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詞典 2分類詞匯 6
《漢語大詞典》:北衙
皇帝禁軍。 唐 代,羽林、龍武、神武、神策四軍為皇帝禁軍,因在皇宮之北,故稱。舊唐書·音樂志一:“先一日,金吾引駕仗北衙四軍甲士,未明陳仗,衛(wèi)尉張設,光祿造食?!?span id="3ustonk" class="book">《新唐書·兵志》:“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wèi)兵是也;北衙者,禁軍也。” 清 吳偉業(yè) 《即事》詩之一:“謁者北衙新掌節(jié),郎官西府舊乘驄?!?/div>
《漢語大詞典》:南北衙
(1). 唐 時皇宮禁衛(wèi)軍分為南衙、北衙,合稱“南北衙”。新唐書·兵志:“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wèi)兵是也;北衙者,禁軍也?!眳⒁姟?南衙 ”。
(2). 唐 時謂宰相以下群臣為南衙,稱宮中宦官為北司,合稱“北司、南衙”,亦稱“ 南北衙 ”。參見“ 南衙 ”。
《漢語大詞典》:南衙
(1). 唐 代禁衛(wèi)軍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稱“南牙”,兵分隸十六衛(wèi),統(tǒng)屬宰相管轄。新唐書·尉遲敬德傳:“南衙北門兵與府兵尚雜鬭, 敬德 請帝手詔諸軍聽 秦王 節(jié)度,內(nèi)外始定。”參見“ 衙兵 ”。
(2). 唐代 宰相官署。因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皇宮之南,故稱。 唐 吳競 貞觀政要·論納諫:“ 太宗 乃謂 玄齡 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少有營造,何預君事?’”新唐書·高元裕傳:“ 元裕 諫曰:‘今西頭勢乃重南衙,樞密之權過宰相?!?br />(3). 宋 時稱 開封府 之官署為南衙。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熙陵獎拔郭贄:“一日﹝ 郭贄 ﹞方與僧對弈,外傳 南衙大王 至,以 太宗 龍潛日,嘗判 開封府 ,故有南衙之稱?!?宋 陸游 《記太子親王尹京故事》:“或問 太宗 以來尹京則謂之南衙,何也?曰: 開封府 治所本在 正陽門 南街東。然 太宗 為尹,乃就 晉 邸視事, 晉 邸又在大內(nèi)乃府治之南,故曰南衙?!?/div>
《國語辭典》:北門(北門)  拼音:běi mén
1.北城門?!妒酚?。卷五。秦本紀》:「更晉地,過周北門?!?br />2.承恩門的別名。參見「承恩門」條。
3.《詩經(jīng)。邶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北門,刺仕不得志也?!故渍露錇椋骸赋鲎员遍T,憂心殷殷。」
4.地名。隸屬臺南市北門區(qū),面積約四十四平方公里。因臨近海岸,全鄉(xiāng)四周都是鹽田。區(qū)內(nèi)有南鯤鯓廟,香火鼎盛。也稱為「永隆村」。
《國語辭典》:北門學士(北門學士)  拼音:běi mén xué shì
唐自高宗乾封以后,召文士起草文詞,參與朝政,以分宰相之權。由于常在北門等候召見,當時人便稱為「北門學士」?!杜f唐書。卷八七。列傳。劉祎之》:「密令參決,以分宰相之權,時人謂之『北門學士』?!顾?。陸游寄題徐載叔秀才東莊〉詩:「南臺中丞掃榻見,北門學士倒屣迎。」
《國語辭典》:神武  拼音:shén wǔ
英明勇武。《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賴武王神武,拯茲難于四方?!埂度龂萘x》第三○回:「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
《漢語大詞典》:神武門(神武門)
古宮門名。即 南朝 時 建康 皇宮西首之 神虎門 。 唐 初因避 太祖 李虎 諱而改“虎”為“武”或“獸”。相傳 南朝 梁 陶弘景 曾在此門掛衣冠而上書辭祿。見南史·陶弘景傳南史·梁紀下·敬帝:“﹝ 太平 元年﹞十一月,起 云龍 、 神武門 ?!卑?,梁書作“神虎門”。宋書·傅亮傳:“ 神武門 外,每旦車常數(shù)百兩?!卑矗?span id="m23n2ro" class="book">《南史》作“神獸門”。 宋 蘇軾 《再送蔣穎叔》詩之二:“歸來趁別 陶弘景 ,看掛衣冠 神武門 。” 北京 紫禁城 ( 故宮 )北門也叫“神武門”。
《漢語大詞典》:北軍(北軍)
(1). 漢 代守衛(wèi)京師的屯衛(wèi)兵。 未央宮 在京城西南,其衛(wèi)兵稱南軍; 長樂宮 在京城東面偏北,其衛(wèi)兵稱北軍。 文帝 時合南北軍,其后宮室日增,南軍名沒,而北軍名存。 東漢 沿之,置北軍中候,掌監(jiān)五營,稱為北軍五校。史記·呂太后本紀:“七月中, 高后 病甚,迺令 趙王 祿 為上將軍,軍北軍; 呂王 產(chǎn) 居南軍。”后漢書·逸民傳·嚴光:“帝疑其 光 ,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於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參閱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漢南北軍義。
(2).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軍。 唐 張說 《潁川郡太夫人陳氏神道碑》:“ 神龍 三年七月五日,北軍作難, 西華 失守,騎入宮壼,兵纏御樓。公孤劍凌鋒,羣兇奪氣,倉促之際,安危是屬?!?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自 叔文 歸第, 伾 日詣中人并 杜佑 ,請起 叔文 為相,且總北軍?!?span id="e2fhjjf" class="book">《資治通鑒·德宗貞元十九年》:“ 建中 初,敕京城諸使及府縣繫囚,每季終委御史巡按,有寃濫者以聞;近歲,北軍移牒而已。” 胡三省 注:“宦官勢橫,御史不敢復入北軍按囚?!?br />(3).指北洋軍閥的軍隊。 魯迅 《書信集·致蔡元培》:“近知 江 北一帶,頗有散兵,半是北軍舊屬?!?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車是普通的三等客車,因為車上的電燈設備被北軍破壞了還沒有復元,車廂中只點著幾盞馬燈?!?/div>
《漢語大詞典》:南衙
(1). 唐 代禁衛(wèi)軍有南衙、北衙之分。南衙又稱“南牙”,兵分隸十六衛(wèi),統(tǒng)屬宰相管轄。新唐書·尉遲敬德傳:“南衙北門兵與府兵尚雜鬭, 敬德 請帝手詔諸軍聽 秦王 節(jié)度,內(nèi)外始定?!眳⒁姟?衙兵 ”。
(2). 唐代 宰相官署。因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皇宮之南,故稱。 唐 吳競 貞觀政要·論納諫:“ 太宗 乃謂 玄齡 曰:‘君但知南衙事,我北門少有營造,何預君事?’”新唐書·高元裕傳:“ 元裕 諫曰:‘今西頭勢乃重南衙,樞密之權過宰相。’”
(3). 宋 時稱 開封府 之官署為南衙。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熙陵獎拔郭贄:“一日﹝ 郭贄 ﹞方與僧對弈,外傳 南衙大王 至,以 太宗 龍潛日,嘗判 開封府 ,故有南衙之稱?!?宋 陸游 《記太子親王尹京故事》:“或問 太宗 以來尹京則謂之南衙,何也?曰: 開封府 治所本在 正陽門 南街東。然 太宗 為尹,乃就 晉 邸視事, 晉 邸又在大內(nèi)乃府治之南,故曰南衙?!?/div>
《漢語大詞典》:衙兵
(1). 唐 代天子的禁衛(wèi)兵。新唐書·兵志:“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wèi)兵是也;北衙者,禁軍也?!卑矗鹞?、領軍、千牛之類為衛(wèi)兵;羽林、龍武、神策之類為禁軍。南衙屬宰相管轄,北衙歸皇帝直轄,起互相監(jiān)督的作用。
(2). 唐 代節(jié)度使的衛(wèi)兵。舊唐書·田承嗣傳:“數(shù)年之間,其眾十萬。仍選其魁偉強力者萬人以自衛(wèi),謂之衙兵?!?span id="tjegfdz" class="book">《新唐書》作“牙兵”。 韓國磐 《隋唐五代史綱》第二篇第十章第二節(jié):“衙兵就是牙兵, 魏博 鎮(zhèn)的牙兵是十分強悍的, 唐 人傳奇《紅線傳》,也說 田承嗣 ‘乃募軍中武勇十倍者,得二千人,另外宅男,而厚其廩給,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外宅男就是義兒,也就是牙兵?!眳㈤?span id="lbcc2lj"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代宗廣德元年》 胡三省 注。
《漢語大詞典》:神武軍(神武軍)
唐 至德 年間所設置的北衙禁軍之一,護衛(wèi)宮城內(nèi)外。通典·職官十:“﹝ 唐 ﹞ 至德 中,分置左右神武軍,各置官屬,如羽林之制?!?span id="gyy8kjf" class="book">《新唐書·兵志》:“ 至德 二載置左右神武軍,補元從,扈從官子弟,不足則取它色,帶品者同四軍,亦曰‘神武天騎’,制如羽林,總曰‘北衙六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