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1分類詞匯 6
《國語辭典》:光暈(光暈)  拼音:guāng yùn
1.散發(fā)于發(fā)光物體四周邊緣的模糊光范圍。
2.日光或月光經(jīng)由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折射或反射后,形成在太陽或月亮周圍的光圈,前者稱為日暈,后者稱為月暈。
《漢語大詞典》:兩珥(兩珥)
指日、月兩旁的光暈。古代認(rèn)為是災(zāi)變的征兆。宋書·五行志五:“ 晉愍帝 建武 元年正月庚子,白虹彌天,三日并照,日有重暈,左右兩珥?!?span id="isggqt5" class="book">《隋書·天文志下》:“月暈有兩珥,白虹貫之,天下大戰(zhàn)?!?span id="niw000e" class="book">《宋史·欽宗紀(jì)》:“﹝ 靖康 元年二月﹞丁未,日有兩珥?!?/div>
《漢語大詞典》:金暈(金暈)
金色的光暈。 宋 蘇軾 《浴日亭》詩:“坐看 暘谷 浮金暈,遙想 錢塘 涌雪山?!?span id="zavgsus" class="book">《宋史·五行志二上》:“﹝ 天禧 三年﹞十一月, 上饒縣 民 王壽 園中生芝草三本,皆金暈,其二連理?!?/div>
分類:金色光暈
《國語辭典》:暈珥(暈珥)  拼音:yùn ěr
太陽兩旁的光氣?!秴问洗呵?。季夏紀(jì)。明理》:「其日有斗蝕,有倍僪,有暈珥?!埂督鹗?。卷一三一。方伎傳。馬貴中傳》:「六年二月甲辰朔,日有暈珥戴背?!?/div>
分類:光暈
《漢語大詞典》:煇鑴
泛指日月光暈。 元 吳萊 《憶寄方子清時子清久留吳中》詩:“土域標(biāo)鞮象,天圖辨煇鑴。”參閱周禮·春官·眡祲
《漢語大詞典》:青珥
指日暈或月暈。一種因光的折射現(xiàn)象而在日、月周圍形成的青色光暈。 唐 陳陶 《關(guān)山月》詩:“度磧衝云朔風(fēng)起,邊笳欲晚生青珥?!?span id="6ileawy" class="book">《宋史·天文志五》:“﹝ 隆興 二年﹞七月甲申朔,日生赤黃暈不匝,上生重暈,又生背氣及青珥?!?/div>
《漢語大詞典》:輝鑴(煇鑴)
泛指日月光暈。 元 吳萊 《憶寄方子清時子清久留吳中》詩:“土域標(biāo)鞮象,天圖辨煇鑴。”參閱周禮·春官·眡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