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清源山
又稱“北山”、“泉山”。在福建省泉州市北郊。有三峰,中峰有清源洞、蛻巖、紫澤宮等名勝;左峰有瑞象巖、碧霄巖、賜恩巖;右峰有南臺巖、彌陀巖、老君巖諸勝。為全國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
《漢語大詞典》:移山
移動山岳。典出列子·湯問所載 北山 愚公 舉家移 太行 、 王屋 二山的寓言。后多以比喻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干到底的頑強決心或稱頌有志者事竟成的堅毅精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豈寃禽之能塞海,非 愚叟 之可移山。”舊唐書·哀帝紀:“壬寅,敕:‘前太中大夫、尚書兵部侍郎、賜紫金魚袋 司空圖 俊造登科,朱紫升籍,既養(yǎng)高以傲代,類移山而釣名?!眳⒁姟?愚公移山 ”。
《國語辭典》:愚公移山  拼音:yú gōng yí shān
相傳北山愚公苦于家門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攔出路,因而率領(lǐng)子孫挖掘土石,決心鏟平二山。后天帝為其真誠所感動,于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負二山,移去他地。見《列子。湯問》。后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艱難,自能成事。如:「這件事確實不易,但如果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還怕不會成功嗎?」清。黃宗羲〈張蒼水墓志〉:「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圣指為血路也?!?/div>
《漢語大詞典》:燕喜亭
亭名。在 廣東省 連縣 城內(nèi) 北山 下。 唐 王弘中 為 連州 司戶參軍時建。為閑居游樂之所。 唐 韓愈 取《詩·魯頌·閟宮》“ 魯侯 燕喜”之義,題名為“燕喜之亭”,并作《燕喜亭記》
《國語辭典》:武勝關(guān)(武勝關(guān))  拼音:wǔ shèng guān
位于河南省信陽縣南,湖北省應(yīng)山縣東北山上的關(guān)隘。形勢雄峻,平漢鐵路鑿隧道經(jīng)此。
《國語辭典》:愚公移山  拼音:yú gōng yí shān
相傳北山愚公苦于家門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攔出路,因而率領(lǐng)子孫挖掘土石,決心鏟平二山。后天帝為其真誠所感動,于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負二山,移去他地。見《列子。湯問》。后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艱難,自能成事。如:「這件事確實不易,但如果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還怕不會成功嗎?」清。黃宗羲〈張蒼水墓志〉:「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圣指為血路也。」
《國語辭典》:木壞山頹(木壞山頹)  拼音:mù huài shān tuí
1.梁木朽壞,高山傾頹。唐。王績〈游北山賦〉:「何圖一旦,邈成千紀。木壞山頹,舟移谷徙。北岡之上,東巖之前。講堂猶在,碑石宛然。」
2.比喻哲人的衰萎。語本《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弧?/div>
《國語辭典》:愚公之居  拼音:yú gōng zhī jū
(歇后語)開門見山。北山愚公家門前有太形、王屋二山,故開門就見到山。比喻直截了當(dāng),毫不隱瞞。如:「你就豪爽一點,愚公之居──開門見山,別吞吞吐吐了?!?/div>
《漢語大詞典》:北山摩崖造像
在重慶市大足縣西北北山上。以佛灣為中心,包括觀音坡、佛耳峰、營盤山,長500米。始建于晚唐,盛于兩宋。共二百九十窟龕,造像近萬軀。還有碑碣《古文孝經(jīng)》石刻,是世界僅存的古本。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語大詞典》:楚水燕山
形容從南到北山高水遠。 明 王恭 《春雁》詩:“春風(fēng)一夜到 衡陽 , 楚 水 燕 山萬里長?!?/div>
分類: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