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長庶(長庶)
排行最大而為妾所生的兒子。《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 僚 者,長庶也,即之?!?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豪爽:“ 桓石虔 ,司空 豁 之長庶也?!?/div>
分類:排行兒子
《漢語大詞典》:遷鄰(遷鄰)
遷居擇鄰。 戰(zhàn)國 時的 孟軻 ,他母親為了更好地教育兒子,曾三次搬遷住處;以選擇中意的鄰居。事見 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 唐 李嶠 《宅》詩:“ 孟母 遷鄰罷,將軍辭第初?!?宋 劉克莊 《陳夫人哀詩》:“ 孟母 遷鄰訓(xùn), 共姜 誓己詩?!?/div>
《國語辭典》:內(nèi)兄弟(內(nèi)兄弟)  拼音:nèi xiōng dì
1.妻子的兄弟。
2.母舅之子。《儀禮。喪服》「舅之子」句下漢。鄭玄。注:「內(nèi)兄弟也?!?/div>
《國語辭典》:小頑(小頑)  拼音:xiǎo wán
對人謙稱自己的孩子。元。白樸《東墻記。楔子》:「老夫有一小頑,名曰山壽,就托足下教訓(xùn)攻書?!埂端疂G傳》第二回:「客官既是肯教小頑時,使一棒何妨。」
《漢語大詞典》:姻翁
親家公,兒子的丈人或女兒的公公。《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閏四月初六日》:“ 陸中墅 姻翁亦行,送之?!?/div>
《漢語大詞典》:兒媳婦(兒媳婦)
兒子之妻。 老舍 《柳家大院》:“娶了兒媳婦,喝,他不知道怎么好了。”
《漢語大詞典》:讒子(讒子)
進(jìn)讒言的兒子。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司馬嘆曰:‘必 多僚 也。吾有讒子而弗能殺,吾又不死,抑君有命,可若何?’”
《漢語大詞典》:歸孫(歸孫)
女子稱侄子的兒子為“歸孫”。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為姪……謂姪之子為歸孫?!?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節(jié):“‘姪’是‘至’的意思。姪之子又生于本氏族,所以就叫做‘歸孫’?!?/div>
《漢語大詞典》:前男
前妻的兒子。對后母而言。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后母稱子:“《唐處士包公夫人墓志銘》:‘撫育前男,恩通己子?!w夫人為 包公 繼室也?!?/div>
《漢語大詞典》:幺兒(幺兒)
方言。最小的兒子。
分類:方言兒子
《漢語大詞典》:叔均
傳說為 后稷 弟弟的兒子,他繼承父輩的事業(yè),播種百谷,并開始用牛耕地。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有 西周之國 , 姬 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 叔均 。 帝俊 生 后稷 , 稷 降以百穀。 稷 之弟曰 臺璽 ,生 叔均 ?!庇謧髡f為 后稷 的兒子或弟子;或謂 舜 的兒子,即 商均 。參閱 袁珂 《山海經(jīng)校注》。
《漢語大詞典》:嗣母
出繼的兒子稱所繼嗣一方的母親。《海上花列傳》第三八回:“這三公子承嗣三房,本生這房雖已娶妻,尚未得子,那兩房兼祧嗣母,商議各娶一妻,異居分爨,三公子恐娶來未必皆賢,故此因循不決?!?span id="067encn" class="book">《海上花列傳》第三八回:“俚説先到屋里同俚嗣母商量?!?/div>
《國語辭典》:贅子(贅子)  拼音:zhuì zǐ
淮南習(xí)俗窮苦人家賣子與人為奴婢,稱為「贅子」。若三年不能贖,即永為奴婢。一說贅子,即贅婿?!稘h書。卷六四上。嚴(yán)助傳》:「數(shù)年歲比不登,民待賣爵贅子以接衣食。」
《國語辭典》:芽兒(芽兒)  拼音:yá ér
浙江方言。指兒子?!妒c頭。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原來段子木家雖小康,人便伶俐,卻不會做人,掙不出個芽兒,祇有一女。」
分類:浙江兒子
《國語辭典》:內(nèi)孫(內(nèi)孫)  拼音:nèi sūn
稱謂:(1)兒子的子女的稱呼。如:「小明是我所有內(nèi)孫中年紀(jì)最長的?!?2)對兒子的兒子的稱呼。如:「這是我內(nèi)孫,剛剛退伍,請各位多關(guān)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