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7詞典 2分類詞匯 45
《國語辭典》:侍衛(wèi)(侍衛(wèi))  拼音:shì wèi
1.隨側(cè)護衛(wèi)?!逗鬂h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東平憲王蒼》:「帝每巡狩,蒼常留鎮(zhèn),侍衛(wèi)皇太后?!埂度龂萘x》第三回:「卓乃于省中設宴,會集公卿,令呂布將甲士千馀,侍衛(wèi)左右?!?br />2.隨側(cè)侍奉、護衛(wèi)的人?!稌x書。卷八九。忠義列傳。嵇紹》:「值王師敗績于蕩陰,百官及侍衛(wèi)莫不散潰?!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兩傍侍衛(wèi)數(shù)十人,坐在大殿上。 」
3.職官名。宋有侍衛(wèi)司,是天子的禁兵。清置侍衛(wèi)官,選用王公勛舊的子弟及武進士。如御前侍衛(wèi)、乾清門侍衛(wèi)等。
《漢語大詞典》:侍衛(wèi)官(侍衛(wèi)官)
以侍從、護衛(wèi)長官為專職的武裝官員。 宋喬 《侍衛(wèi)官雜記》:“一個侍衛(wèi)官就等于從前的‘御前帶刀侍衛(wèi)’,算是‘天子近臣’,不論什么部長、省主席,看見你都要另眼相待的。”
《漢語大詞典》:行衛(wèi)(行衞)
指帝王出行時的侍衛(wèi)。《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詩》:“萬軸胤行衞,千翼泛飛浮?!?李周翰 注:“行衞,宿衞也?!?/div>
《漢語大詞典》:司陛
指帝王出入時擔任清道警戒的侍衛(wèi)。《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饗歌皇夏》:“司陛整蹕,式道先馳。”
《漢語大詞典》:御衛(wèi)(禦衛(wèi))
護衛(wèi);侍衛(wèi)。御,通“ 御 ”。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右相引生升廣殿,御衛(wèi)嚴肅,若至尊之所?!?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54467' target='_blank'>《金史·樂志下》:“禮成廟享,御衛(wèi)拱飛龍,諸道起祥風?!?br />防護保衛(wèi)。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及 晉武 敕戒,備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隱,勒牙門以御衛(wèi),有訓典焉?!?/div>
《國語辭典》:衡門(衡門)  拼音:héng mén
1.以橫木為門。形容簡陋的住所。《詩經(jīng)。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顾?。王禹偁對雪〉詩:「帝鄉(xiāng)歲云暮,衡門晝長閉?!?br />2.比喻隱者居住的地方。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div>
《國語辭典》:虎賁(虎賁)  拼音:hǔ bēn
1.勇士。《書經(jīng)。牧誓。序》:「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受戰(zhàn)于牧野?!?br />2.星官名,僅由一顆星組成,屬太微垣,在西方為獅子座72號星?!端问贰>硭木?。天文志二》:「虎賁一星,在下臺星南,一曰在太微西蕃北,下臺南,靜室旄頭之騎官也。」
3.職官名。周禮夏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護衛(wèi),漢置期門郎,至平帝更名虎賁郎,置虎賁中郎將、虎賁郎等主宿衛(wèi)之事,歷代沿襲,至唐始廢。《周禮。夏官司馬?;①S氏》:「虎賁氏掌先后王而趨以卒伍。軍旅會同亦如之。舍則守王閑,王在國,則守王宮。國有大故,則守王門。大喪亦如之?!?/div>
《國語辭典》:警蹕(警蹕)  拼音:jǐng bì
古代帝王出入時,在前清道阻止行人的人。也作「儆蹕」。
《國語辭典》:三衙  拼音:sān yá
1.宋時殿前司、侍衛(wèi)馬軍、步軍的合稱?!端问?。卷二三。欽宗本紀》:「擇武臣得軍心者為同知、簽書樞密院,邊將有威望者為三衙?!?br />2.三回。元。秦??夫《趙禮讓肥》第一折:「憂愁殺,一日三衙,幾度添白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鈴下(鈴下)
(1).指侍衛(wèi)、門卒或仆役。 漢 應劭 《漢宮儀》:“太常駕四馬,主簿前車八乘,有鈴下、侍閣、辟車、騎吏、五百等員?!?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七:“ 王敦 在 武昌 ,鈴下儀仗生花?!?span id="fxgufdw"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元年》:“ 布 ( 呂布 )屯 沛城 西南,遣鈴下請 靈 ( 紀靈 )等?!?胡三省 注:“鈴下,卒也,在鈴閣之下,有警至則掣鈴以呼之,因以為名?!?br />(2).太守的敬稱。 明 王志堅 《表異錄·職官》:“ 唐 稱太守曰節(jié)下,又云鈴下,又云第下?!?/div>
《國語辭典》:仗衛(wèi)(仗衛(wèi))  拼音:zhàng wèi
儀仗護衛(wèi)?!端鍟>硭奈?。文四子列傳。房陵王勇》:「而令我每還京師,嚴備仗衛(wèi),如入敵國?!?/div>
《國語辭典》:黑衣  拼音:hēi yī
1.黑色衣服?!抖Y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居玄堂左個,……衣黑衣,服玄玉。」
2.王宮衛(wèi)士。因著黑衣,故稱?!稇?zhàn)國策。趙策四》:「竊愛憐之,愿令得補黑衣之數(shù),以衛(wèi)王官?!?br />3.僧衣或僧人。教外之人因僧侶常著黑袈裟,故稱僧侶為「黑衣」。
《漢語大詞典》:容衛(wèi)(容衛(wèi))
古代的儀仗、侍衛(wèi)。 隋煬帝 《獻歲宴宮臣》詩:“三元建上京,六佾宴 吳 城。朱庭容衛(wèi)肅,青天春氣明?!?唐 李嶠 《汾陰行》:“ 河東 太守親掃除,奉迎至尊導鑾輿。五營將校列容衛(wèi), 三河 縱觀空里閭?!?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上:“ 明肅太后 將行恭謝宗廟之禮……遂備法駕容衛(wèi)一同帝者,識者頗以為憂?!?/div>
《漢語大詞典》:陛戟
謂持戟侍衛(wèi)于殿階兩側(cè)。漢書·霍光傳:“期門武士陛戟,陳列殿下。” 顏師古 注:“陛戟謂執(zhí)戟以衛(wèi)陛下也。” 南朝 梁 陸倕 《將至潯陽郡教》:“ 公孫 陛戟,既似井蛙; 延壽 執(zhí)戈,實同兒戲?!?明 高啟 《詠荊軻》:“行行造 秦 庭,陛戟衞甚周?!?/div>
《漢語大詞典》:陛楯
(1).謂執(zhí)楯侍衛(wèi)陛側(cè)。亦指執(zhí)楯立于陛側(cè)的侍衛(wèi)。史記·滑稽列傳:“ 秦始皇 時,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宋 梅堯臣 《依韻和集英殿秋宴》:“螭頭左史筆,陛楯半更郎。” 明 高啟 《西清對雨》詩:“曉濕宮城斾,寒沾陛楯衣。”
(2).護衛(wèi)。明史·倪岳傳:“且 延綏 邊也,去京師遠, 宣府 、 大同 亦邊也,去京師近。彼有門庭之喻,此無陛楯之嚴,可乎?” 汪東 《論支那立憲必先以革命》:“改革之權(quán),操之於上,而下盡輸其資產(chǎn)生命以為之陛楯,上復慨與以高爵厚祿以施之報酬,則殺人流血之暴禍,于以消滅,立憲是已。”
即梐枑。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八:“今衙門列木於衢,俗名攩眾,即古之陛楯也。”參見“ 梐枑 ”。
《國語辭典》:梐枑  拼音:bì hù
用木頭交互制成的障礙物。古代多置于官署前,用以遮攔行人?!吨芏Y。天官。掌舍》:「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設梐枑再重?!挂卜Q為「梐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