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傳教(傳教)  拼音:chuán jiào
1.專門負責傳達政教命令的官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寵禮》:「桓武嘗請參佐入宿,袁宏伏滔相次而至,蒞名府中,復(fù)有袁參軍,彥伯疑焉,令傳教更質(zhì)。傳教曰:『參軍是袁、伏之袁,復(fù)何所疑?』」
2.宗教家宣揚教義。唐。皇甫冉 贈普門上人詩:「慧力堪傳教,禪功久伏魔?!埂段拿餍∈贰返诎嘶兀骸杆麄円蛞娺@地方峰巒聳秀,水木清華,所以買了這地方,蓋了一座教堂,攜帶家小在此居家傳教。」
《國語辭典》:傳教士(傳教士)  拼音:chuán jiào shì
傳布宗教教義的人。如:「滿清末年,有許多傳教士來到中國?!?/div>
《漢語大詞典》:傳教師(傳教師)
即傳教士。 魏琴 《關(guān)稅會議與司法調(diào)查》:“他們更不能為‘尊重 中國 的人權(quán)起見’,停止派遣 美國 的傳教師到 中國 來?!?/div>
分類:傳教士
《漢語大詞典》:傳教幡(傳教旛)
傳布命令的旗幟。新唐書·儀衛(wèi)志下:“親王鹵簿。有……次告止旛四,傳教旛四,信旛八。”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三:“兵部儀仗排列職掌二人……告止幡一,傳教幡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