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詞典 3分類詞匯 6
《國語辭典》:刑書(刑書)  拼音:xíng shū
1.泛指刑法。《左傳。昭公六年》:「今吾子相鄭國,作封洫,立謗政,制參辟,鑄刑書,將以靖民,不亦難乎?」南朝梁。任昉〈奏彈曹景宗〉:「宜正刑書,肅明典憲?!?br />2.刑部的官吏。《?;萑珪?。卷一三。刑名部。監(jiān)禁》:「各犯口糧,宜刑書親看。」
《漢語大詞典》:鑄刑書(鑄刑書)
(1). 春秋 時(shí)代 鄭 晉 等國實(shí)行法治,把刑法條文鑄刻在鼎上,因稱。左傳·昭公六年:“三月, 鄭 人鑄刑書?!?杜預(yù) 注:“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br />(2).借指公開頒布重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俺正要省約法,畫獄牢;那知他鑄刑書,加炮烙?!?/div>
《分類字錦》:刑書洞曉(刑書洞曉)
蘇颋授張景升刑部員外郎制:尚書都官員外郎張景升,操履精密,刑書洞曉。自遷郎位,咸服吏能。用于噬嗑,必資哀敬。丕蔽之審,惟才是擇。
分類: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