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取象
(1).以某事物作為榜樣。莊子·天道:“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br />(2).取某事物之征象。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所謂青龍者,東方厥陰之氣,其性仁,其神化,其色青,其形長,其蟲鱗……其他取象皆如是?!?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一:“四方取象:蒼龍、白虎、朱雀、螣蛇?!?/div>
《分類字錦》:朱鳥取象(朱鳥取象)
見丹鶉注。
分類:鵪鶉
《分類字錦》:取象逢蒙
何據(jù)射楊葉百中賦:于稽百氏,爰得六藝;射之制,伎之銳;既取象于逢蒙,且規(guī)模于飛衛(wèi)。
分類:
《分類字錦》:取象璣衡(取象璣衡)
崔骃車左銘:虞夏作車,取象璣衡。
《分類字錦》:取象雷聲(取象雷聲)
周禮韗人: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注:啟蟄,孟春之中也。蟄蟲始聞,雷聲而動,鼓所取象也。
分類:
《分類字錦》:取象五行
晉書律歷志:凡聲尊卑,取象五行,數(shù)多者濁,數(shù)少者清,大不過宮,細不過羽。
分類:審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