢破壞對方平衡,使其傾跌。特點(diǎn)在借力使力,以弱力勝強(qiáng)力。
分類:
琵琶
禮節(jié)
彈奏
太極
指法
對手
作揖
動中
人徒
徒手
練習(xí)
《漢語大詞典》:
蛣螂皮
黑甲蟲的殼。借喻華貴的外衣。常譏諷人徒有外表。 元
李壽卿
《度柳翠》
第三折:“你今日個脫身利己, 柳翠 也,從今后早則去了你那蛣蜋皮。”參見“ 虼蜋皮 ”。
分類:
黑甲
甲蟲
借喻
華貴
外衣
譏諷
人徒
有外
外表
《國語辭典》:
虼螂皮
拼音:
gè láng pí
虼螂,一種背面富金屬光澤的甲蟲。虼螂皮比喻華美的外衣。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一折:「那廝雖穿著幾件虼螂皮,人倫事曉得甚的?」也稱為「蛣螂皮」。
分類:
骯臟
漂亮
外衣
虛有其表
《漢語大詞典》:
打?qū)ψ樱ù驅(qū)ψ樱?/div>
戲曲武打或武術(shù)表演中的二人徒手或使用兵器對打。每一套都有一定的章法。亦以指武術(shù)表演。
《官場現(xiàn)形記》
第六回:“到了校場上,敲著鼓,打著鑼,鼕鼕鼕,鏜鏜鏜,耍一套,換一套,真正比耍猴還要好看。他們編的名字叫‘打?qū)ψ印??!?/div>
分類:
戲曲
武打
武術(shù)
表演
人徒
徒手
用兵
兵器
對打
《漢語大詞典》:
摔跤運(yùn)動
兩人徒手較量,以把對手摔倒為勝的競技運(yùn)動。各國都有其民族特點(diǎn)的摔跤形式和方法。流行的有古典式摔跤、自由式摔跤、中國式摔跤等。
分類:
人徒
徒手
較量
對手
摔倒
競技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