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四六  拼音:sì liù
文體名。多以四字六字為對偶,故稱為「四六」。始于六朝的駢文,盛行于唐宋。多頌揚酬應(yīng)之作,而缺乏真情實感。唐。李商隱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喚曰『樊南四六』。」也稱為「四六體」。
《國語辭典》:駢文(駢文)  拼音:pián wén
文體名。對散文而言,字句駢儷,注重聲色藻繪,盛行于六朝及初唐,為當(dāng)時文章正格。參見「駢體文」條。
《漢語大詞典》:望梅
(1).詞牌名。即《解連壞》,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仄韻。此調(diào)創(chuàng)自 柳永 ,以詞有“信有早梅,偏占陽和,及時送香來,望明艷遙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后因 周邦彥 詞有“好手能解連環(huán)”句,更名“解連環(huán)”。參閱《詞譜》卷三四。
(2).猶言望梅止渴。 清 納蘭性德 《募建普同塔引》:“然而畫餅奚裨,望梅曷補?!?/div>
《漢語大詞典》:六言
(1).六種美德:仁、知、信、直、勇、剛。論語·陽貨:“ 由 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 何晏 集解:“六言六蔽者,謂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剛也?!?晉 陸云 《晉故散騎常侍陸府君誄》:“六言六行,非君不肅?!?br />(2).謂六言詩。每句均為六字的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六言七言,雜出《騷》?!?span id="xdablzf" class="book">《北史·陽休之傳》:“當(dāng) 文襄 時,多作六言歌辭,淫蕩而拙,世俗流傳,名為《陽五伴侶》,寫而賣之,在市不絶。”
《國語辭典》:偈頌(偈頌)  拼音:jì sòng
1.印度文學(xué)的詩歌。無韻,以四句為一偈頌,每句音節(jié)長短須相同。亦專指佛經(jīng)中詩歌形式的部分。
2.中國僧侶所寫蘊含佛法的詩。也稱為「偈子」、「偈言」。
《漢語大詞典》:解連環(huán)(解連環(huán))
(1).戰(zhàn)國策·齊策六:“ 秦始皇 嘗使使者遺 君王后 玉連環(huán),曰:‘ 齊 多智,而解此環(huán)不?’ 君王后 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 君王后 引椎椎破之,謝 秦 使曰:‘謹(jǐn)以解矣!’”后以“解連環(huán)”比喻解決難題。 宋 辛棄疾 《漢宮春·立春日》詞:“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清 鄭燮 《與丹翁書》:“此等辭令,固非庸手所能,亦非狠手所辦,真是解連環(huán)妙手?!币嗍∽鳌?解環(huán)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酷儒莠書:“其意蓋倣 齊 君王后 以椎解環(huán),不知環(huán)破即解,亂絲斬之仍不治也?!?br />(2).詞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仄韻。《詞譜》卷三四:“此調(diào)始自 柳永 ,以詞有‘信早梅偏占陽和’,及‘時有香來,望明艷遙知非雪’句,名《望梅》。后因 周邦彥 詞有‘妙手能解連環(huán)’句,更名《解連環(huán)》。 張輯 詞有‘把千種舊愁,付與杏梁語燕’句,又名《杏梁燕》?!?/div>
《漢語大詞典》:三韻(三韻)
(1).詩之一體。每首六句,隔句用韻。 唐 白居易 《與微之書》:“餘習(xí)所牽,便成三韻,云:‘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后欲明天。今夜封書在何處? 廬山 菴里曉燈前?;\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律詩至百五十韻者,有律詩止三韻者?!?br />(2).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韻。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西廂:“ 元 人 周德清 評《西廂》云:六字中三用韻,如:‘玉宇無塵內(nèi),忽聽一聲猛驚?!啊耱媼神R內(nèi),自古相女配夫?!私匀崬殡y。”
《國語辭典》:六言詩(六言詩)  拼音:liù yán shī
一種六字一句的詩體。相傳始于漢司農(nóng)谷永,今所見以漢末孔融的六言詩為最早,魏、晉南北朝間有所作。至唐,六言詩有律詩、三韻、絕句之分。其以格調(diào)蒼勁為主,但不甚流行。見清。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六言詩》。
《漢語大詞典》:嘛呢堆
藏 傳佛教徒在石塊或石片上刻六字真言,置山口道旁,過路的信徒不斷往上添加石塊,日久成堆,故名。路人過此,順時針方向繞轉(zhuǎn)一周,以積“功德”。《澤瑪姬·夏林塞和路令賽莫》:“你們?nèi)齻€人都到對面嘛呢堆站住,然后轉(zhuǎn)過身向我這兒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