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剎那(剎那)  拼音:chà nà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為梵語K?a?a的音譯。表示極短的時間。《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二:「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東海揚塵猶有日,白衣蒼狗剎那間?!?/div>
《國語辭典》:一剎那(一剎那)  拼音:yī chà nà
很短的時間。為梵語k?a?a的音譯。
《漢語大詞典》:一剎那頃(一剎那頃)
一瞬間。景德傳燈錄·僧那禪師:“而無一塵許間隔,未嘗有一剎那頃斷續(xù)之相。” 梁啟超 《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刺也者,能入于一剎那頃,忽起異感而不能自制者也?!?冰心 《寄小讀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來復的一剎那頃拿起筆來,我決不敢以成人煩雜之心來寫這通訊?!?/div>
分類:一瞬間
《漢語大詞典》:呾剎那
(剎chà)梵文音譯。古 印度 計時單位。約相當于現(xiàn)今的1.6秒。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時極短者,謂剎那也。百二十剎那為一呾剎那,六十呾剎那為一臘縛,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為一時,六時合成一日一夜?!?/div>
《國語辭典》:剎時(剎時)  拼音:chà shí
極短暫的時間。如:「天上烏云密布,剎時下起傾盆大雨?!?/div>
分類:剎那時間
《國語辭典》:念念  拼音:niàn niàn
1.每一個念頭。唐。白居易 贈草堂宗密上人詩:「吾師道與佛相應,念念無為法法能?!?br />2.心念貫注,一心一意?!吨熳诱Z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何須安一個『必』字在心頭,念念要恁地做?!?br />3.佛教用語。指極短的時間,猶言剎那。
《國語辭典》:片霎  拼音:piàn shà
極短的時間。如:「才片霎的工夫,外頭忽然下雨了!」也作「片晌」。
分類:片刻剎那
《國語辭典》:展眼  拼音:zhǎn yǎn
1.眨眼。形容時間過得很快?!都t樓夢》第七六回:「我們倒茶給姑娘吃的,展眼回頭,就連姑娘也沒了?!埂杜砉浮返谝灰话嘶兀骸缸咴诘缆分?,三個人各施陸地飛騰之法,展眼來到保安?!?br />2.放眼。如:「這一片草原的視野很好,展眼望去,碧空如洗。」
《國語辭典》:迅指  拼音:xùn zhǐ
轉(zhuǎn)眼、剎那。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三折:「識破這眨眼流光,迅指急景,轉(zhuǎn)頭浮世?!乖健刺煜阋?。望三山霧鎖云埋〉曲:「轉(zhuǎn)頭人是人非,迅指花開花落,驚心春去春來?!挂沧鳌腹S指」。
《漢語大詞典》:一閃念(一閃念)
剎那間出現(xiàn)的一個念頭。 俞天白 《危欄》:“然而僅僅是一閃念,我便原諒了她?!?吳若增 《翡翠煙嘴》五:“那煙嘴到底是……也許有人偶爾會有疑惑的一閃念,但究竟有沒有誰去做一番認真的研討或是略加一些猜測呢?”
《國語辭典》:半合兒(半合兒)  拼音:bàn hé ér
一會兒、片刻。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只看張家往日豪華,如今在那搭?多不到半合兒把我來傒倖殺。」元。石君寶《曲江池》第三折:「一家兒簇捧做胸前肉,半合兒憎嫌做眼內(nèi)釘?!?/div>
《國語辭典》:三轉(zhuǎn)身(三轉(zhuǎn)身)  拼音:sān zhuǎn shēn
1.身體轉(zhuǎn)幾下?!队魇烂餮?。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三轉(zhuǎn)身,兩攧腳;旋風響,臥鳥鳴?!?br />2.一會兒。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和俺哥哥草參亭上占房子去來,三轉(zhuǎn)身不見俺哥哥,想必去那店肆中望俺嫂嫂去了?!?/div>
分類:剎那
一剎那
【佛學大辭典】
(術語)Ks!an!a,謂時之極少。曰一剎那。俱舍論十二曰:「極微字剎那,色名時極少?!谷释踅?jīng)上曰:「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jīng)九百生滅。」俱舍論十二曰:「何等名為一剎那量,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對法諸師說,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剎那量?!篃o性攝論六曰:「處夢謂經(jīng)年,寤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br />【佛學常見辭匯】
指極短的時間。佛經(jīng)說在人的一個念頭中就含有九十個剎那。
【俗語佛源】
時間極短暫,謂之「一剎那」。如冰心《寄小讀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來復的一剎那頃拿起筆來,我決不敢以成人煩雜之心來寫這通訊?!挂彩椤敢粍x」。如楊朔《月黑間》:「河面紅光一閃,響起巨大的爆炸聲音。就在這一剎間,小船碎成幾塊。」「剎那」,梵語ksana,「時極短者,謂剎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一剎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據(jù)《仁王護國經(jīng)》卷上的說法是:「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jīng)九百生
滅。」佛家用「剎那」這一概念表達世間一切事物生滅變化的連續(xù)性和迅速性,謂之「剎那無常」。如《景德傳燈錄·僧那禪師》:「無一塵許間隔,未嘗有一剎那頃斷續(xù)之相。」 (李明權)
【三藏法數(shù)】
(出仁王護國經(jīng))
梵語剎那,華言一念。經(jīng)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俱舍論云:時之極少者名剎那。是也。(念有大小,一念者大念也,一剎那者小念也。)
初剎那識
【佛學大辭典】
(術語)生有最初之第八識也。最初之一剎那,唯此第八而已。故曰初剎那識。仁王經(jīng)中曰:「諸有情于久遠劫,初剎那識異于木石?!?br />【佛學常見辭匯】
一切有情在最初的一剎那,只有第八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