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4詞典 1分類詞匯 53
《國語辭典》:福履  拼音:fú lǚ
幸福與官祿?!对娊?jīng)。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將之?!鼓铣?。徐陵與李那書〉:「君子為宜,福履多愈。」也作「福祿」。
分類:福祿傳疏
《國語辭典》:燕翼  拼音:yàn yì
1.燕的翅膀。唐。元稹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鶯聲愛嬌小,燕翼玩逶迤。」唐。郭紹蘭 寄夫詩:「殷勤憑燕翼,寄與薄情夫?!?br />2.語出《詩經(jīng)。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购蟊扔鳛樽訉O謀劃,或輔佐君王?!逗鬂h書。卷三六。鄭興傳》:「昔張仲在周,燕翼宣王,而詩人悅喜。」《周書。卷七。宣帝紀》:「朕以眇身,祗承寶祚,庶幾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div>
《國語辭典》:孑遺(孑遺)  拼音:jié yí
殘留、獨存?!对娊?jīng)。大雅。云漢》:「周馀黎民,靡有孑遺。」《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四川經(jīng)張獻忠之亂,孑遺者百無一二,耕種皆三江、湖廣流寓之人?!?/div>
《國語辭典》:會朝(會朝)  拼音:huì cháo
1.諸侯、群臣朝見盟主或天子。《左傳。昭公十六年》:「會朝之不敬,使命之不聽?!?br />2.在朝廷相會?!肚f子。外物》:「君曰:『漁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會朝?!弧?/div>
《漢語大詞典》:不徹(不徹)
(1).不循常道。《詩·小雅·十月之交》:“天命不徹,我不敢傚我友自逸。” 毛 傳:“徹,道也?!?陳奐 傳疏:“不道……不循道而行?!?br />(2).不盡;不完。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你看我似糞土之墻朽木材,斷然是捱不徹饑寒,禁不過氣惱?!?/div>
《國語辭典》:改歲(改歲)  拼音:gǎi suì
又換一年。《詩經(jīng)。豳風。七月》:「曰為改歲,入此室處?!?/div>
《國語辭典》:將將(將將)  拼音:jiāng jiāng
剛剛好,恰好?!独蠚堄斡洝返谝话嘶兀骸竼枺骸鹤龆铮蛯⒌牟欢嗖簧賳??』說:『定的是二十斤,做成了八十三個?!弧?/div>
《國語辭典》:將將(將將)  拼音:qiāng qiāng
1.擬聲詞。形容鐘鼓聲。《詩經(jīng)。小雅》:「鼓鐘將將,淮水湯湯?!?br />2.聚集的樣子?!盾髯?。賦》:「道德純備,讒口將將?!埂段倪x。司馬相如。長門賦》:「時仿佛以物類兮,象積石之將將。」
3.高大、壯碩的樣子。《詩經(jīng)。大雅。綿》:「乃立應門,應門將將。」
《國語辭典》:孑孑  拼音:jié jié
1.特出的樣子?!对娊?jīng)。鄘風。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2.細小。唐。韓愈 原道:「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br />3.孤單。唐。韓愈 食曲河驛詩:「而我抱重罪,孑孑萬里程。親戚頓乖角,圖史棄縱橫?!?/div>
《漢語大詞典》:疆事
(1).邊界爭端。左傳·桓公十七年:“夏,及 齊 師戰(zhàn)于 奚 ,疆事也。” 杜預 注:“疆事,爭疆界也。” 楊伯峻 注:“此為邊疆局部戰(zhàn)爭?!?br />(2).指邊境的防務。宋史·王庶傳:“疆事益棘, 欽宗 欲幸 襄 鄧 ?!?清 王韜 《〈徐忠烈公遺集〉序》:“ 明 之疆事,其壞如此,安可問哉!”
(3).指整治地界等事。《詩·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 清 陳奐 傳疏:“凡井牧其邱甸縣都之田野,營造徑畛涂道之通路,皆我疆事也?!?/div>
《國語辭典》:論難(論難)  拼音:lùn nàn
辯駁爭論,質(zhì)詢疑難之處?!逗鬂h書。卷七九。儒林傳下。魏應傳》:「肅宗甚重之,數(shù)進見,論難于前,特受賞賜?!?/div>
《漢語大詞典》:服箱
負載車箱。猶駕車。《詩·小雅·大東》:“睆彼牽牛,不以服箱?!?孔 傳:“服,牝服也;箱,大車之箱也?!?陳奐 傳疏:“牝即牛。服者,負之假借字,大車重載,牛負之,故謂之牝服?!?漢 張衡 《思玄賦》:“斥 西施 而弗御兮,覊要褭以服箱。” 宋 司馬光 《謝胡文學九齡惠水牛圖二卷》詩:“服箱走四方,竭力任重載?!?清 何琇 樵香小記·牛馬:“古者牛服箱而不耕。”
《國語辭典》:惕惕  拼音:tì tì
1.憂心、恐懼。《詩經(jīng)。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邛有旨鹝,誰侜予美,心焉惕惕。」《國語。楚語上》:「不然,是三城也,豈不使諸侯之心惕惕焉。」
2.悅愛?!稜栄拧a層枴罚骸笍魪?、惕惕,愛也?!姑鳌垹栣幢嬷尽担骸附穹蛉松蛇梢蕴?,啞啞以笑,蠕蠕以動,惕惕以息,無以異也。」
《漢語大詞典》:臺笠(臺笠)
指蓑衣和笠帽。《詩·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陳奐 傳疏:“《南山有臺》傳:‘臺,夫須。臺皮可以為衰(蓑)?!蛑曛锛粗^之臺……臺與笠明是二物。”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寺丞農(nóng)具·臺笠》:“力田冒風雨,緝籜為臺笠?!?/div>
《漢語大詞典》:游歌(遊歌)
優(yōu)游歌舞。語出《詩·大雅·卷阿》:“豈弟君子,來游來歌,以矢其音?!?陳奐 傳疏:“游,優(yōu)游也;歌,歌舞也?!?span id="u6mwgq1"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二二:“皆天王之游歌,空玄之寶章?!?清 惲敬 《〈堅白齋詩集〉序》:“使彼數(shù)詩人者,為游歌之作,燕喜之章,何嘗不鏘然如韶鈞,蔚然如虎鳳哉!”
《漢語大詞典》:況瘁(況瘁)
亦作“況瘁”。
(1).憔悴。況,通“ 怳 ”。《詩·小雅·出車》:“憂心悄悄,僕夫況瘁?!?陳奐 傳疏:“《楚辭·九嘆》云‘顧僕夫之憔悴’,又云‘僕夫慌悴’,并與《詩》‘況瘁’同?!?明 何景明 《淮水》詩之二:“征夫況瘁,誰使告爾勞。” 清 龔自珍 《〈鴻雪因緣圖記〉序》:“古今名臣碩輔所遇之世不齊,為承平之臣易乎?為憂勞況瘁、盤根錯節(jié)、立奇功、勘大變之臣易乎?”
(2).勞累。 郭孝成 《民國各團體之組織》第一節(jié):“跋涉馳驅(qū),不辭況瘁,扶傷掩死,成效卓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