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2詞典 2分類詞匯 100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仿 → 髣仿”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師放(師放)
仿效,效法。 唐 劉知幾 史通·模擬:“ 譙周 撰《古史考》,思欲擯抑 馬 《記》,師放 孔 《經(jīng)》,其書 李斯 之棄市也,乃云 秦 殺其大夫 李斯 。” 黃侃 《論學雜著·禮學略說》:“ 朱子 儀禮經(jīng)傳通解欲以通禮之倫類,后之禮書綱目、五禮通考禮經(jīng)釋例,皆師放而為之。”
分類:仿效效法
《漢語大詞典》:慕習(慕習)
仰慕仿效。《宋書·謝靈運傳論》:“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習,原其飈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div>
《漢語大詞典》:依效(依傚)
亦作“ 依傚 ”。 仿效;依照。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山穀中》:“ 元和 以后至國朝,歌詩之作或傳者,多依效舊文,未盡所趣?!?宋 曹士冕 法帖譜系·劉丞相私第帖:“ 劉丞相 既刻法帖於郡齋,復依傚前本,刻石十卷,以歸私第?!?/div>
分類:仿效依照
《漢語大詞典》:圍范(圍範)
(1).模仿,仿效。后漢書·張衡傳:“推其圍范兩儀,天地無所藴其靈;運情機物,有生不能參其智?!?br />(2).猶范圍;框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惟不防微杜漸,不覺入其圍范?!?span id="nwqkex7"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文章是件有定評的公器,所謂‘羽檄飛書用 枚皐 ,高文典冊用 相如 ’,怎好拿著天下的才情,就自己的圍范?”
(3).約束;限制。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錄》:“圍范久則難尋其罅漏,而遂為所局耳?!?胡適 《四論問題與主義》:“因為一種主張,到了成為主義的地步,自然在思想界、學術界發(fā)生一種無形的影響,圍范許多人的心思,變化許多人的言論行為,改換許多制度風俗的性質(zhì)?!?/div>
《漢語大詞典》:祖效
仿效,效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納粟拜爵:“ 秦始皇 四年,令民納粟千石,拜爵一級,按此即 晁錯 所祖效,非 錯 剏意也。”
分類:仿效效法
《漢語大詞典》:追效
追隨仿效。 清 顧祿 清嘉錄·神荼郁壘:“於是,縣官常於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前事,冀以衛(wèi)兇也。”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由是通無遠識,罕能追效前人?!?/div>
分類:追隨仿效
《漢語大詞典》:等競(等競)
仿效爭勝。 晉 左思 《魏都賦》:“芒芒終古,此焉則鏡, 有虞 作繪,茲亦等競。”
分類:仿效爭勝
《漢語大詞典》:擬儀(擬儀)
模仿其法度;仿效。《后漢書·孔融傳》:“ 劉表 桀逆放恣,所為不軌,至乃郊祭天地,擬儀社稷?!?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明寺:“西域遠者,乃至 大秦國 ……衣服車馬,擬儀中國?!?章炳麟 《論式》:“九流之言,擬儀以成變化者,皆論之儕?!?/div>
《漢語大詞典》:模次
逐字仿效。 唐 張彥遠 法書要錄·唐武平一徐氏法書記:“ 梁 大同 中, 武帝 勑 周興嗣 撰《千字文》,使 殷鐵石 模次 羲之 之跡以賜八王。”
分類:仿效
《漢語大詞典》:效象(傚象)
摹仿,仿效。 唐 韋續(xù) 《書訣墨藪》:“ 鐘繇 教其子曰:學書須精意,吾學三十年,坐地則畫地,臥則畫被,自見萬類,皆傚象之,乃臻妙?!?/div>
分類:摹仿仿效
《國語辭典》:跟進(跟進)  拼音:gēn jìn
1.隨著前進。如:「我一走,他就跟進?!埂端逄蒲萘x》第七回:「叔寶跟進城門,事急無君子,當街跪下稟道:『小的是山東濟南府解戶,伺候老爺領回批?!弧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诎司呕兀骸改愀M衙門去,還攙言接語的稟話,你還要強嘴哩!」
2.賭博時跟隨別人同時下賭注。如:「只要一有人大贏,馬上就有人跟進。」
《漢語大詞典》:連跡(連跡)
亦作“ 連跡 ”。
(1).蹤跡相連。 清 沈名蓀 《長安富人行》:“ 長安 富人多似昔,九陌三衢馬連跡?!?br />(2).追隨,仿效。 三國 魏 伏義 《與阮嗣宗書》:“動則不能龍攄虎超,同機 伊 霍 ;靜則不能珠潛璧匿,連跡 巢 光 ?!?/div>
《漢語大詞典》:吳均體(吳均體)
南朝 梁 文學家 吳均 ,文章清秀拔俗,時人或仿效之,稱“吳均體”。南史·文學傳·吳均:“ 均 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斆之,謂為‘吳均體’?!?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五篇:“ 均 夙有詩名,文體清拔,好事者或模擬之,稱‘吳均體’?!?/div>
《漢語大詞典》:師效(師效)
效法、仿效。《書·微子》“卿士師師非度” 唐 孔穎達 疏引 王肅 云:“卿士以下,轉(zhuǎn)相師效,為非法度之事也。” 唐 元結(jié) 《〈篋中集〉序》:“凡所為文,皆與時異,故朋友后生,稍見師效,能侶類者有五六人。” 清 吳敏樹 《與篠岑論文派書》:“文章藝術之有流派,此風氣大略之云爾,其間實不必皆相師效,或甚有不同?!?/div>
《漢語大詞典》:范埴
以模子澆制黏土。借指仿效。 黃人 《〈清文匯〉序》:“笵埴有文,而自然無文;則雖謂之無文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