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04,分127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渦口
小口
應(yīng)口
口賦
口義
悅口
斗口
方口
辨口
女口
六口
四口
鳳口
花口
箕口
《國語辭典》:渦口(渦口)  拼音:guō kǒu
地名。渦河注入淮河的地方,位于安徽省懷遠(yuǎn)縣東北。
《國語辭典》:小口  拼音:xiǎo kǒu
未成年的孩子?!逗鬂h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序》:「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div>
《國語辭典》:應(yīng)口(應(yīng)口)  拼音:yìng kǒu
1.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一折:「我將這服孝守,我言詞須應(yīng)口?!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說來的話兒不應(yīng)口,無語低頭,書在手,淚凝眸。」
2.頂嘴、辯駁?!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二四出》:「(末)兩個不須動手,(生)各請住,休得要應(yīng)口?!埂端疂G傳》第三回:「鄭屠掙不起來。那把尖刀也丟在一邊,口里只叫:『打得好!』魯達(dá)罵道:『直娘賊!還敢應(yīng)口!』」
3.適合口味。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敢酒食肴饌不應(yīng)口么?」
《國語辭典》:口賦(口賦)  拼音:kǒu fù
古代按照人口所收的稅,始于秦代。以漢代而言,七歲至十四歲,每人每年出二十錢以供天子,為口賦;武帝時增至二十三錢,以補(bǔ)車騎馬匹之費(fèi)。歷代或因其名,但規(guī)定各異。也稱為「口錢」、「口算」。
《國語辭典》:口義(口義)  拼音:kǒu yì
1.口述經(jīng)義,為唐代科舉取士的一種方法?!缎绿茣>硭乃?。選舉志上》:「明經(jīng)停口義,復(fù)試墨義十條?!?br />2.講義。如宋代胡瑗著有《周易口義》及《洪范口義》。
《漢語大詞典》:悅口
適口,可口。語本孟子·告子上:“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明 王瓊 《雙溪雜記》:“雖曰信手雜録,而舉一事寓一理,使讀者忘倦,如芻豢之悅口,斯不為徒言矣?!?/div>
分類:適口可口
《國語辭典》:斗口(鬥口)  拼音:dòu kǒu
在口頭上爭勝?!都t樓夢》第五九回:「那里弄你這個不曉事的來,天天斗口,也叫人笑話,失了體統(tǒng)?!?/div>
《分類字錦》:方口
唐書婁師德傳:師德長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老子內(nèi)傳鶴發(fā)龍顏。廣顙長耳。大目疏齒。方口厚唇。
分類:方口
《漢語大詞典》:辨口
利口,利嘴。辨,通“ 辯 ”。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宮室》:“多言反道,辨口傷實(shí)?!?唐 羅隱 《酬黃從事懷舊見寄》詩:“長繩繫日雖難絆,辨口談天不易窮?!?/div>
分類:利口
《國語辭典》:女口  拼音:nǚ kǒu
1.女俘。指被俘為奴的女子?!赌鲜?。卷二。宋本紀(jì)。孝武帝》:「秋七月己巳,剋廣陵城,斬誕,悉誅城內(nèi)男丁,以女口為軍賞?!埂杜f五代史。卷一○三。漢書。隱帝本紀(jì)下》:「丁丑,尚食奉銜王紹隱除名,流沙門島,坐匿軍營女口也。」
2.舊指女人的話。《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上》:「劉向以為齊桓好色,聽女口?!?/div>
分類:女子
《駢字類編》:六口
宋書符瑞志:孝建三年四月甲辰,晉陵延陵得古鐘六口,徐州刺史竟陵王誕以獻(xiàn)。
又周禮旅師。注見五口下。
《駢字類編》:四口
宋史食貨志:蔡攸等計德、霸二州戶口之?dāng)?shù),率三戶四口。則戶版訛隱,不待校而知。
《駢字類編》:鳳口(鳳口)
唐 白居易 汎小?二首 其二 亞竹亂藤多照岸,如從鳳口向湖州。
《漢語大詞典》:花口
指初開的花。因花開時如口張狀,故稱。 唐 白居易 《酬南洛陽早春見贈》詩:“寒縋柳腰收未得,暖熏花口噤初開?!?唐 白居易 《草詞畢遇芍藥初開》詩:“詞頭封送后,花口拆開時?!?/div>
分類:花開
《駢字類編》:箕口
韓愈三星行: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奮其舌,箕張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