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佛眼
(1).佛經所說五眼之一。佛為覺者,覺者之眼稱佛眼。謂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無量壽經》卷下:“佛眼具足,覺了法性。” 宋 蘇軾 《贈杜介》詩:“何人識此志,佛眼自照瞭?!?宋 蘇轍 《書金剛經后》之二:“經言 如來 有五眼……以慧眼轉物,以法眼遍物,佛眼也?!?br />(2).喻指以慈悲為懷、寬以待人者之眼。
《國語辭典》:佛眼兒(佛眼兒)  拼音:fó yǎn ér
比喻極其細微而瑣碎的東西。《金瓶梅》第九一回:「像我與俺主子睡,成月也不見點水兒,也不見展污了甚么佛眼兒?!?/div>
《漢語大詞典》:佛眼佛心
比喻善意看待別人。 孫犁 《白洋淀紀事·光榮》:“你還是佛眼佛心,把人全當成好人?!?/div>
分類:善意看待
《國語辭典》:佛眼相看  拼音:fó yǎn xiāng kàn
好意看待,不加傷害。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一折:「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埂秲号⑿蹅鳌返谝灰换兀骸缚彀呀疸y獻出來,還有個佛眼相看,不然,太爺們就要動手了。」
分類:善意看待
《國語辭典》:青蓮(青蓮)  拼音:qīng lián
一種睡蓮。葉子寬而長,青白分明。印度人認為具有偉人眼睛的特徵,所以用來形容佛的眼睛?!毒S摩詰所說經。卷上》:「目凈脩廣如青蓮,心凈已度諸禪定。」
《國語辭典》:青蓮居士(青蓮居士)  拼音:qīng lián jū shì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別號。參見「李白」條。
分類:詩人李白
《漢語大詞典》:五眼
佛教語。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見為肉眼,天人禪定所見為天眼,小乘照見真空之理為慧眼,菩薩照見普度眾生的一切法門為法眼,佛陀具種種眼而照見中道實相為佛眼。大智度論卷三三:“菩薩摩訶薩欲得五眼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藴終古於三季,俟通明於五眼?!?唐 獨孤及 《觀世音菩薩等身繡像贊》:“五眼周視,四魔怖懾。”
《國語辭典》:慧目  拼音:huì mù
佛教用語。指能洞見真理的眼睛。唐。義凈《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既無慧目,誰鑒是非。」
《漢語大詞典》:佛眼
(1).佛經所說五眼之一。佛為覺者,覺者之眼稱佛眼。謂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無量壽經》卷下:“佛眼具足,覺了法性?!?宋 蘇軾 《贈杜介》詩:“何人識此志,佛眼自照瞭?!?宋 蘇轍 《書金剛經后》之二:“經言 如來 有五眼……以慧眼轉物,以法眼遍物,佛眼也?!?br />(2).喻指以慈悲為懷、寬以待人者之眼。
一字佛頂真言與佛眼真言
【佛學大辭典】
(真言)一字佛頂輪王經曰:「即說一字佛頂輪王咒曰:娜莫(歸命),繕曼陀勃馱喃(普遍諸覺者),勃琳(種子)。」次世尊說佛眼咒曰:「大善男子!若所在方處持此佛頂咒者,五百由繕那出世世間一切咒王悉無成住。(中略)十地一切諸大菩薩,亦怖是咒威德神力,何咒諸天小威力者。若常誦是一字佛頂輪王咒時,每當先誦此佛眼咒七遍,滿已又乃安誦是一字佛頂輪王咒時數(shù)畢已,又誦佛眼咒數(shù)一七遍,則得安穩(wěn)無諸嬈惱。」真言修行鈔二曰:「一切散念誦之初,誦佛眼真言,以其為三部之佛母故也。大金剛輪之真言,以補闕分之故,最后誦之。又一字金輪真言,為悉地成就之咒故誦之。但以一字咒之功德勝于馀咒,馀咒之威光皆隱,故于一字咒之后,密誦佛眼咒七遍,鴆鳥入海,鱗類悉死,此時入以犀角,必能蘇生。故于儀軌中,以犀角譬佛眼咒。故深密之口傳,于一字之后,密誦佛眼真言七遍。
如法佛眼
【佛學大辭典】
(修法)向佛眼尊修祈禱之法也。如法二字,總名嚴儀之修法。
佛眼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五眼之一。佛名覺者,覺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諸法實相之眼也。又別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則總名為佛眼。無量壽經下曰:「佛眼具足覺了法性?!雇圻h疏曰:「前四是別,佛眼是總?!狗ㄈA文句四曰:「佛眼圓通,本勝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古嶂钩忠袅x曰:「謂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明顯。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也?!?br />【佛學常見辭匯】
五眼之一,即佛陀之眼,能夠見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議的道理。
【三藏法數(shù)】
佛眼者,謂具前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顯明。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也。
佛眼供
【佛學大辭典】
(修法)佛眼尊之供養(yǎng)法。
佛眼法
【佛學大辭典】
(修法)祈念佛眼尊之修法也。
佛眼咒
【佛學大辭典】
(真言)佛眼真言也。
佛眼尊
【佛學大辭典】
(菩薩)具云一切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立尊體之名,又名虛空佛,以虛空為佛之異名也。密教之三部五部,各部有主部母。佛眼尊為生佛部功德之母,故云佛母,又云部母,以具五眼,故云佛眼。秘藏記末曰:「佛部金輪佛頂為主,虛空眼為母,又云佛眼也?!雇解n八曰:「虛空眼即佛眼故,又云佛眼也。仁王經舊譯觀空品,新譯云觀如來品,是即證大空三昧名佛故,虛空即佛也?!?br />【佛學大辭典】
(菩薩)佛眼部母,又佛眼佛母之略名。(參見:佛眼)
佛眼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五眼之一。佛名覺者,覺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諸法實相之眼也。又別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則總名為佛眼。無量壽經下曰:「佛眼具足覺了法性。」同慧遠疏曰:「前四是別,佛眼是總。」法華文句四曰:「佛眼圓通,本勝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古嶂钩忠袅x曰:「謂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明顯。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也?!?br />【佛學常見辭匯】
五眼之一,即佛陀之眼,能夠見到一切法非空非有不可思議的道理。
【三藏法數(shù)】
佛眼者,謂具前四眼之用,無不見知。如人見極遠處,佛見則為至近。人見幽暗處,佛見則為顯明。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