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534
分類詞匯
1534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1534,分103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如是
后世
無心
無為
有情
變化
黃葉
婆娑
去來
有為
行者
非常
因緣
無盡
清凈
《國語辭典》:
如是
拼音:
rú shì
如此。《孟子。梁惠王上》:「誠如是也,民歸之?!埂都t樓夢》第一二○回:「下愚當時也曾與他往來過數(shù)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決絕?!?/div>
分類:
佛教語
許可
《國語辭典》:
后世(後世)
拼音:
hòu shì
1.將來的世代?!墩撜Z。季氏》:「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埂段倪x。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br />2.后代子孫?!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紅樓夢》第八八回:「人說二奶奶利害,果然利害。一點兒都不漏縫,真正斬釘截鐵。怪不得沒有后世!」
3.佛教用語。指下輩子?!斗鹫f無量壽經。卷下》:「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轉劇至成大怨?!?/div>
分類:
后世
佛教語
一時
后裔
來世
一編
七節(jié)
《國語辭典》:
來世(來世)
拼音:
lái shì
來生。佛教輪回的說法,認為人死后會再投生,故稱轉生之世為「來世」?!稌?。仲虺之誥》:「予恐來世,以臺為口實?!埂度龂萘x》第八回:「妾今生不能與君為妻,愿相期于來世?!?/div>
分類:
來世
佛教
后世
輪回
后代
后會
重行
投生
《國語辭典》:
無心(無心)
拼音:
wú xīn
1.不是故意的、并非存心如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埂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改憬駸o心得了此書,真乃天幸。」
2.沒有心情、心緒?!逗鬂h書。卷六○下。蔡邕列傳》章懷太子注引《邕別傳》:「職在候望,憂布焦灼,無心能復操筆成草,致章闕廷?!埂段拿餍∈贰返诙鸹兀骸复藭r賈、姚四人,無心觀看園內的景致,一心只想聽他們演說。」
3.沒有成見。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上:「朕以無心處之,無心則明,無心則不偏,無心則不私?!?/div>
分類:
佛教語
草名
無意
有成
成見
蚯蚓
指解
解脫
無心
打算
邪念
真心
《漢語大詞典》:
無心草(無心草)
(1).草名。鼠耳草的別名。 唐
段成式
《
酉陽雜俎·草篇
》
:“蚍蜉酒草,一曰鼠耳,象形也。亦曰無心草。”
(2).草名。麋銜草的別名。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草四·薇銜
》
:“麋銜一名無心草……鼠耳草亦名無心,與此不同?!?/div>
《國語辭典》:
無為(無為)
拼音:
wú wéi
1.不從事人為干預,而任萬物自然生長之意?!独献印返谌哒拢骸傅莱o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br />2.以德化民,不采政刑?!墩撜Z。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宋。
王安石
贈上元宰梁之儀承議
詩:「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br />3.勿、不要、不必?!段倪x。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檢校帳下。公語主簿:『欲與主簿周旋,無為知人幾案閒事?!弧?br />4.縣名。位于安徽省蕪湖縣西。三國時曹操攻孫權,筑城于此,師老無功,因稱無為城。宋置無為縣,明時省縣入州,清仍之,至民國改州為縣。
5.佛教用語。非造作,非條件構成的。如:「虛空是無為法?!?/div>
分類:
無為
不用
無所作為
儒家
沒有作用
佛教語
道家
無從
無人
無事
家主
主張
何必
幫助
清靜
無因
無用
虛無
無戰(zhàn)
任賢
因緣
戰(zhàn)爭
造作
順應
德化
無生
化人
軍役
自然
四相
《國語辭典》:
無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
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罰,而能平治天下?!墩撜Z。衛(wèi)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固?。張謂〈虞帝廟碑銘。序〉:「于斯之時,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寧,鳥獸魚鱉,眾乎咸若,無為而治,其圣也歟?!?/div>
分類:
無為而治
道家
儒家
家主
主張
不費力
順應
用賢
自然
賢人
德化
辦好
有所作為
化民
國家
治理
《國語辭典》:
有情
拼音:
yǒu qíng
1.有情意?!段倪x。劉琨。重贈盧諶詩》:「然茍日有情,孰能不懷?」《紅樓夢》第六四回:「今見賈璉有情,況是姐夫將他聘嫁,有何不肯?!?br />2.有交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悅之間,遂致疑隙。」
3.有情趣。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八。隋》:「動筆形似,畫外有情?!?br />4.佛教用語。泛指一切有情識的生命?!洞蟪苏普湔?。卷上》:「普為饒益一切有情,正發(fā)無上菩提大愿?!挂沧鳌副娚?、「有識」。
分類:
佛教語
有情
男女
交情
情感
情致
梵語
情義
愛戀
意譯
眾生
《國語辭典》:
變化(變化)
拼音:
biàn huà
改變事物的性質或形態(tài)?!妒酚?。卷二四。樂書。太史公曰》:「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固?。
杜甫
〈
杜鵑行
〉:「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
分類:
變化
佛教語
形態(tài)
轉換
本質
產生
狀況
《漢語大詞典》:
黃葉(黃葉)
(1).枯黃的樹葉。亦借指將落之葉。 南朝 梁
丘遲
《贈何郎》
詩:“檐際落黃葉,堦前網緑苔?!?唐
李白
《秋思》
詩:“ 燕支 黃葉落,妾望 白登臺 ?!?元
范梈
《題李白郎官湖》
詩:“黃葉當頭亂打人,門前繫著青驄馬?!?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崔孝廉》
:“丹楓江冷人初去,黃葉聲多酒不辭?!?br />(2).佛教語。以楊樹黃葉為金,比喻天上樂果,能止人間眾惡。 前蜀
貫休
《題惠琮律師院》
詩:“苦節(jié)兼青目,公卿話有餘。唯傳黃葉喻,還似白泉居。”
分類:
佛教語
枯黃
樹葉
楊樹
喻天
天上
樂果
《國語辭典》:
婆娑
拼音:
pó suō
1.舞蹈的樣子。《詩經。陳風。東門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埂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感岽扒昂窋?shù)點,且任我俛仰以嬉;攀月中仙桂一枝,久讓人婆娑而舞?!?br />2.盤旋、停留。《文選。宋玉。神女賦》:「既姽婳于幽靜兮,又婆娑乎人間?!?br />3.闌珊、舒展?!侗敝?。庾信??輼滟x》:「此樹婆娑,生意盡矣?!?br />4.舒展。唐。
姚合
游陽河岸
詩:「醉時眠石上,肢體自婆娑?!?br />5.委婉曲折?!段倪x。王褒。洞簫賦》:「風鴻洞而不絕兮,優(yōu)嬈嬈以婆娑?!?br />6.茂盛的樣子?!稜栄?。釋木》「如松柏曰茂」句下晉。郭璞。注:「枝葉婆娑?!?br />7.淚光閃動的樣子。如:「淚眼婆娑」。
分類:
婆娑
舞貌
盤桓
奔波
逍遙
醉態(tài)
佛教語
扶疏
衰微
流滴貌
容姿
聲音
蹣跚
姿態(tài)
蓬松
勞碌
閑散
逗留
優(yōu)美
紛披
悠揚
衰老
自得
衰老貌
散亂
老貌
委婉
《國語辭典》:
去來(去來)
拼音:
qù lái
來,語尾助詞,無義。去來指去的意思。宋。劉過〈沁園春。斗酒彘肩〉詞:「天竺去來!圖畫里崢嶸樓閣開?!埂段饔斡洝返诙呕兀骸父绨。朗巧蹙壒?,我們且去來?!?/div>
分類:
佛教語
往來
離去
往返
過去
語氣
歸來
助詞
概數(shù)
未來
裴骃
《漢語大詞典》:
有為(有爲)
有所為,有緣故。 唐
于濆
《擬古諷》
:“草木本無情,此時如有為。” 宋
周密
《
齊東野語·胡明仲本末
》
:“蓋此書有為而作,非徒區(qū)區(qū)評論也?!?span id="hft7qxp"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六回:“所以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有為而來的了。這才是無事不登三寳殿啊?!?/div>
分類:
有為
所為
有緣
緣故
《國語辭典》:
行者
拼音:
xíng zhě
尚未剃除須發(fā),而過著出家生活的佛教徒。
分類:
行者
佛教語
出行
修行
方丈
佛道
頭陀
侍者
行腳
乞食
寺院
雜役
尚未
剃發(fā)
出家
孫悟空
《國語辭典》:
非常
拼音:
fēi cháng
1.特別,異乎尋常?!段倪x。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演《周易》?!?br />2.突來的禍患。《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分類:
非常
佛教語
非分
突如其來
尋常
慣例
合本
無常
事變
本分
不適
適時
時宜
世間
不應
應得
切事
地位
變異
財富
遷流
不停
《國語辭典》:
因緣(因緣)
拼音:
yīn yuán
1.機會?!妒酚?。卷一○四。田叔傳》:「少孤貧困,為人將車之長安,留,求事為小吏,未有因緣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五:「就是因緣了,時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夠?!?br />2.緣分。如稱夫妻婚姻結合為「因緣」。
3.佛教根本理論之一。指構成一切現(xiàn)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緣謂助緣。佛教以此說明事物賴以存在的各種因果關系?!吨姓摗肪硪唬骸改苷f是因緣,善滅諸戲論?!?br />4.依此、據(jù)此?!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今幸有前圣遺制之威儀,誠可法象而補備之,經紀可因緣而存著也?!?/div>
分類:
因緣
原因
發(fā)端
牽合
羅織
依據(jù)
機會
勾結
佛教
佛教語
時常
姻緣
關系
罪名
憑借
緣分
緣起
比附
宿世
攀附
構陷
使事
解釋
今生
為因
《漢語大詞典》:
因緣為市(因緣爲市)
舞文弄法以謀取財利。
《
漢書·刑法志
》
:“姦吏因緣為市,所欲活則傅生議,所欲死則予死比,議者咸冤傷之?!?顏師古 注:“弄法而受財,若市買之交易?!?/div>
分類:
舞文弄法
謀取
財利
《國語辭典》:
無盡(無盡)
拼音:
wú jìn
沒有窮盡、止境。如:「偉人已逝,但國人仍對他有無盡的懷念?!?/div>
分類:
無盡
佛教語
沒有窮盡
有窮
窮盡
邊際
止境
無相
界限
《國語辭典》:
清凈(清淨)
拼音:
qīng jìng
1.清靜不紛擾?!稇?zhàn)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凈貞正以自虞。」《紅樓夢》第十回:「我是清凈慣了的,我不愿往你們那是非場中鬧去?!?br />2.清純乾凈?!洞笏涡瓦z事。貞集》:「古來有生人投于中,不可作油,此水頓清凈?!埂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笡r且清凈地方,如何容得俗人前來蹧蹋?」
3.佛教用語。指離惡行過失、煩惱垢染。南朝梁。
王僧孺
〈
禮佛唱導發(fā)愿文
〉:「愿現(xiàn)前眾等,身口清凈?!固?。
張謂
〈
送僧
〉詩:「一身求清凈,百毳納袈裟。」
分類:
清凈
道教
簡明
佛教語
清潔
安定
心境
婦女
潔凈
純凈
操守
守貞
紛擾
不受
遠離
貞潔
惡行
行與
煩惱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