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交臂  拼音:jiāo bì
1.拱手。多表示恭敬、降服?!稇?zhàn)國(guó)策。魏策二》:「魏不能支,交臂而聽楚。」《南齊書。卷三八。蕭赤斧傳》:「莫不舉踵來王,交臂納貢?!?br />2.舊時(shí)罪犯雙手被交叉綁在背后,稱為「交臂」?!肚f子。天地》:「睆睆然在纏繳之中,而自以為得,則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于囊檻,亦可以為得矣。」《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守相有罪,車馳詣闕,交臂就死?!?br />3.胳臂靠著胳臂。表示親近、接近?!逗鬂h書。卷七二。董卓傳》:「乃駢馬交臂相加,笑語良久?!顾?。蘇軾〈夜值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閑心對(duì)此居?!?br />4.比喻知心的朋友。南朝宋。謝靈運(yùn)感時(shí)賦〉:「相物類以迨已,閔交臂之匪賒?!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20' target='_blank'>駱賓王 與博昌父老書:「自解攜襟袖,一十五年,交臂存亡,略無半在。」
《國(guó)語辭典》:插手  拼音:chā shǒu
1.參與、加入。宋。陳造〈再次韻答許節(jié)推〉詩:「宦途要處難插手,詩社叢中常引頭?!埂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脯F(xiàn)在俄日打仗的事,我們守定中立,那里容得插手?」
2.雙手交叉于胸前拱手行禮。元。馬致遠(yuǎn)《薦福碑》第二折:「比及見這四方豪士頻插手,我爭(zhēng)如學(xué)五柳的先生懶折腰?!?/div>
《國(guó)語辭典》:吒叉  拼音:zhà chā
交叉著雙手。唐。杜牧 別家詩:「初歲嬌兒未識(shí)爺,別爺不拜手吒叉。」宋。陸游 晚步湖塘少休民家詩:「村童亦可念,喚客手吒叉?!?/div>
分類:叉手
《漢語大詞典》:手八叉
唐 溫庭筠 才思敏捷,每入試,叉手構(gòu)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韻,時(shí)號(hào)“溫八叉”。見 宋 孫光憲 北夢(mèng)瑣言卷四。后因以“手八叉”形容文思敏捷。 清 趙翼 《集益齋即事戲呈休寧座主》詩:“公於此已肱三折,我愧才非手八叉?!?/div>
《國(guó)語辭典》:唱喏  拼音:chàng rě
1.一面作揖,一面出聲致敬。元。張國(guó)賓?!逗虾股馈返谝徽郏骸福ò罾献霭莸﹥嚎圃疲┥┥页隽??!埂段饔斡洝返谖寤兀骸复笫g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br />2.古代貴人駕車出行時(shí),由差役前導(dǎo),高聲喏喝,使人規(guī)避。明。周祈《名義考。卷六。人部。唱喏》:「貴者將出,唱使避己,故曰唱喏?!?/div>
《漢語大詞典》:唱諾(唱諾)
見“ 唱喏 ”。
《國(guó)語辭典》:叉手吟  拼音:chā shǒu yín
唐代文人溫庭筠,作賦時(shí)叉手構(gòu)思,叉手八次而八韻成。見宋。孫光憲《北夢(mèng)瑣言》卷四。后以「叉手吟」形容才思敏捷。清。黃遵憲〈庚午六月重到豐湖志感〉詩:「湖光瀲瀲柳陰陰,又作堤邊叉手吟。」
《漢語大詞典》:聲諾(聲諾)
亦作“ 聲喏 ”。
(1).出聲應(yīng)答。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卷一:“﹝余與 吳敏 撰數(shù)十語﹞俾閤門官宣讀,每讀一句,將士聲諾?!?宋 洪邁 《夷堅(jiān)支志乙·黃巢廟》:“山下人每聞廟內(nèi)聲喏,若數(shù)百人受令唯諾者?!?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偷桃:“﹝吏﹞少頃復(fù)下,命取桃子,術(shù)人聲諾?!?span id="4but4tt" class="book">《快心編三集》第八回:“ 張芳 跪領(lǐng)鈞旨,聲喏而去?!?br />(2).古人謁見官長(zhǎng)或會(huì)見賓客時(shí)叉手行禮,同時(shí)揚(yáng)聲致敬之謂。 宋 方勺 泊宅編卷四:“一夕,公獨(dú)坐便齋,神聲諾而不見形。”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二:“王嘗春日游后圃,見一老卒臥日中,王蹴之曰:‘何慵眠如是?’卒起聲喏,對(duì)曰:‘無事可做,只得慵眠?!?span id="oeyg14k" class="book">《水滸傳》第四八回:“莊門上 杜興 看見有 楊雄 、 石秀 在彼,慌忙開了莊門,放隻小船過來,與 宋江 聲諾?!?清 徐士鸞 《宋艷·駁辨》:“舵工遽見 才仲 攜一麗人登舟,即前聲喏?!?/div>
《漢語大詞典》:叉手髻
婦女發(fā)髻名。髻形如叉手狀,故稱。北史·室韋傳:“女婦束髮作叉手髻?!?/div>
《漢語大詞典》:七步八叉
相傳 曹植 七步成詩, 溫庭筠 凡八叉手而賦成八韻,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老爺?shù)溃骸卟桨瞬?,具有成例;古人擊鉢催詩,我要擊鉢了。’” 清 天空嘯鶴 《〈豆棚閑話〉敘》:“七步八叉,真擅萬身之才;一短二長(zhǎng),妙通三耳之智?!?span id="ac4hequ" class="book">《歧路燈》第一○一回:“ 婁樸 寫完,笑道:‘旅次推敲未穩(wěn),懇二位老弟斧正?!?紹聞 道:‘七步八叉,渾如夙構(gòu)?!?/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