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4
典故
2
詞典
1
分類詞匯
11
分類詞匯
匣劍
包茅
包匭
櫝玉
幽鏡
枕雞
匭牘
函匣
密櫝
匣劍帷燈
龜玉毀櫝
《漢語大詞典》:
匣劍(匣劍)
亦作“ 匣劒 ”。
(1).匣中的寶劍。 唐
杜甫
《又上后園山腳》
詩:“憂來杖匣劍,更上林北岡?!?br />(2).喻指被埋沒的人才。(1)典出
《晉書·張華傳》
。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xiàn)虢州崔郎中二十韻》
:“未知匣劍何時(shí)躍,但恐鉛刀不再銛?!眳⒁姟?豐城劍 ”。(2)典出 晉
王嘉
《
拾遺記·顓頊
》
。 梁啟超
《雷庵行》
:“先生匣劍時(shí)一鳴,龍嘯天空秋水薄?!眳⒁姟?匣里龍吟 ”。
(3).把寶劍藏在匣里。亦指帶劍。 清 黃軒祖
《游梁瑣記·裕州刀匪》
:“匣劍而行,宿 魯山 城南?!?/div>
分類:
匣中
寶劍
埋沒
人才
帶劍
《國語辭典》:
匣里龍吟(匣裡龍吟)
拼音:
xiá lǐ lóng yín
原指名劍的神奇靈通。語本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帝顓頊……有曳影之劍,……未用之時(shí),常于匣里,如龍虎之吟?!购蟊扔魅穗m在野,而聲名遠(yuǎn)播于外。
分類:
神通
在野
《國語辭典》:
包茅
拼音:
bāo máo
成束捆綁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時(shí),用來濾酒去滓,為春秋時(shí)楚國的貢物?!蹲髠?。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史記。卷六二。管晏傳》:「管仲因而伐楚,責(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也作「苞茅」。
分類:
祭祀
菁茅
裹束
匣中
《漢語大詞典》:
包匭(包匭)
(1).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說包裹纏結(jié)。
《書·禹貢》
:“包匭菁茅。” 孔穎達(dá) 疏引 鄭玄 曰:“匭,猶纏結(jié)也……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纏結(jié)也?!?蔡沉 集傳:“匭,匣也……既包而匣之,所以示敬也?!?漢
揚(yáng)雄
《十二州箴·荊州牧箴》
:“ 云夢 涂泥,包匭菁茅。”
(2).貢物的代稱。 晉
左思
《吳都賦》
:“職貢納其包匭?!?明
歸有光
《送郡太守歷下金侯考績序》
:“水陸之珍,包匭筐篚之貢?!?清
王韜
《琉球朝貢考》
:“頻年以來,輶車在道,賮深獻(xiàn)異,包匭筐篚,絡(luò)繹來庭,史不絶書,未嘗與 明 絶也?!?/div>
分類:
裹束
貢物
匣中
包裹
裹纏
纏結(jié)
《漢語大詞典》:
櫝玉(櫝玉)
謂藏于匣中之美玉。比喻懷藏之才。 唐
韓偓
《金鑾密記》
:“臣才不邁羣,器不拔俗,待價(jià)既殊于櫝玉,窮經(jīng)有愧于籝金。”參見“ 櫝藏 ”。
分類:
匣中
美玉
懷藏
藏之
《漢語大詞典》:
櫝藏(櫝藏)
(1).
《
論語·子罕
》
:“ 子貢 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匵同“ 櫝 ”。后因以“櫝藏”比喻懷才。 宋
蘇軾
《生日王郎以詩見慶次其韻》
:“但信櫝藏終自售,豈知盌脫本無橅?!?宋
黃庭堅(jiān)
《被褐懷珠玉》
詩:“櫝藏心有待,褐短義難降。”
(2).緘藏。 宋
葉適
《太府少卿福建運(yùn)判直寶謨閣李公墓志銘》
:“公文出新意……讀者雖貴珍,莫能定其價(jià)。而公亦深自櫝藏,雖子弟不覿也?!?br />(3).指緘藏之物。 清
魏源
《〈圣武記〉敘》
:“晚僑 江 淮 ,海警沓至,愾然觸其中之所積,乃盡發(fā)其櫝藏,排比經(jīng)緯,馳騁往復(fù)?!?/div>
分類:
藏之
懷才
《漢語大詞典》:
幽鏡(幽鏡)
(1).藏于匣中之鏡。
《文選·劉鑠〈擬行行重行行〉》
:“淚容不可飾,幽鏡難復(fù)治?!?李周翰 注:“幽匣之鏡,誰復(fù)重理?!?br />(2).喻寂靜的池塘。 宋
朱熹
《試院雜詩》
之四:“急雨散遙空,圓文滿幽鏡。”
分類:
寂靜
匣中
池塘
《漢語大詞典》:
枕雞(枕雞)
一種能置于枕匣中的小種雞。 清 東軒主人
《
述異記·枕雞
》
:“ 康熙 戊寅冬。 杭州 市中有賣小雞一對,雄者赤色,雌者黃色,小如畫眉,名曰枕雞。作高枕置雞其中,半夜輒鳴,不爽時(shí)刻?!?/div>
分類:
匣中
《漢語大詞典》:
匭牘(匭牘)
(1).盛放物品的匣子。牘,通“ 櫝 ”。
(2).置于匣中的文書。 明
李東陽
《奉詔育材賦》
:“挽英雄於彀弽,録匭牘於丹墀?!?/div>
分類:
盛放
放物
物品
匣中
文書
匣子
《漢語大詞典》:
函匣
(1).謂置物于匣中。 漢 桓寬
《
鹽鐵論·禁耕
》
:“家人有寶器,尚函匣而藏之,況人主之山海乎?”
(2).盛物的匣子。 晉
王嘉
《
拾遺記·前漢上
》
:“金狀混混若泥,如紫磨之色;百鑄,其色變白,有光如銀,即‘銀燭’是也。常以此泥封諸函匣及諸宮門,鬼魅不敢干?!?唐 李亢
《
獨(dú)異志
》
卷中:“貢於 漢 ,帝取之,常封函匣,以避邪魅?!?/div>
分類:
匣子
匣中
《漢語大詞典》:
密櫝(密櫝)
密藏于匣中。 唐
獨(dú)孤郁
《上權(quán)侍郎書》
:“有照乘之珍而密櫝之,有切玉之利而謹(jǐn)橈之?!?/div>
分類:
匣中
《漢語大詞典》:
匣劍帷燈(匣劍帷燈)
劍在匣中,燈在帷里,燈光劍氣若隱若現(xiàn)。詩文傳記中寫景、敘事、狀物有若隱若現(xiàn)之妙者,常以“匣劍帷燈”為評(píng)語。亦用以形容事情無法掩蓋或故露消息引人注意。語本
《
西京雜記
》
卷一:“ 高帝 斬白蛇劍,劍上有七采珠,九華玉以為飾,雜廁五色琉璃為劍匣,劍在室中,光景猶照於外,與挺劍不殊?!?唐文治
《國文經(jīng)緯貫通大義》
:“匣劍帷燈法?!?/div>
分類:
匣中
燈光
《漢語大詞典》:
龜玉毀櫝(龜玉毀櫝)
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yùn)毀敗。語出
《
論語·季氏
》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邢昺 疏:“言是典守者之過也,以喻主君有闕,是輔相者之過也?!?span id="rjs1qlz" class="book">《
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jì)下
》:“且授任分憂,叨榮冒寵,龜玉毀櫝,誰之咎歟!俯閲指陳,不勝慚恧。”
分類:
龜甲
和寶
寶玉
匣中
被毀
毀壞
輔佐
失職
國運(yùn)
毀敗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