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字昭嗣。初為拾遺,以諫謫松滋令。宣宗大中時(shí)為黔南觀察使。工詩文。有《羯鼓錄》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91?—854 字昭嗣。魯郡(今山東兗州)人。排行二十三。初游學(xué)吳、楚,羈旅窮愁10余年。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初任拾遺,因諍諫貶為松滋縣令。武宗會昌元年(841),任洛陽令,后遷郎中,出為商、蔡、婺州刺史。宣宗大中中,官黔南觀察使,大更當(dāng)?shù)仫L(fēng)俗,大中八年(854)卒。生平事跡散見《羯鼓錄》、《云溪友議》卷中、《新唐書·藝文志二》、《唐詩紀(jì)事》卷五四、《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四。今人卞孝萱《南卓考》(《中華文史論叢》第四輯)可參看。卓能詩善文,亦通音樂。撰有《羯鼓錄》,乃研究唐代音樂之重要資料,今存。尚著有《南卓文》1卷、《駁史》30卷、《唐朝綱領(lǐng)圖》1卷等,皆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66—1644 【介紹】: 明陜西渭南人,字思受,號二太。南企仲族子。萬歷二十九年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天啟三年,累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擊退荷蘭殖民者。五年遷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魏忠賢銜其敘功不及己,格其賞。尋被劾削籍。崇禎元年起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進(jìn)工部尚書,旋削籍歸。十七年,李自成破渭南,被俘,不肯降,絕食死。
維基
南居益(1565年—1644年),字思受,號二太,陜西西安府華州渭南縣人,進(jìn)士出身。萬歷二年進(jìn)士南憲仲之子,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成辛丑科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遷廣平府知府,擢山西提學(xué)副使、雁門參政,歷任按察使、左右布政使等職。天啟二年(1622年)任太仆寺卿,天啟三年(1623年)擢為右副都御史。荷蘭人佔(zhàn)據(jù)澎湖,福建巡撫商周祚私下答應(yīng)荷蘭艦隊(duì)司令雷約茲(Cornelis Rijersz Schoonhoffman),只要撤出澎湖,就允許他們在臺灣貿(mào)易,但雙方一直無法取得共識。最后商周祚命令南路副總兵張嘉策強(qiáng)行要求荷蘭人撤返,“但師行糧從,無餉則無兵?!庇酚硒P翔痛批:“非惟船不回、城不拆,且來者日多?!弊詈髲埣尾弑怀⒏锫毑檗k,改由抗倭名將俞大猷之子俞咨皋接任。天啟三年(1623年)二月,朝廷以南居益取代商周祚出任福建巡撫,南居益“未出都門,輒痛心切齒,毅然以必誅紅夷為己任”,集結(jié)一萬名士兵與兩百艘船,包括運(yùn)兵船、炮船與火船。天啟四年(1624年)二月,南居益親自乘船到金門,下令渡海出擊收復(fù)澎湖。福建總兵俞咨皋、守備王夢熊,率領(lǐng)兵船至澎湖,登陸白沙島,與荷軍接戰(zhàn)。但荷蘭軍隊(duì)依仗堅(jiān)固的工事與戰(zhàn)艦頑抗,澎湖久攻不下。是年九月,總兵俞咨皋統(tǒng)率三軍與荷軍苦戰(zhàn)七個月。天啟五年(1625年)升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因被魏忠賢、黃承昊等人劾奏而被罷官。崇禎元年(1628年)被重新起用,任戶部右侍郎,曾提議增加軍餉。工部尚書張鳳翔因軍械未能齊備而下獄,南居益代理工部尚書。不久,兵部尚書梁廷棟彈劾郎中王守履失職,南居益上疏說情,被崇禎帝以徇私削籍遣還。不久,又因敘守城功復(fù)職。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破渭南,招降南居益,不從。十七年(1644年)正月,與族弟南居業(yè)絕食而死。
《駢字類編》:南二
金丹大要三五一圖說紫陽翁曰:三五一都三個子,古今明者實(shí)然稀。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巳自然生數(shù)五,三家相見結(jié)嬰兒。嬰兒是一含真氣,十月胎完入圣基。
分類:南二
《國語辭典》:青蓮(青蓮)  拼音:qīng lián
一種睡蓮。葉子寬而長,青白分明。印度人認(rèn)為具有偉人眼睛的特徵,所以用來形容佛的眼睛?!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目凈脩廣如青蓮,心凈已度諸禪定?!?/div>
《國語辭典》:青蓮居士(青蓮居士)  拼音:qīng lián jū shì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別號。參見「李白」條。
分類:詩人李白
《國語辭典》:陽道(陽道)  拼音:yáng dào
1.外事,如朝祀之類。語出《禮記?;枇x篇》:「天子理陽道后治陰德,天子聽外治后聽內(nèi)職?!?br />2.為主、居上之道。如君道、父道、夫道。相對于臣道、子道、婦道等陰道而言。
3.月亮繞行太陽的軌道。見《漢書。天文志》。
4.正道。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我法陰符,按陽道,握兵機(jī)?!?br />5.稱男性的生殖器。《宋書。卷三四。五行志五》:「豫章吳平人有二陽道,重累生?!挂卜Q為「陽物」。
《漢語大詞典》:鈐山(鈐山)
山名。在 江西省 分宜縣 南二里 袁江 南岸,亦名 鈐崗 。右為 新澤水 ,左為 長壽水 ,夾于山末,故名 鈐 。 明 代 嚴(yán)嵩 曾在 鈐山 讀書十年,有鈐山堂集四十卷。因以“鈐山”指 嚴(yán)嵩 。 清 趙翼 《感事·暗指和申事》詩:“聞道 鈐山 簿録時(shí),世間無此擁高貲?!?/div>
《漢語大詞典》:項(xiàng)里(項(xiàng)里)
在今 浙江 紹興 西南二十里,世傳為 項(xiàng)羽 流寓之處。 宋 陸游 《項(xiàng)王祠》詩:“ 項(xiàng)里 溪水聲潺湲,溪上青山峩髻鬟?!?/div>
《漢語大詞典》:陽閑(陽閒)
亦作“ 陽間 ”。
(1).古代天文學(xué)名詞。指房宿南二星的中間。史記·天官書:“月行中道……陽閒,驕恣。陽星,多暴獄?!?司馬貞 索隱:“南為陽閒,北為陰閒,則中道房星之中閒也。”
(2).人世間。相對“陰間”而言。《四游記·華光鬧蜻蜓觀》:“我去陽間,又收得一白蛇精?!?清 袁枚 新齊諧·七盜索命:“盜亦有道,吾無如何,汝姑回陽間,一別妻孥可也。” 茅盾 《速寫》二:“我怕要一定無疑地以為陽間的我此時(shí)正站在陰陽鏡前面看見了在冥國的她的倩影!”
《國語辭典》:穾奧(穾奧)  拼音:yǎo ào
穾,室之東南角。奧,室之西南角。穾奧泛指隱暗的地方?!稘h書。卷一○○。敘傳上》:「守穾奧之熒燭,未卬天庭而睹白日也?!固?。杜甫察與二子有故遠(yuǎn)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文章開穾奧,遷擢潤朝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