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2分類詞匯 9
《漢語大詞典》:取意
(1).猶隨意。 南唐 尉遲偓 中朝故事:“上又詔重修 安國寺 ,畢,親降車輦,以設(shè)大齋。乃十二撞新鐘,捨錢一萬貫,令諸大臣各取意擊之?!?br />(2).采取其意。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三章一:“﹝ 徐壽輝 ﹞以 蘄水 為都城,取意于西方凈土蓮臺(tái),號為 蓮臺(tái)省 ?!?/div>
《漢語大詞典》:斷章取意(斷章取意)
見“ 斷章取義 ”。
《國語辭典》:斷章取義(斷章取義)  拼音:duàn zhāng qǔ yì
截引《詩經(jīng)》中某篇詩的某一章,以表達(dá)己意。只取所需,而不顧原詩的意思。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宗不余辟,余獨(dú)焉辟之?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shí)宗?」后來指截取文章的某一段或談話中的某一句,而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內(nèi)容的原意。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章句》:「尋詩人擬喻,雖斷章取義,然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原始要終,體必鱗次?!埂都t樓夢》第五六回:「探春笑道:『如今只斷章取義,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罵我自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