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侵占  拼音:qīn zhàn
1.侵奪占據(jù)。宋。蘇軾 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今方二十馀年,而兩岸人戶,復侵占牽路,蓋屋數(shù)千間?!埂度龂萘x》第六○回:「其他皆漢之蟊賊,卻都恃強侵占地土。」
2.《刑法》上指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于自己持有他人之物時,將原本的持有意思轉(zhuǎn)化為所有意思的行為。
《國語辭典》:侵占罪  拼音:qīn zhàn zuì
指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之不法所有,于自己持有他人之物時,將原本的持有意思轉(zhuǎn)化為所有意思,自居于所有權人的地位,利用持有物,即構成侵占罪。例如將自己保管的他人財物據(jù)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