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魯諸生
 
相關(guān)人物
叔孫通


《史記》卷九十九《叔孫通列傳》
叔孫通者,薛人也。秦時以文學(xué)徵,待詔博士。數(shù)歲,陳勝起山東,使者以聞,二世召博士諸儒生問曰:「楚戍卒攻蘄入陳,于公如何?」……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說上曰:「夫儒者難與進(jìn)取,可與守成。臣愿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span>

例句

嘗聞藉東觀,不獨魯諸生。 司空曙 送張弋

獨有淺才甘未達(dá),多慚名在魯諸生。 司空曙 長安曉望寄程補闕

官稱漢獨坐,身是魯諸生。 吉中孚 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

應(yīng)將否泰理,一問魯諸生。 張繼 送鄒判官往陳留

只似魯諸生,通籍微班忝。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jié)度使三十韻

家承晉太傅,身慕魯諸生。 權(quán)德輿 送謝孝廉移家越州

敢言當(dāng)一干,徒欲隸諸生。 皇甫冉 上禮部楊侍郎

高義盡招秦逐客,曠懷偏接魯諸生。 韓偓 隰州新驛贈刺史

典故
叔孫毀仲尼

相關(guān)人物
叔孫
 
孔子
 
武叔


《論語·子張》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span>

例句

叔孫毀仲尼,臧倉掩孟軻。 孟郊 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

典故 
叔孫禮樂

相關(guān)人物
叔孫通


《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叔孫通〉~2722~
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說上曰:「夫儒者難與進(jìn)取,可與守成。臣愿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垢叩墼唬骸傅脽o難乎?」叔孫通曰:「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jié)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禮所因損益可知者,謂不相復(fù)也。臣愿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股显唬骸缚稍嚍橹?,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褂谑鞘鍖O通使徵魯諸生三十馀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后可興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遂與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xué)者與其弟子百馀人為綿蕞野外。習(xí)之月馀,叔孫通曰:「上可試觀?!股霞扔^,使行禮,曰:「吾能為此。」乃令群臣習(xí)肄,會十月。漢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十月。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步卒衛(wèi)宮,設(shè)兵張旗志。傳言「趨」。殿下郎中俠陛,陛數(shù)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xiāng);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xiāng)。大行設(shè)九賓,臚傳。于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zhí)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fù)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zhí)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歡嘩失禮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乃拜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

例句

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李白 嘲魯儒

叔孫禮樂蕭何律,豈聞一絹直萬錢。 杜甫 冬狩行

明年石渠署,應(yīng)繼叔孫通。 皎然 送張孝廉赴舉

終藉叔孫禮,方知皇帝尊。 魏征 賦西漢

《國語辭典》:諸生(諸生)  拼音:zhū shēng
1.眾儒生。泛指在學(xué)的人?!妒酚?。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漢書。卷四三。叔孫通傳》:「臣愿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br />2.老師對眾多弟子的稱呼。唐。韓愈進(jìn)學(xué)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xué),招諸生立館下。」
3.科舉時代對秀才的通稱?!读凝S志異。卷二。聶小倩》:「寧疑為赴試諸生,而聽其音聲,殊不類浙。」
4.眾生物?!豆茏印K亍罚骸傅卣?,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也。」
《國語辭典》:叔孫通(叔孫通)  拼音:shú sūn tōng
人名。號稷嗣君。西漢薛(今山東省滕縣東南)人。生卒年不詳。初仕秦,后降漢,拜博士。說服漢高祖徵魯諸生定朝儀,采古禮與秦儀雜用。漢之朝廟典禮,多由其訂定。后官太常,徙太子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