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羲皇上
 
北窗風(fēng)
 
傲羲皇
 
臥北窗
 
北窗眠
 
北窗涼
 
羲皇人
  
北窗臥
  
羲皇以上人
 
北窗高枕
 
北窗一枕
 
陶窗
 
臥羲皇
 
慕羲皇
 
上皇人
 
白日羲皇
 
羲皇情
 
羲皇侶
 
傲羲軒
 
北窗臥羲皇
 
北窗羲皇
 
北窗寄傲
 
老北窗
 
羲皇叟
 
宇宙一北窗
 
北牖羲皇
 
人似上皇
 
羲和人
 
北窗睡美
 
閉門尋羲皇
 
風(fēng)期結(jié)陶叟
 
高臥偃羲皇
 
高枕晤羲皇
 
靖節(jié)窗風(fēng)
 
笑羲皇
 
直到羲皇世
 
身致羲皇上
 
陶令塌
 
陶令羲皇

相關(guān)人物
陶潛
 
伏羲氏
 
羲和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百十一〈陶潛·與子儼等書〉~2097~
告儼、俟、份、佚、佟。夫天地賦命,有生必有終,自古圣賢,誰能獨(dú)免。子夏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顾挠阎?,親受音旨。發(fā)斯談?wù)?,豈非窮達(dá)不可妄求,壽夭永無外請故邪。吾年過五十,少而窮苦荼毒。每以家斃,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已,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耳。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dú)罔罔。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更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shí)鳥變聲,亦復(fù)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fēng)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陋,謂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機(jī)巧好疏。緬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來,漸就衰損。親舊不遺,每以藥石見救。自恐大分將有限也,恨汝輩稚小,家貧無役,柴水之勞,何時(shí)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dāng)思四海皆兄弟之義,鮑叔管仲,分財(cái)無猜。歸生伍舉,班荊道舊,遂能以敗為成。因喪立功,他人尚爾,況同父之人哉?潁川韓元長,漢末名士,身處卿佐,八十而終。兄弟同居,至于沒齒。濟(jì)北氾稚春,晉時(shí)操行人也。七世同財(cái),家人無怨色。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闺m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復(fù)何言。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列傳·陶潛〉~2462~
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又不營生業(yè),家務(wù)悉委之兒仆。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shí)或無酒,亦雅詠不輟。嘗言夏月虛閑,高臥北窗之下,清風(fēng)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huì),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簡釋

羲皇人:指生活清閑自適。唐李白《戲贈(zèng)鄭溧陽》:“清風(fēng)北窗下,自謂羲皇人?!?/p>


例句

腹中無一物,高話羲皇年。 儲光羲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之三

竹庭瓶水新,深稱北窗人。 周賀 贈(zèng)皎然上人(一本無皎字)

時(shí)入閭巷醉,好是羲皇人。 戴叔倫 撫州對事后送外生宋垓歸饒州覲侍呈上姊夫

誰向劉靈天幕內(nèi),更當(dāng)陶令北窗風(fēng)。 李商隱 假日

清風(fēng)北窗下,自謂羲皇人。 李白 戲贈(zèng)鄭溧陽

百里獨(dú)太古,陶然臥羲皇。 李白 經(jīng)亂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zèng)江夏韋太守良宰

疇昔在嵩陽,同衾臥羲皇。 李白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群遠(yuǎn)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寄之

長嘯無一言,陶然上皇逸。 李白 贈(zèng)清漳明府侄聿

學(xué)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李白 酬王補(bǔ)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zèng)別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杜甫 重過何氏五首之四

機(jī)心付當(dāng)路,聊適羲皇情。 柳宗元 旦攜謝山人至愚池

豈同求羊徑,共是羲皇人。 權(quán)德輿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與衛(wèi)右丞鄰舍因賦詩寄贈(zèng)

清風(fēng)北窗臥,可以傲羲皇。 白居易 竹窗

寧唯北窗月,自謂上皇人。 錢起 衡門春夜

應(yīng)令尉陀俗,還作上皇人。 錢起 送李大夫赴廣州

翛然靜者事,宛得上皇馀。 錢起 過王舍人宅

默語誰能識,琴樽寄北窗。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

何須問今古,便是上皇人。 陳寡言 山居

不羞莽卓黃金印,卻笑羲皇白接?。 韓偓 余臥疾深村聞一二郎官今稱繼仗閩越笑余迂古潛于異鄉(xiāng)聞之因成此篇

中虛得暴下,避冷臥北窗。 韓愈 病中贈(zèng)張十八

林疑中散地,人似上皇時(shí)。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人生只為此,亦足傲羲皇。 高適 廣陵別鄭處士

喜于無聲地,暫傲羲皇俗。 鮑溶 秋晚銅山道中宿隱者

典故
伏羲初制

相關(guān)人物
伏羲氏


《太平御覽》卷五七六
《世本》:「庖羲氏作瑟?!?/span>
《初學(xué)記》卷十一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jì)》:太昊帝庖羲氏,風(fēng)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陳,作瑟三十六弦。(據(jù)《初學(xué)記》卷十一引)

例句

伏羲初制法,素女昔傳名。 李嶠

典故 
河讖龍馬
 
龍馬獻(xiàn)河圖

相關(guān)人物
伏羲


《尚書》卷十八〈周書·顧命〉~278~
「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古f題漢·孔安國傳:「伏羲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span>
《藝文類聚》卷十一〈帝王部一·帝堯陶唐氏〉~23~
尚書中候曰:「帝堯即政,榮光出河,休氣四塞,龍馬銜甲,赤文綠色?!棺ⅲ骸庚埿蜗耨R,甲所以藏圖也。其文赤而綠?!?/span>

例句

郊藪今翔集,河圖意等倫。 楊嗣復(fù) 儀鳳

河讖隨龍馬,天書逐鳳皇。 沈佺期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伏羲氏

參考典故
木帝


《呂氏春秋·紀(jì)部》卷一〈孟春紀(jì)·孟春〉~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箹|漢·高誘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于東方,為木德之帝。」

例句

太昊弛維綱,畏避但守謙。 韓愈 苦寒

《國語辭典》:伏羲  拼音:fú xī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漁畜牧,始畫八卦,造書契。《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埂段倪x。潘岳。為賈謐作贈(zèng)陸機(jī)詩》:「粵有生民,伏羲始君?!挂沧鳌糕音恕?、「庖犧」、「伏羲氏」、「伏犧」、「伏犧氏」、「宓羲」、「宓戲」、「羲皇」。
《國語辭典》:伏羲氏  拼音:fú xī shì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漁畜牧,始畫八卦,造書契。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序〉:「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挂沧鳌阜恕?。
《國語辭典》:先天  拼音:xiān tiān
1.天地之初,宇宙本體。《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深達(dá)先天之運(yùn),匡贊奉時(shí)之業(yè)?!骨濉:樯堕L生殿》第四六出:「這壇本在虛空辟建,象涵太極法先天?!?br />2.人受之于天的稟賦。如:「先天不足」?!都t樓夢》第二八回:「林妹妹是內(nèi)癥,先天生的弱?!?br />3.先于天時(shí)而行事,有先見之明。《易經(jīng)。乾卦。文言曰》:「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shí)。」《文選。陸機(jī)?;侍友缧孕嗵糜辛钯x詩》:「自昔哲王,先天而順?!?br />4.哲學(xué)上指與生俱來,先于感覺經(jīng)驗(yàn)和直接實(shí)踐的。
《漢語大詞典》:軒羲(軒羲)
亦作“ 軒犧 ”。 軒轅 、 伏羲 的并稱。宋書·王鎮(zhèn)惡檀韶等傳論:“自 三代 以來,醇風(fēng)稍薄,成功濟(jì)務(wù),尊出權(quán)道,雖復(fù)負(fù)扆南面,比號 軒 犧 ,莫不自謝王風(fēng),率由霸德。”《南齊書·樂志》:“德溢 軒 羲 ,道懋 炎 云 。” 南朝 梁 蕭統(tǒng) 《和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鴻名冠 子 姒 ,德澤邁 軒 羲 ?!?/div>
分類:軒轅伏羲
《國語辭典》:風(fēng)姓(風(fēng)姓)  拼音:fēng xìng
伏羲。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原道》:「爰自風(fēng)姓,暨于孔氏,玄圣創(chuàng)典,素王述訓(xùn)。」《幼學(xué)瓊林。卷首。歷代帝王紀(jì)》:「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故風(fēng)姓。有圣德,象日月之明,在位百五十年?!?/div>
分類:伏羲
《漢語大詞典》:蒼牙(蒼牙)
伏羲 的別稱。易緯坤靈圖:“ 蒼牙 通靈, 昌 之成運(yùn), 孔 演命明經(jīng)道?!迸f注:“ 蒼牙 則 伏羲 也, 昌 則 文王 也, 孔 則 孔子 也?!?宋 范仲淹 《明堂賦》:“粵自 蒼牙 開極,黃靈耀德,巢穴以革,棟宇以植。”
分類:伏羲
《漢語大詞典》:戲皇(戲皇)
伏羲 的別稱。戲,通“ 羲 ”。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皇霸·三皇》:“尚書大傳説:‘ 遂人 為 遂皇 , 伏羲 為 戲皇 , 禮農(nóng) 為 農(nóng)皇 也?!?/div>
分類:伏羲
《國語辭典》:華胥(華胥)  拼音:huá xū
1.古代神話中無為而治的理想國家。見《列子。黃帝》。
2.比喻夢境。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想著那錦堂歡似,枕華胥。蕩悠悠彩云飛散無尋處。」
《漢語大詞典》:白龍(白龍)
(1).傳說中白色的龍。墨子·貴義:“帝以甲乙殺青龍於東方,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以庚辛殺白龍於西方,以壬癸殺黑龍於北方?!?唐 孫處士 《送青城丈人酒》詩:“深羨 青城 好洞天,白龍一覺已千年。”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祥瑞:“三年,麟見 永泰 ,白龍見 卭江 ?!?span id="zatka2s" class="book">《清史稿·災(zāi)異志一》:“ 乾隆 二年二月, 潮陽 白龍見?!?br />(2).形容奔騰直瀉的溪流瀑布。 唐 孟郊 《寒溪》詩:“一曲一直水,白龍何鱗鱗。” 宋 朱熹 《次觀瀑布韻》:“快瀉蒼崖一道泉,白龍飛下鬱藍(lán)天?!?br />(3).神話中的河神。
(4).傳說 伏羲 時(shí)的刑官名。《唐律疏議·名例序》:“昔白龍白云,則 伏犧 軒轅 之代?!?br />(5).即 白龍堆 。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見行人畏 白龍 ,遙聞公主愁黃鶴?!?唐 東方虬 《昭君怨》詩之二:“揜淚辭丹鳳,銜悲向 白龍 ?!眳⒁姟?白龍堆 ”。
《國語辭典》:白龍堆(白龍堆)  拼音:bái lóng duī
1.地名。在新疆羅布泊以東至甘肅玉門關(guān)間。屬礫質(zhì)荒漠,系古代湖積層及紅色砂礫層的隆起高地遭受風(fēng)蝕而成,海拔一千公尺左右。其他散布許多高出地面二十五至四十公尺的方山、巖塔和土柱。呈東北──西南方向,溝谷中有流沙堆積,蜿曲如龍,故稱為「白龍堆」。古代為西域交通要道。
2.地形學(xué)上指乾燥地區(qū)的風(fēng)蝕地形。多成群出現(xiàn)于乾燥地區(qū)。也稱為「風(fēng)蝕脊」、「雅爾當(dāng)」。
《國語辭典》:三圣(三聖)  拼音:sān shèng
三位圣人:(1)伏羲、文王、孔子?!稘h書。卷三○。藝文志》:「人更三圣?!诡亷煿抛⒁f昭曰:「伏羲、文王、孔子?!?2)堯、舜、禹。漢。董仲舒 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三圣相受而守一道?!?3)文王、武王、周公。《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昔周監(jiān)于二代,三圣制法?!固?。顏師古。注:「三圣謂文王、武王及周公也?!?4)夏禹、周公、孔子?!睹献?。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诐行、放淫辭,以承三圣者?!?jié)h。趙岐。注:「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诐行,以奉禹、周公、孔子也?!?/div>
《國語辭典》:三皇  拼音:sān huáng
上古神話傳說中的三位帝王。三皇是哪三位帝王,歷來說法不一,比較常見的說法有:天皇、地皇、泰皇;或指天皇、地皇、人皇;或指伏羲、神農(nóng)、女媧;或指伏羲、神農(nóng)、黃帝;或指伏羲、神農(nóng)、燧人;或指伏羲、神農(nóng)、祝融。也稱為「三家」。
《國語辭典》:北窗高臥(北窗高臥)  拼音:běi chuāng gāo wò
語本晉。陶淵明〈與子儼等書〉:「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fēng)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比喻悠閑自得。宋。辛棄疾〈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詞:「問北窗高臥,東籬自醉,應(yīng)有別、歸來意?!?/div>
《國語辭典》:羲皇上人  拼音:xī huáng shàng rén
伏羲氏之前的人。指太古時(shí)代的人。太古時(shí)代的人恬淡無營,心無俗念,生活悠閑,故隱士常用以自喻。晉。陶淵明〈與子儼等書〉:「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fēng)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div>
《國語辭典》:河圖(河圖)  拼音:hé tú
相傳伏羲氏見龍馬負(fù)圖出于河,遂據(jù)其文,以畫八卦,稱為「河圖」。見《書經(jīng)。顧命》漢??装矅?。傳。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我闡河圖,陳洛范,秉臺衡。」又因河圖字呈綠色,故也稱為「綠圖」。
《國語辭典》:河圖洛書(河圖洛書)  拼音:hé tú luò shū
相傳伏羲氏見龍馬負(fù)圖出于黃河,而據(jù)以演畫八卦,稱為「河圖」。又相傳夏禹時(shí)有神龜出于洛水,背上有九組不同點(diǎn)數(shù)組成的圖畫,禹因排列其次第,而成治理天下的九種大法。后世將河圖洛書都視為圣王治世的祥瑞徵兆?!度龂?。卷二。魏書文帝紀(jì)》裴松之注引《獻(xiàn)帝傳》:「河圖洛書,天命瑞應(yīng)?!购喎Q為「圖書」。
《國語辭典》:太昊  拼音:tài hào
帝號。即伏羲氏?!短接[。卷七八?;释醪?。太昊庖犧氏》:「皇王世紀(jì)曰太昊帝庖犧氏風(fēng)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也作「太皞」。
《國語辭典》:太皞  拼音:tài hào
帝號。即伏羲氏?!队讓W(xué)瓊林。卷首。歷代帝王紀(jì)》:「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故風(fēng)姓。有圣德,象日月之明,在位百五十年?!挂沧鳌柑弧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