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鳳來(1530年—?),字瑞虞,號虞山,浙江嘉興府秀水縣人,民籍。乙卯科(1555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八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四名進士。禮部觀政,授刑部主事,三十九年升員外、郎中,四十一年升德安府知府,四十四年升江西副使,四十五年改福建海道副使,隆慶三年(1569年)正月升江西右參政,閏六月以事忤巡撫都御史涂澤民,劾其貪污不職,令鳳來回籍聽勘,四年七月勘驗無實,詔復其官。
人物簡介
王庭(1530年—1576年),字以覲,號鳳原,四川潼川州蓬溪縣人,民籍。治《易經》,八月二十一日生,行一,由國子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十六名舉人,年三十五歲中式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會試中式第三百六十二名。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二十名進士。吏部觀政,乞終養(yǎng)歸,回家耕種,未出仕,萬歷四年(1576年)卒。
人物簡介
嚴文梁(1531年—1560年),字子成,號鳳臺,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乙卯科(1555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十二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二甲第十九名進士。禮部觀政,授刑部主事,三十九年卒。
人物簡介
徐梓,字汝良,號鳳旸,浙江杭州府馀杭縣人,民籍。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五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登三甲第七十八名進士。兵部觀政,授廣東饒平縣知縣,升刑部主事、刑部署員外郎,四十三年九月官至福建僉事,隆慶元年(1567年)因貪墨被劾,勒令閑住。
人物簡介
張桐(1534年—1610年),字美夫,號鳳樓,直隸揚州府泰州人,民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一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第八十名進士。授浙江山陰縣知縣,四年(1570年)本省同考,入計調選,擢南京戶部主事,以母喪歸,踰月父親復去世。服除,很久才入京謁選,復除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以監(jiān)督修繕太極殿,被賞賜金錢。升車駕司員外郎,晉職方司郎中。捕殺巨盜冷忠等人,后因考察去官。后任武定州知州,與上官不和,謝病歸。家居三十年,將臥室起名為“棲倦一枝”,掛《陶彭澤歸去圖》于墻壁。
人物簡介
易可久(1534年—?),字德卿,號鳳坡,江西宜春人,同進士出身。江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五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進士。吏部觀政,次年六月任吳江縣知縣。隆慶四年(1570年)三月升工部主事,萬歷元年(1573年)六月升員外,二年三月升郎中,八月因明昭陵裬恩門里外磚石沉陷,被降三級外任金華府推官,五年四月升南禮部主事,六月升南刑部郎中,八年二月接替管大勛任延平府知府一職,萬歷十二年(1584年)由黃兆隆接任。十二年四月升廣東副使,十六年二月升四川參政,十七年正月考察致仕。
人物簡介
曹一鳳(1534年—1567年),字伯儀,號翔宇,山東青州府安丘縣蓮池里人,民籍。曹一鳳考中山東鄉(xiāng)試第六十六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考中己未科會試第一百名,二甲第三十三名進士。出任南京戶部湖廣司主事、員外、郎中、禮部精膳司郎中、吏部考功司郎中。隆慶元年(1567年)十月出任河南副使,后來又要擔任江西副使,但還沒上任就去世了。
人物簡介
高一登(1534年—1573年),字汝薦,號鳳臺,山東東昌府清平縣民籍,應天府句容縣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第二百一十名進士。授河南永寧縣知縣,隆慶六年(1572年)升南京戶部主事,萬歷元年卒。
人物簡介
【生卒】:1535—1597 【介紹】: 明應天府江寧人,字敘卿,號鳳麓。嘉靖三十五年進士,官至大名知府,謫知嘉州。后罷官。歷游燕趙楚蜀,晚年退居秦淮。有《屏居集》、《浪游集》、《耕馀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敘卿,上元人。嘉靖丙辰進士,除杞縣知縣歷南刑部郎中出知大名府謫知嘉州有錦石齋集維基
姚汝循(1535年—1597年),字敘卿,號鳳麓,南京錦衣衛(wèi)籍,浙江金華府永康縣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九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聯(lián)捷丙辰科三甲第六十四名進士。刑部觀政,同年任河南杞縣知縣。三十八年升南京刑部主事,歷升郎中,四十二年(1563年)官直隸大名府知府,后罷官。晚年退居秦淮。
人物簡介
張鳳徵(1535年—1565年),字舜夫,號治庭,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軍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福建鄉(xiāng)試第四十五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九十七名進士。都察院觀政,以病乞假歸,至張家灣而卒,年三十一。
人物簡介
林炰(1535年—?),字裕甫,號鳳崖,廣東惠州府慱羅縣人,民籍。廣東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易一房,乙未三月初六日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三十七名進士。戶部觀政,本年八月授亳州知州,隆慶二年(1568年)二月調左州,五年正月升嚴州府同知,萬歷五年(1577年)三月升南戶部員外,閏八月升郎中,九年三月升銅仁知府,丁憂。十一年正月降用,十四年二月補滁州知州,十五年二月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536—1603 【介紹】: 明淮安府海州人,字子禎。隆慶二年進士。歷任安丘、鹿邑知縣,遷金華知府、湖廣參政,有治績,進應天府丞。有《忠節(jié)錄》、《明貢舉考》。維基
張朝瑞(1536年—1603年),字子禎,號鳳梧,直隸淮安府海州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應天鄉(xiāng)試第八十八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進士。授山東安丘縣知縣,丁父母憂歸。服闋,補鹿邑縣知縣,遷南京行人司副,轉戶部員外郎,升郎中,升金華府知府,升山東按察司副使,濟南兵備道兼管河道,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閏十一月調浙江,整飭金衢道兵備,二十三年(1595年)二月升浙江嘉湖道左參政,遷南京應天府府丞,二十七年(1599年)五月升南京鴻臚寺卿。累疏乞休,兩次詔旨慰留,起復原職,兼攝應天府尹事,三十一年(1603年)二月病卒,享年六十八。葬海州東門外鳳凰山下。
人物簡介
雙鳳鳴(1537年—?),字維禎,陜西慶陽衛(wèi)軍籍山西文山縣人。陜西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二百二十四名,三甲第四十名進士。官大同縣知縣。
人物簡介
高文薦(1527年—?年),字伯簡,號鳳渚,四川成都右衛(wèi)軍籍,陜西鳳翔府鳳翔縣人。治《書經》,由成都府學增廣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五十七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會試第八十九名,第三甲第九十一名進士。授直隸清苑縣知縣,歷官大理寺署左寺正事左評事,四十四年十一月奉命往南直隸恤刑,隆慶時出為長沙府知府,五年(1571年)正月以卓異入覲,賜宴禮部,升山東按察司副使,六年六月調任易州兵備副使,駐紫荊關,萬歷元年(1573年)九月加山東右參政職銜,二年閏十二月升山東按察使,照舊管事,五年正月升山西右布政使,二月接替孫丕揚巡撫山西,八年十二月召回院管事,九年二月升工部右侍郎,四月改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陜西三邊軍務,十一年正月刑科給事中馮露、御史韓國楨各疏劾總督三邊兵部左侍郎高文薦,言文薦附逆保饋遺無算,娶王篆侍妾之妹,交通納賄,妾傳靖虜衛(wèi)產金,索取未遂,輒行加糧,致回酋聚眾據黃河,貪鄙若此,豈堪重鎮(zhèn)之任。遂令文薦革任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