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十條(十條)
宋史選舉志見一首下。元史何瑋傳:授御史中丞,陳當(dāng)世要?jiǎng)?wù)十條,成宗嘉納之。
又開河記:吳越取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至于龍舟御楫,即每船用?纜十條。,每條用殿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相間而行。
分類:十條
《國語辭典》:官斷十條路(官斷十條路)  拼音:guān duàn shí tiáo lù
同一件官司的判決,可輕可重,無一定標(biāo)準(zhǔn)?!兑佰牌匮浴返谝话嘶兀骸腹贁嗍畻l路,若像著這般樣子去,觸惱了官府,也就拿捉不定?!?/div>
《國語辭典》:束脩  拼音:shù xiū
1.古人以肉脯十條扎成一束,作為拜見老師最起碼的禮物。語出《論語。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菇裼靡苑Q老師的酬金。《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當(dāng)下開了拜匣,稱出束脩銀伍錢,做個(gè)封筒,封了?!埂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钢劣谑懚喙眩⒉挥?jì)較?!挂沧鳌甘蕖?。
2.約束修整?!逗鬂h書。卷一○。皇后紀(jì)上。和熹鄧皇后紀(jì)》:「先公既以武功書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孫,故能束脩,不觸羅網(wǎng)。」《晉書。卷九六。列女列傳。王凝之妻謝氏》:「道韞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帳中,柳束脩整帶造于別榻?!挂沧鳌甘蕖?。
《國語辭典》:束修  拼音:shù xiū
1.老師的酬金。參見「束脩」條?!度辶滞馐贰返谝凰幕兀骸笘|家包我個(gè)月,有幾兩銀子束修。」《文明小史》第二五回:「訪請(qǐng)一位名師,每年束修一百二十兩,自此濟(jì)川就在家里讀書。」
2.約束修整。《后漢書。卷二八上。馮衍傳》:「且大將軍之事,豈得圭璧其行,束修其心而已哉?」也作「束脩」。
《國語辭典》:束脩  拼音:shù xiū
1.古人以肉脯十條扎成一束,作為拜見老師最起碼的禮物。語出《論語。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菇裼靡苑Q老師的酬金?!冻蹩膛陌阁@奇》卷一○:「當(dāng)下開了拜匣,稱出束脩銀伍錢,做個(gè)封筒,封了?!埂段拿餍∈贰返诙换兀骸钢劣谑懚喙眩⒉挥?jì)較?!挂沧鳌甘蕖埂?br />2.約束修整?!逗鬂h書。卷一○?;屎蠹o(jì)上。和熹鄧皇后紀(jì)》:「先公既以武功書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孫,故能束脩,不觸羅網(wǎng)?!埂稌x書。卷九六。列女列傳。王凝之妻謝氏》:「道韞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帳中,柳束脩整帶造于別榻。」也作「束修」。
《國語辭典》:反逆  拼音:fǎn nì
1.相反。《史記。卷三九。晉世家》:「今適庶名反逆,此后晉其能毋亂乎?」
2.叛逆、謀反?!稘h書。卷四九。爰盎晁錯(cuò)傳。晁錯(cuò)》:「吳王反逆亡道,欲危宗廟,天下所當(dāng)共誅。」
3.顛簸。宋。蘇軾 問養(yǎng)生:「遇大風(fēng)焉,舟中之人,如附于桔槔,而與之上下,如蹈車輪而行,反逆眩亂不可止;而吾飲食起居如他日。吾非有異術(shù)也,惟莫與之爭,而聽其所為?!?/div>
《國語辭典》:十戒  拼音:shí jiè
佛教沙彌和沙彌尼所受的十條戒律,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涂飾香鬘、不聽視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shí)食、不蓄金銀財(cái)寶?!瓷硰浭浞ú⑼x〉:「汝今已受沙彌十戒竟,當(dāng)盡形壽頂戴奉持?!?/div>
《國語辭典》:銀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  拼音:yín huán shé
動(dòng)物名。一種毒蛇。體黑色,上有數(shù)十條銀白色環(huán)帶,毒性極強(qiáng),以小動(dòng)物為食。
八備十條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唐彥琮法師就翻譯立八備十條之法式。義楚六帖九曰:「彥琮法師云:夫預(yù)翻譯,有八備十條:一、誠心愛法,志愿益人。二、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三、文詮三藏,學(xué)貫五乘,不苦暗滯。四、傍涉墳史,工綴典辭,不過魯拙。五、襟抱平恒,器量虛融,不好專執(zhí)。六、要識(shí)梵言。七、不墜彼學(xué)。八、博閱蒼雅,類諳篆隸,不昧此文。十條者:一句韻、二問答、三名義、四經(jīng)論、五歌頌、六咒功、七品題、八專業(yè)、九本部、十字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