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17
詞典
1
分類詞匯
116
共116,分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戲兵
斗鵪鶉
賭快
格簺
黑犢
買快
梟散
五博
族鬼
紙牌
擲采
關撲
鶴格
搏掩
攧竹
《漢語大詞典》:
戲兵(戲兵)
(1).戲弄兵器。 唐
韓愈
《魏博節(jié)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
:“嶪嶪 魏 土,嬰兒戲兵;吏戎愁毒,莫保腰頸?!?br />(2).即象戲。古博戲的一種。 宋 晁無咎
《廣象戲圖序》
:“象戲,戲兵也。 黃帝 之戰(zhàn),驅(qū)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而以象戲名之。”
分類:
戲弄
兵器
博戲
《國語辭典》:
斗鵪鶉(鬥鵪鶉)
拼音:
dòu ān chún
1.一種使鵪鶉相斗,用以決勝負的游戲。如:「他的特殊嗜好是斗鵪鶉?!?br />2.曲牌名。北曲入越調(diào),管色配六字調(diào)或凡字調(diào);又入中呂宮,管色配小工調(diào)或尺字調(diào)。
分類:
斗鵪鶉
博戲
玄宗
西涼
《漢語大詞典》:
賭快(賭快)
古代民間的一種博戲。 宋
李清照
《〈打馬圖〉序》
:“打揭、大小、豬窩、族鬼、胡畫、數(shù)倉、賭快之類,皆鄙俚,不經(jīng)見。” 明
胡應麟
《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七·六赤打葉子
》
:“ 李 所舉當時戲劇,又有打揭、大小、豬窩、族鬼、胡畫、數(shù)倉、賭快等。今絶不知何狀?!?/div>
分類:
民間
博戲
《漢語大詞典》:
格簺
謂賭簺。簺,即博戲格五。 唐
皮日休
《請行周典》
:“茍無世守之業(yè),必鬭鷄走狗,格簺擊鞠,以取飡於游閑。” 唐
皮日休
《登初陽樓寄懷北平郎中》
詩:“投鉤列坐圍華燭,格簺分朋占靚妝。”參見“ 格五 ”。
分類:
博戲
格五
《漢語大詞典》:
格五
古代博戲名。棋類。
《
漢書·吾丘壽王傳
》
:“ 吾丘壽王 字 子贛 , 趙 人也。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詔?!?顏師古 注:“ 劉德 曰:‘格五,棊行?!?span id="5emxiyv" class="book">《簺法》曰:‘簺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
《
后漢書·梁冀傳
》
:“﹝ 梁冀 ﹞性嗜酒,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又好臂鷹走狗,馳馬鬭雞?!?宋
沈括
《
夢溪筆談·技藝
》
:“蹙融,或謂之蹙戎,
《
漢書
》
謂之格五。雖止用數(shù)棋,共行一道,亦有能否……其法﹝以﹞已常欲有餘裕,而致敵人於嶮。” 清
吳兆騫
《閏三月朔日將赴遼左留別吳中諸故人》
詩:“擬從執(zhí)戟奏
《甘泉》
,恥學 吾丘 能格五?!?/div>
分類:
格五
博戲
《漢語大詞典》:
黑犢(黑犢)
(1).古代博戲。用木制骰子五枚,每枚兩面,一面涂黑,一面涂白,黑者刻二為犢,白者刻二為雉。擲之五子皆黑者為盧,勝采;二雉三黑為雉,次勝采;二犢三白為犢,又次,“黑犢”即指此。
《
晉書·劉毅傳
》
:“后於東府聚摴蒱大擲,一判應至數(shù)百萬,餘人并黑犢以還,唯 劉裕 及 毅 在后?!眳㈤?唐 李肇
《
唐國史補
》
卷下。
(2). 西漢 末稱號為“青犢”的農(nóng)民起義軍。后亦泛指農(nóng)民起義軍。 明
夏完淳
《大哀賦》
:“卒之黃巾黑犢之屯聚,青袍白馬之橫行?!?明
夏完淳
《討降賊大逆檄》
:“因之青袍入殿,外朝不抱烏號;黑犢驚鑾,后苑惟啼苦竹?!?/div>
分類:
博戲
木制
骰子
五枚
農(nóng)民起義
兩面
《國語辭典》:
買快(買快)
拼音:
mǎi kuài
快,形容賭博時的喝采聲。買快即賭博。元。無名氏《白兔記》第四折:「蒲牌買快時,十番九遍輸?!?/div>
分類:
博戲
骨牌
花色
要求
《漢語大詞典》:
梟散(梟散)
(1).古代博戲的兩種彩名,以梟為貴,散為賤。 宋
葛立方
《
韻語陽秋
》
卷十七:“彼 蘇林 以謂五博之類,不用箭,但行梟散,未知所據(jù)?!眳⒁姟?梟棊 ”。
(2).喻指貴賤。 漢 桓寬
《
鹽鐵論·結和
》
:“閭里常民,尚有梟散,況萬里之主與小國之 匈奴 乎?”
分類:
貴賤
博戲
《漢語大詞典》:
梟棋(梟棊)
亦作“ 梟棋 ”。 古代博戲中的一種貴彩。
《
戰(zhàn)國策·楚策三
》
:“夫梟棊之所以能為者,以散棊佐之也。夫一梟之不勝五散亦明矣。今君何不為天下梟,而令臣等為散乎?” 鮑彪 注:“
《正義》
云,博頭有刻梟鳥形者?!?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招魂》
:“彩在口中喊,瓊在手中投,梟棋得勝有報酬?!?/div>
分類:
博戲
《漢語大詞典》:
五博
古代博戲的一種。用木或玉、石制成五子,擲子投采以分勝負。 宋
葛立方
《
韻語陽秋
》
卷十七:“
《
酉陽雜俎
》
亦云:‘於棋局中各用五子,共行一道,以角遲速。’則格五也,塞也,蹙融也,名雖不同,其制一而已。彼 蘇林 以為五博之類,不用箭,但行梟散,未知所據(jù)?!眳㈤?唐 李翱
《五木經(jīng)》
。
分類:
博戲
五子
《漢語大詞典》:
族鬼
古時博戲的一種。 宋
李清照
《打馬圖序》
:“打揭、大小、豬窩、族鬼、胡畫、數(shù)倉、賭快之類,皆鄙俚,不經(jīng)見?!?王仲聞 注:“ 明 胡應麟
《
少室山房筆叢
》
卷二十五:‘ 李 所舉當時戲劇,又有打褐、大小、豬窩、族鬼……今絶不知何狀?!?/div>
分類:
博戲
《國語辭典》:
紙牌(紙牌)
拼音:
zhǐ pái
紙制的娛樂用品,可用作賭具。如撲克牌、圓牌、四色牌等均屬之。
分類:
紙牌
下行
公文
文名
博戲
點子
圖案
文字
《漢語大詞典》:
擲采(擲采)
亦作“ 擲彩 ”。 博戲的一種。 唐
李肇
《
唐國史補
》
卷下:“擲采之骰有二,其法生於握槊,變于雙陸?!?宋
梅堯臣
《依韻和劉厚甫見寄》
:“ 漢 宮聊擲彩,梵學競通禪?!?/div>
分類:
博戲
《國語辭典》:
關撲(關撲)
拼音:
guān pū
用賭博的方式來買賣物品。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節(jié),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坊巷以食物動使果實柴炭之類,歌叫關撲?!顾?。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市井》:「坊巷市井,買賣關撲,酒樓歌館,直至四鼓后方靜。」也作「關睹」。
分類:
商品
誘餌
財物
博戲
《漢語大詞典》:
鶴格(鶴格)
古代博戲之具。 宋
歐陽修
《
歸田錄
》
卷二:“ 唐 世士人宴聚,盛行葉子格, 五代 、國初猶然,后漸廢不傳。今其格世或有之,而無人知者,惟昔 楊大年 好之…… 大年 又取葉子彩名紅鶴、皁鶴者,別演為鶴格?!?/div>
分類:
博戲
《漢語大詞典》:
搏掩
亦作“ 搏掩 ”。 擊人取物。一說,為一種賭博,以博戲取人財物。
《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
:“ 元狩 元年,侯 拾 嗣,九年, 元鼎 四年,坐入 上林 謀盜鹿,又搏揜,完為城旦?!?顏師古 注:“搏揜,謂搏擊揜襲人而奪其物也。搏字或作博,一曰博,六博也,揜,意錢之屬也,皆謂戲而取人財也。”
《
漢書·貨殖傳
》
:“又況掘冢搏掩,犯姦成富?!?顏師古 注:“搏掩,謂搏擊掩襲,取人物者也?!?王先謙 補注:“據(jù)
《
史記
》
,搏當為博,一説是。”參閱 清 劉寶楠
《
愈愚錄·搏揜
》
。
分類:
賭博
博戲
取人
財物
《漢語大詞典》:
攧竹
博戲名。顛動竹筒使筒中某支竹簽首先跌出,視簽上標志以決勝負。 元
關漢卿
《一枝花·不伏老》
套曲:“愿朱顏不改常依舊,花中消遣,酒內(nèi)忘憂,分茶攧竹,打馬藏鬮?!?元
喬吉
《揚州夢》
第三折:“知音呂,借意兒嘲風詠月,有體段,當場兒攧竹分茶?!?元
無名氏
《百花亭》
第一折:“據(jù)此生世上聰明,今時獨步,圍棊遞相,打馬投壺,撇蘭攧竹,寫字吟詩……端的個天下風流,無出其右。”
分類:
博戲
竹筒
筒中
竹簽
首先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