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海門(海門)  拼音:hǎi mén
1.海口,河流入海之處。唐。韋應物 賦得暮雨送李冑詩:「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br />2.縣名。位于江蘇省東部,崇明縣西北,因地處海隅而得名。
3.鄉(xiāng)鎮(zhèn)名。位于浙江省黃巖縣東六十里,為濱海要埠。
《國語辭典》:海口  拼音:hǎi kǒu
1.內河通海的地方。亦指臨海的地方。唐。方干 陸山人畫水詩:「但有片云生海口,終無明月在潭心?!?br />2.形容人的口部大而深?!对娊洝4笱?。生民》唐??追f達。正義:「若孔子之河目???,文王之四乳龍顏之類。」
3.誇口、說大話。如:「誇下海口」。
4.城市名。位于海南島瓊山縣北。參見「??谑小箺l。
《國語辭典》:煙篷(煙篷)  拼音:yān péng
舊時行駛內河輪船上,客艙上面的地方。票價低廉,無座位,只能躺或坐在甲板上,因為靠近煙囪,故稱為「煙篷」?!敦撈亻e談》第一七回:「老人家是省儉慣的,只趁煙篷?!?/div>
《國語辭典》:灘船(灘船)  拼音:tān chuán
1.沒有篷的船。
2.比喻女子的腳。清。洪升《長生殿》第二一出:「柳腰松段十圍,蓮瓣灘船半只。」
《國語辭典》:河運(河運)  拼音:hé yùn
利用河道輸運糧食、貨品或載運旅客等。如:「臺灣的河流因水量不穩(wěn),所以河運不發(fā)達。」《元史。卷一六六。列傳。羅璧》:「至元十二年,始運江南糧,而河運弗便?!?/div>
《國語辭典》:草上飛(草上飛)  拼音:cǎo shàng fēi
舊式江河運輸所用的小型快船。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傳宣接遞用小快船,名草上飛?!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概S衿钥戳诉@話,便叫長隨叫了一只草上飛往儀徵去?!?/div>
《國語辭典》:航運(航運)  拼音:háng yùn
水上運輸。包括內河航運、沿海航運及遠洋航運。
《國語辭典》:科布多盆地  拼音:kē bù duō pén dì
地名。位于蒙古境內。盆地內河湖遍布,但全屬內流區(qū)域。東南谷地有公路通庫倫和漠南。盛產池鹽,河湖沿岸畜牧較盛。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是盆地東西兩部的畜牧和交通要地。
《國語辭典》:千湖國(千湖國)  拼音:qiān hú guó
芬蘭境內河、湖密布,故稱為「千湖國」。
《國語辭典》:炮艇  拼音:pào tǐng
以火炮為主力裝備的艦艇。其任務在沿?;騼群拥貐^(qū)攻擊敵方沿岸目標,掩護軍隊登陸,或者轟擊敵人潛艇等攻擊性軍事活動。
《國語辭典》:舢舨  拼音:shān bǎn
一種堅固的平底小船。利用拖船拖拉或裝置發(fā)動機航行。用以載貨、捕魚。為世界各地普遍使用的簡便水上交通工具。如:「這個渡口以簡陋的舢舨載客過河?!挂沧鳌隔濉?、「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