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1534,分103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法眼
密意
人我
自性
轉輪
小劫
皈依
同參
生緣
輪轉
種子
善本
總持
法筵
道眼
《國語辭典》:法眼  拼音:fǎ yǎn
1.五眼之一。能分明的洞觀,一切因緣生起的諸現(xiàn)象?!段鍩魰?。卷一。釋迦牟尼佛》:「吾以清凈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于汝,汝當護持?!?br />2.尊稱他人的眼識正確?!段拿餍∈贰返诹兀骸咐闲志哌@樣的法眼,欽佩得很,將來倒要時常請教請教。」
《國語辭典》:密意  拼音:mì yì
親密的情意。如:「他倆總是那么深情密意,讓人好羨慕?!乖?。無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虛脾愛使乖,也只怕粉臉香腮,引動你密意幽懷,倒做了橫禍飛災?!?/div>
《漢語大詞典》:人我
(1).他人與我。莊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yǎng),畢足而止,以此白心?!?span id="dfxqjbm" class="book">《關尹子·二柱》:“渾人我,同天地?!?清 譚嗣同 《仁學》二:“人知腦氣筋通五官百骸為一身,即當知電氣通天地萬物人我為一身也?!?br />(2).借指塵世。 元 鄧學可 《端正好·樂道》套曲:“人我場中枉馳驟,苦海波中早回首?!?br />(3).佛教語。即人我見。凡俗之人妄認自身常住不變,執(zhí)著“有我”之見,佛家謂之“人我見”。《壇經》三五:“人我是 須彌 ,邪心是大海,煩惱是波浪……無人我, 須彌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br />(4).佛教語。人相和我相并稱的略語。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吳偉業(yè) 《贈蒼雪》詩:“人我將無同,是非空諸所。”詳“ 四相 ”。
《漢語大詞典》:四相
佛教以離、合、違、順為四相。《楞嚴經》卷三:“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南朝 梁簡文帝 《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四相乃無常之刀,三聚為苦家之質?!?/div>
分類:佛教四相
《國語辭典》:四相  拼音:sì xiàng
佛教用語。佛教謂無?,F(xiàn)象的四種特徵。如生、住、異、滅;生、老、病、死;離、合、違、順。南朝梁。簡文帝〈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四相乃無常之刀,三聚為苦家之質?!?/div>
分類:諸葛亮
《國語辭典》:自性  拼音:zì xìng
佛教用語:(1)謂事物的本體、本質。《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2)謂事物的存在狀態(tài)。《成唯識論》卷八:「初能遍計自性云何?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xiàn)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zhí)自性妄執(zhí)種為所緣故。」
《漢語大詞典》:轉輪(轉輪)
(1).旋轉的輪子。 茅盾 《子夜》十三:“工作很緊張,全車間是一個飛快的轉輪。”
(2).轉動輪子,發(fā)軔。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轉輪既始,烈栗遍于 歐洲 ?!?br />(3).佛教語。轉法輪,說教法。 南朝 梁 沈約 《佛記序》:“屈茲妙有,同此轉輪。” 王闿運 《衡州西禪寺碑》:“有大法人,轉輪彈指。”
《國語辭典》:小劫  拼音:xiǎo jié
1.一長段的時間。詞語源于古印度婆羅門,后為佛教沿用,但說法不同。謂世上人類的壽命歷經一增(人壽自十歲開始,每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或一減(人壽從八萬四千歲開始,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所需的時間。約為人間八百三十九萬九千年。又《法苑珠林》卷一:「依立世阿毗曇論云:『佛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弧埂缎咽篮阊浴肪矶唬骸敢恍〗僭撌f九千六百年。」
2.小災難。清。錢謙益 欲別東樓去詩:「小劫看今雨,中年別故人?!?/div>
《國語辭典》:皈依  拼音:guī yī
歸信佛教。唐。李頎〈宿瑩公禪房聞梵〉詩:「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令心地欲皈依?!?/div>
《國語辭典》:同參(同參)  拼音:tóng cān
1.共同參與研討。宋。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余嘗戲謂:『學子言老杜詩,亦有此三種語,但先后不同……,若有解此,當與渠同參?!弧?br />2.佛教用語。同事一師,同學。《景德傳燈錄。卷一四。華亭船子德誠禪師》:「師嘗謂同參道吾曰:『他后有靈利座主指一個來?!弧?/div>
《漢語大詞典》:生緣(生緣)
(1).佛教語。塵世的緣分。 唐 顧況 《送少微上人還鹿門》詩:“ 少微 不向 吳中 隱,為箇生緣在 鹿門 。” 宋 蘇轍 《示諸子》詩:“老去惟堪一味閑,坐會諸子了生緣?!?br />(2).佛教語。受生轉世的因緣。法苑珠林卷一一六:“三説得住四十九日,生緣未具,死已更受,亦不限時節(jié)。”
《漢語大詞典》:輪轉(輪轉)
(1).佛教語。輪回。 南朝 梁 沈約 《〈內典〉序》:“妙法輪轉,甘露啟霏。” 明 袁宏道 《與龔惟長先生書》:“以此知甥尤不可不急學道也。不然,牛馬豬狗,輪轉安有極耶?”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則萬物皆輪轉矣。”
(2).翻轉;掉轉。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四:“一二日間,恒延頸外望。伺戶小開,便輪轉自躍,入於深淵。”《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兩邊四下一齊輪轉櫓棹,望 江 面上如飛而去。”
《國語辭典》:種子(種子)  拼音:zhǒng zǐ
1.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體,由受精之胚珠發(fā)育而成,一般由種皮、胚、胚乳三部分組成。少數(shù)植物的種子,具有外胚乳。
2.兒子?!督鹌棵贰返诎肆兀骸感P說陳家種子今日在你家和丫頭吃酒來?」《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我看這孩子有些造化似的,不像個門里人,我替俺這個種子娶了他罷!」
《國語辭典》:善本  拼音:shàn běn
版本學稱最理想的本子。一般包括:一、時代最早或較早的本子。二、精印本。三、精鈔本。四、手稿、寫卷。五、名家精校的本子。六、海內外孤本。
《漢語大詞典》:總持(總持)
(1).佛教語。梵語陀羅尼的意譯。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具備眾德。亦指咒語。《維摩經·佛國品》:“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span id="7lgv7rb" class="book">《景德傳燈錄·阿難尊者》:“多聞博達,知慧無礙,世尊以為總持第一,嘗所讚嘆?!?宋 蘇軾 《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欲知妙湛與總持,更問 江 東三語掾。”
(2).總地掌握。 宋 曾鞏 《中書令制》:“朕參於古義,質以今宜,以右省典正於鈞衡,以中臺總持於綱紀。”
《國語辭典》:法筵  拼音:fǎ yán
1.講說佛法的聚會。《文選??兹?。北山移文》:「道帙長殯,法筵久埋?!埂侗饼R書。卷二十四。杜弼傳》:「魏帝集名僧于顯陽殿講說佛理,弼與吏部尚書楊愔、中書令邢邵,秘書監(jiān)魏收等并侍法筵?!?br />2.道教稱天尊說法時,供諸天仙眾,集坐聽法的筵席。
《漢語大詞典》:道眼
(1).佛教語。指能洞察一切,辨別真妄的眼力。《敦煌變文匯錄·維摩詰經問疾品變文》:“必使天龍開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宋 蘇軾 《與王定國書》:“粉白黛緑者,俱是火宅中狐貍射干之流,愿公以道眼照破?!?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藝文賞鑒一:“今此幅得 李唐 法,世人以肉眼觀之,則無足取也。若以道眼觀之,則形不足而意有餘矣?!?易宗夔 《新世說·巧藝》:“具道眼者,必有以教我。”
(2).曠野中行人踩出來的小路。 劉白羽 《一個溫暖的雪夜》:“開頭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后來風雪又下得漫天漫地,不知道什么時候一離開道眼,我們就在荒草甸子里轉游開了?!?br />(3).辦法;主意。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八:“你的道眼比我多,快快想個好法子,把 大山 那小子煙消火滅?!?曲波 《林海雪原》十三:“快把你的道眼拿出來呀!留在肚子里叫它生小崽呀!”
(4).指達到目的的途徑。 梁斌 《播火記》二一:“你天不怕地不怕,連我也不看在眼里。道眼兒越走越窄,窄到擠不過身子去了?!?br />(5).言外之意。 管樺 《小英雄雨來》一:“ 雨來 聽出 鐵頭 話里面有道眼,就折轉身,朝著河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