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7詞典 2分類詞匯 45
《漢語大詞典》:親衛(wèi)(親衞)
官名?;实鄣氖绦l(wèi)。 隋 始置,與勛衛(wèi)、翊衛(wèi)并稱三衛(wèi)。 唐 宋 因之,并置親衛(wèi)之府。 明 以后不設(shè)。北史·裴仁基傳:“ 仁基 少驍武,便弓馬。平 陳 之役,以親衞從征,先登陷陣,拜儀同,賜物千段?!?span id="8mgatle" class="book">《通典·職官十》:“ 隋 初左右衞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又各統(tǒng)親衞。 煬帝 改左右衞為左右翊衞?!痹ⅲ骸坝旨又糜H衞,并領(lǐng)勛武三衞。 煬帝 改三衞為三侍,非翊衞府皆無三侍?!?span id="t7i78nh"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一二:“ 唐 之朝廷有親衞,有勛衞,有翊衞。親衞則以親王侯之子為之,勛衞則以功臣之子弟為之,翊衞則惟其所選?!眳㈤?span id="sk38nev" class="book">《續(xù)通典·職官十》。
《漢語大詞典》:龍衛(wèi)(龍衛(wèi))
侍衛(wèi)帝王的馬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軍頭司:“天武、捧日、龍衛(wèi)、神衛(wèi),各二十指揮,謂之上四軍,不出戍?!?鄧之誠 注:“ 高承 事物紀原十引五代會要曰:‘ 廣順 元年四月,改侍衛(wèi)馬軍曰龍捷左右軍?!?span id="rdysktp" class="book">《宋朝會要》曰:‘ 太平興國 二年正月,詔改龍衞?!?宋 朝舊有龍騎, 興國 二年改為龍猛也?!?/div>
《漢語大詞典》:蹕聲(蹕聲)
謂古代帝王出入時左右侍衛(wèi)止人清道的吆喝聲。南史·范云傳:“ 永明 末, 梁武 與兄 懿 卜居東郊之外, 云 亦筑室相依。 梁武 每至 云 所,其妻常聞蹕聲?!?/div>
《漢語大詞典》:禁侍
皇帝的侍衛(wèi)。魏書·恩倖傳·趙脩:“ 脩 本給事東宮……頗有膂力, 世宗 踐祚,仍充禁侍?!?/div>
《漢語大詞典》:陛楯郎
執(zhí)楯立于殿陛兩側(cè)的侍衛(wèi)。史記·滑稽列傳:“ 優(yōu)旃 臨檻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諾。’” 宋 蘇軾 《次韻王晉卿奉詔押高麗燕射》:“北苑傳呼陛楯郎,東夷初識 令君 香?!?/div>
《漢語大詞典》:近衛(wèi)(近衛(wèi))
君主的近身侍衛(wèi)人員。 金 任詢 《庚辰十二月十九日雪》詩:“五更待漏鷄人唱,近衛(wèi)臚傳九天上?!?/div>
《漢語大詞典》:保介
指古時立于車右,披甲執(zhí)兵,擔任侍衛(wèi)的勇士。《詩·周頌·臣工》:“嗟嗟保介,維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鄭玄 箋:“保介,車右也……介,甲也。車右勇力之士,被甲執(zhí)兵也?!?span id="jrkdxpi" class="book">《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措之于參保介之御間。” 鄭玄 注:“人君之車必使勇士衣甲居右而參乘,備非常也。保猶衣也;介,甲也?!?宋 范成大 《惜交賦》:“枉若人之嘉惠兮,命保介而載予?!币徽f“保介”為副車。呂氏春秋·孟春:“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于保介之御間。” 高誘 注:“保介,副也?!?畢沅 注:“ 鄭 以保介為車右,此云副也,當謂副車?!币徽f“保介”為農(nóng)官的副職。《詩·周頌·臣工》“嗟嗟保介,維莫之春” 朱熹 集傳:“保介,見《月令》、《呂覽》,其説不同,然皆為籍田而言,蓋農(nóng)官之副也?!?/div>
《漢語大詞典》:前蹕(前蹕)
古代帝后出行時,侍衛(wèi)在車駕前開路清道,禁止行人通行,稱為“前蹕”。周禮·天官·內(nèi)豎:“王后之喪遷于宮中,則前蹕?!?賈公彥 疏:“使內(nèi)竪在車前蹕止行人也?!?唐 盧肇 《海潮賦》:“倐皇輿之前蹕,孰不奔走而揮霍?!?/div>
《國語辭典》:前衛(wèi)(前衛(wèi))  拼音:qián wèi
1.軍事上指派遣于本隊前方之特遣部隊,用以確使本隊之前進不受阻擾,防止本隊遭受奇襲,排除障礙,修補道路與橋梁而使前進容易,如本隊投入戰(zhàn)斗時,則掩護其展開。
2.足球、手球等球類比賽中,負責助攻及助守的球員。
3.站在時代尖端而最富革新性的。如:「前衛(wèi)藝術(shù)」。
《漢語大詞典》:扈閣(扈閣)
古時群臣侍衛(wèi)的帝王殿閣。《春秋緯》:“ 黃帝 坐於扈閣,鳳凰銜書致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明 楊慎 《鳳賦》:“ 黃帝 晨坐於扈閣,降觀于 榮阿 ?!?/div>
《國語辭典》:押牙  拼音:yā yá
職官名。唐宋時管理儀仗侍衛(wèi)的小武官。也稱為「押衙」。
《漢語大詞典》:直后(直後)
(1).官名。在乘輿之后擔任侍衛(wèi)。周書·趙肅傳:“﹝ 肅 ﹞尋除直后,轉(zhuǎn)直寢?!?span id="z2atmjd" class="book">《隋書·百官志中》:“直閣屬官,有朱衣直閣、直閣將軍、直寢、直齋、直后之屬?!?span id="dxsphc2" class="book">《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元年》:“直后 徐僧亮 盛怒,大言於眾曰:‘吾等荷恩,今日應(yīng)死報!’” 胡三省 注:“直后,亦宿衛(wèi)之官,侍衛(wèi)於乘輿之后者也?!?br />(2).以后;后面。謂緊接某一時間之后。 魯迅 《且介亭雜文·〈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這一段,實在是五四運動直后,將毅然和傳統(tǒng)戰(zhàn)斗,而又怕敢毅然和傳統(tǒng)戰(zhàn)斗,遂不得不復(fù)活其‘纏綿悱惻之情’的青年們的寫照?!?郭沫若 《孔雀膽》第三幕第一場:“前幕之直后。”
《漢語大詞典》:葆衛(wèi)(葆衛(wèi))
(1).葆宮的衛(wèi)兵。墨子·號令:“葆衛(wèi)必取戍卒有重厚者?!?br />(2).儀仗和侍衛(wèi)。新唐書·張仲方傳:“萬乘之行,必具葆衛(wèi),易則失威重。”
(3).護衛(wèi)。葆,通“ 保 ”。 宋 戴埴 鼠璞·彭籛經(jīng):“是 籛 之採納,以存真葆衛(wèi)為先務(wù),與世之論大相反。”
《漢語大詞典》:宸衛(wèi)(宸衛(wèi))
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南郊樂歌》:“宸衛(wèi)騰景,靈駕霏煙?!?/div>
《漢語大詞典》:跨坊
形容侍衛(wèi)人員眾多,呼叫聲音從一個街坊傳到另一個街坊。古代又稱籠街。 宋 蘇軾 《次韻李邦直感舊》:“騶騎傳呼出跨坊,簿書填委入充堂?!?清 錢謙益 《婁江謠》之三:“千騎跨坊傳炬火,使君海岸射潮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