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游 → 遊游”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優(yōu)繇(優(yōu)繇)
(1).優(yōu)游。悠閑自得,引申指閑居不仕。漢書·敘傳上:“近者 陸子 優(yōu)繇,新語以興?!?顏師古 注:“ 鄭氏 曰:‘優(yōu)繇,不仕也?!?,讀與由同?!眱?yōu)繇,《文選·班固〈答賓戲〉》作“優(yōu)游”。
(2).優(yōu)容,寬容。漢書·敘傳下:“ 孝元 翼翼,高明柔克,賓禮故老,優(yōu)繇亮直?!?顏師古 注:“優(yōu)繇,謂寬容也?!眱?yōu)繇 荀悅 《漢紀·平帝紀》引作“優(yōu)容”。
《漢語大詞典》:雍游
猶優(yōu)游。 晉 葛洪 抱樸子·擢才:“ 文種 ,大賢也;初不齒於 荊 俗,末雍游於鈞如。”
分類:優(yōu)游
《漢語大詞典》:悠優(yōu)(悠優(yōu))
猶優(yōu)游。 明 陳汝元 《金蓮記·焚券》:“風雨蕭條,衡門暫留,黃齏白飯度春秋,既完口食,身居聊且悠優(yōu)。”參見“ 優(yōu)游 ”。
分類:優(yōu)游
《國語辭典》:優(yōu)游(優(yōu)游)  拼音:yōu yóu
1.閒暇自得的樣子?!对娊洝4笱?。卷阿》:「伴奐爾游矣,優(yōu)游爾休矣?!姑鳌=啤堆≌f。妄心》:「我與爾優(yōu)游以終馀年,不亦快乎?」也作「優(yōu)繇」、「優(yōu)游」。
2.委心任運?!痘茨献?。本經》:「古之人同氣于天地,與一世而優(yōu)游。」
3.猶豫不決的樣子。《尚書大傳。卷四??嫡a》:「周公將作禮樂,優(yōu)游之三年不能作。」《漢書。卷五八。兒寬傳》:「今將舉大事,優(yōu)游數年,使群臣得人自盡,終莫能成。」
4.寬裕、有馀裕?!痘茨献印m真》:「由此觀之,物莫不生于有也,小大優(yōu)游矣?!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1647' target='_blank'>蕭德藻 樵夫詩:「一擔乾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yōu)游?!?br />5.廣大、寬廣?!冻o。屈原。九章。惜往日》:「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yōu)游。」
《國語辭典》:優(yōu)游(優(yōu)遊)  拼音:yōu yóu
1.閒暇自得。如:「優(yōu)游山林」?!逗鬂h書。卷六八。郭符許列傳。符融》:「融同郡田盛,字仲向,與郭林宗同好,亦名知人,優(yōu)游不仕,并以壽終?!挂沧鳌竷?yōu)游」。
2.古代車上的用具?!赌淆R書。卷一七。輿服志》:「玉輅,漆畫輪,兩廂上望板前優(yōu)游?!?/div>
《漢語大詞典》:優(yōu)猶(優(yōu)猶)
優(yōu)游。優(yōu)裕;寬裕。管子·君臣下:“故施舍優(yōu)猶以濟亂,則百姓悅?!?戴望 校正:“優(yōu)猶即優(yōu)游。荀子·正論篇曰:優(yōu)猶知足。是也……施舍以厚之,優(yōu)游以畜之,則可以止亂矣。”荀子·正論:“而圣王之生民也,皆使當厚優(yōu)猶不知足,而不得以有餘過度。” 楊倞 注:“優(yōu)猶,寬泰也。不知足,‘不’字亦衍耳。”
《漢語大詞典》:游優(yōu)(游優(yōu))
優(yōu)游。 李大釗 《青春》:“茍猶在兒童或青年之期,前途自足樂觀,游優(yōu)樂土,來日方長?!眳⒁姟?優(yōu)游 ”。
分類:優(yōu)游
《國語辭典》:優(yōu)游(優(yōu)游)  拼音:yōu yóu
1.閒暇自得的樣子。《詩經。大雅。卷阿》:「伴奐爾游矣,優(yōu)游爾休矣。」明。江盈科《雪濤小說。妄心》:「我與爾優(yōu)游以終馀年,不亦快乎?」也作「優(yōu)繇」、「優(yōu)游」。
2.委心任運?!痘茨献?。本經》:「古之人同氣于天地,與一世而優(yōu)游?!?br />3.猶豫不決的樣子?!渡袝髠鳌>硭???嫡a》:「周公將作禮樂,優(yōu)游之三年不能作?!埂稘h書。卷五八。兒寬傳》:「今將舉大事,優(yōu)游數年,使群臣得人自盡,終莫能成。」
4.寬裕、有馀裕?!痘茨献?。俶真》:「由此觀之,物莫不生于有也,小大優(yōu)游矣?!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31647' target='_blank'>蕭德藻 樵夫詩:「一擔乾柴古渡頭,盤纏一日頗優(yōu)游?!?br />5.廣大、寬廣?!冻o。屈原。九章。惜往日》:「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yōu)游?!?/div>
《國語辭典》:優(yōu)游(優(yōu)遊)  拼音:yōu yóu
1.閒暇自得。如:「優(yōu)游山林」?!逗鬂h書。卷六八。郭符許列傳。符融》:「融同郡田盛,字仲向,與郭林宗同好,亦名知人,優(yōu)游不仕,并以壽終。」也作「優(yōu)游」。
2.古代車上的用具?!赌淆R書。卷一七。輿服志》:「玉輅,漆畫輪,兩廂上望板前優(yōu)游?!?/div>
《國語辭典》:游衍  拼音:yóu yǎn
恣意縱游。《詩經。大雅。板》:「昊天曰旦,及爾游衍?!固?。王維桃源行〉:「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div>
《國語辭典》:娑婆  拼音:suō pó
意為能忍、堪忍、雜膾,謂在這個世界的眾生要忍受各種苦和煩惱。譯自胡語。指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也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侗A經》卷五:「善男子,未來之世過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只劫,后分之中,此佛世界當名『娑婆』。何因緣故名曰:『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西游記》第一二回:「入到寺里觀看,真?zhèn)€是天朝大國,果勝娑婆,賽過只園舍衛(wèi),也不亞于上剎招提?!挂沧鳌杆髟X」。
《國語辭典》:娑婆世界  拼音:suō pó shì jiè
佛教稱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也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參見「娑婆」條。
《國語辭典》:游藝(游藝)  拼音:yóu yì
1.優(yōu)游于六藝之學?!墩撜Z。述而》:「依于仁,游于藝?!鼓铣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1000' target='_blank'>謝莊 〈宋孝武宣貴妃誄〉:「游藝殫數,撫律窮機?!?br />2.一般多指通俗的民間藝能表演,后亦包括娛樂性較高的戲劇或音樂會。也作「游藝」。
3.游學講藝。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游藝中原,腳根無線,如蓬轉。」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迨中入學宮,游藝四方,稍致甘旨之養(yǎng)?!?/div>
《國語辭典》:游藝(遊藝)  拼音:yóu yì
一般多指通俗的民間藝能表演,后亦包括娛樂性較高的戲劇或音樂會。也作「游藝」。
《漢語大詞典》:麋鹿性
比喻草野優(yōu)游之性。 宋 曾鞏 《初發(fā)襄陽攜家夜登峴山置酒》詩:“頗適麋鹿性,頓驚清興長。” 宋 蘇軾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我本麋鹿性,諒非伏轅姿?!?/div>
《漢語大詞典》:游世(遊世)
優(yōu)游于世。管子·中匡:“法行而不苛,刑廉而不赦,有司寬而不凌,菀濁困滯,皆法度不亡,往行不來,而民游世矣,此為天下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北史·常景傳》:“以知命為遐齡,以樂天為大惠。以戢智而從時,以懷愚而游世?!?br />經歷世事;參與社會活動。韓非子·解老:“圣人之游世也,無害人之心;無害人之心,則必無人害。” 唐 元結 《心規(guī)》:“ 元子 病游世,歸于 商餘山 中?!?/div>
《漢語大詞典》:游歌(遊歌)
優(yōu)游歌舞。語出《詩·大雅·卷阿》:“豈弟君子,來游來歌,以矢其音?!?陳奐 傳疏:“游,優(yōu)游也;歌,歌舞也?!?span id="w0wtyro"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二二:“皆天王之游歌,空玄之寶章?!?清 惲敬 《〈堅白齋詩集〉序》:“使彼數詩人者,為游歌之作,燕喜之章,何嘗不鏘然如韶鈞,蔚然如虎鳳哉!”
《漢語大詞典》:棲游(棲遊)
亦作“棲游”。 隱跡優(yōu)游。北史·隱逸傳·馮亮:“ 亮 既雅愛山水,又兼工思,結架巖林,甚得棲游之適?!?前蜀 杜光庭 《封李真人告詞》:“棲游 蜀國 ,顯晦塵寰,三隱靈峰,八百餘歲?!?/div>
《漢語大詞典》:游閑(遊閒)
亦作“ 游閒 ”。 優(yōu)游閑暇。亦指優(yōu)游閑暇之人。史記·貨殖列傳:“游閑公子,飾冠劍,連車騎,亦為富貴容也?!?span id="apiflrb" class="book">《漢書·貨殖傳·宛孔氏》:“因通商賈之利,有游閒公子之名?!?顏師古 注:“閒讀曰閑。” 清 朱大韶 《無職事者與無職者辨》:“《夏官》諸子云:‘國子存游倅。’國子未仕者謂之游閑,民之未授田者謂之游閑?!?洪深 《包得行》第三幕:“做公務員的人還不是照樣游閑怠惰,敷衍趨避,不負責,打官腔,甚而至于照樣貪污!”
見“ 游閑 ”。
游說離間。史記·李斯列傳:“諸侯人來事 秦 者,大抵為其主游閒於 秦 耳,請一切逐客?!?br />亦作“ 游閒 ”。 游手好閑;閑游。 宋 蘇轍 《民政策下第一道》:“而工商技巧之民與夫游閑無職之徒常遍天下,優(yōu)游終日無所役屬?!?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楔子:“知他是誰好游閒誰不良,誰起風波誰要強,瞞不過鄰里眾街坊?!?明 袁宏道 《與龔惟長先生書》:“千金買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數人,游閑數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將至?!?/div>
《漢語大詞典》:游佚(遊佚)
優(yōu)游安逸。墨子·尚同下:“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諸侯、卿之宰、鄉(xiāng)長、家君,非特富貴游佚而擇之也,將使助治亂刑政也?!?br />見“ 游逸 ”。
《漢語大詞典》:游逸(遊逸)
猶游樂。南史·陳南康愍王方泰傳:“ 方泰 少粗獷,與諸惡少年羣聚,游逸無度, 文帝 以 南康王 故,特寬宥之?!?span id="fd5kdnt" class="book">《南史·周寶安傳》:“以貴公子驕蹇游逸,好狗馬,樂驅馳,靡衣媮食?!?br />亦作“ 游佚 ”。 猶游樂。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狗作變怪》:“游逸無度,不卹國政?!?唐 戴叔倫 《早春曲》:“儂家少年愛游逸,萬里輪蹄去無跡。” 明 陸采 《明珠記·拒奸》:“暫賜餘閒,高情懶去游逸,金魚乍解還家樂,掩竹扉車馬無跡?!?span id="yiflrbu" class="book">《禪真逸史》第四十回:“勿使妻妾近尼釋而多勃谿,勿使子孫好游佚而無生計?!?/div>
分類:游逸游樂
《漢語大詞典》:旅旅
優(yōu)游從容貌。《淮南子·天文訓》:“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月徙一辰,復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指丑,丑者,紐也,律受大呂。大呂者,旅旅而去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