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李以謙(1534年—1586年),字從吉,又字德光,號春臺,山東兗州府魚臺縣人,民籍,進士出身。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十二名,萬歷二年(1574年)登甲戌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九名,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一名。初授保定府推官,萬歷八年(1580年)行取,丁父憂歸。十一年除服,八月選授禮科給事中,十三年奉命冊立晉藩,十四年正月升戶科右,同年卒。
熊镃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熊镃(1534年—?),字仲時,號少臺,河南汝寧府光州人,民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三百七十九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七名進士。授長治縣知縣,補洪洞縣,以治行高等,擢南京兵部主事,以疾告歸。著有《少臺文集》。

人物簡介

維基
高一登(1534年—1573年),字汝薦,號鳳臺,山東東昌府清平縣民籍,應(yīng)天府句容縣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第二百一十名進士。授河南永寧縣知縣,隆慶六年(1572年)升南京戶部主事,萬歷元年卒。
晏仕翹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晏仕翹(1536年—1579年),字應(yīng)望,號惺臺,江西臨江府清江縣民籍新喻縣人。江西鄉(xiāng)試第四十二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進士。吏部觀政,本年六月授松江府推官,丁憂。隆慶三年(1569年)復(fù)除徽州府,五年升刑部主事,萬歷二年(1574年)改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三年差巡鹽長蘆,四年差巡按福建,本年升彰德知府,五年改紹興府,六年降滁州判官,七年升太倉州知州,未任卒。
錢拱宸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錢拱宸(1536年—?),字恭卿,號弦臺,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民籍。原名錢錟,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舉甲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七名。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六十七名,三甲第三百二十二名進士。授禮部主事,歷官江西廣信府知府,萬歷十一年(1583年)五月升福建按察司副使,改貴州副使,二十一年九月升福建右參政、分守建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37—1610 【介紹】: 明廣東海澄人,字以拔,號立臺。萬歷八年進士。授南樂令,擢陜西道御史,按湖廣,平鄖陽兵變,又鎮(zhèn)壓劉汝國起事。旋督南京學(xué)政,后以事謫外,不復(fù)出。
維基
柯挺(1537年—1610年),字以拔,號立臺,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三都(今福建廈門市海滄區(qū)東嶼村)人,民籍。萬歷癸酉解元,萬歷庚辰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有政聲。隆慶二年(1568年)恩貢入國子監(jiān),萬歷元年(1573年)參加癸酉科順天府鄉(xiāng)試,高中第一名舉人。萬歷八年(1580年)登進士第三甲第四十六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安福人,字子畏。隆慶五年進士。授刑部主事。萬歷初,改御史。因上疏劾張居正,廷杖除名。居正復(fù)誣以他事,遠(yuǎn)戍廣西。至潯州暴卒。天啟初,追謚毅思。有《精忠堂稿》。
維基
劉臺(1538年—1582年7月9日),又字國基,又字子畏,號畏所,江西吉安府安??h人,隆慶辛未進士,萬歷時官監(jiān)察御史。因彈劾張居正貶官。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江西鄉(xiāng)試第四十六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聯(lián)捷辛未科會試第七名,二甲第四名進士,授刑部浙江司主事。萬歷二年,擔(dān)任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后巡按遼東,因錯誤奏報戰(zhàn)功而受牽連。之后擔(dān)任山東御史。萬歷四年,他上疏彈劾輔臣張居正:奏疏呈上后,張居正大怒,在朝廷上自我辯護,稱:“有命令,巡按不能奏報軍功。去年遼東大捷,劉臺違反制度妄自上奏,按規(guī)矩應(yīng)降職。我多次請求皇上告誡他,而劉臺為此心懷不滿。后來傅應(yīng)禎被逮捕下獄,追問他的黨羽。起初不知道劉臺與傅應(yīng)禎為同縣且很要好,實際上有所主使。于是劉臺自感驚恐,不再顧及到什么,向我泄憤怒。況且劉臺是我錄取的進士,二百年來沒有門生彈劾老師的,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辭職贖罪?!彪S后張居正伏地痛哭不起。萬歷帝走下御座用手拉他,再三勸慰。張居正一再聲明自己的諾言,不肯答應(yīng)執(zhí)掌政事?;噬吓伤径Y太監(jiān)孫隆拿著他的親筆詔書宣讀,張居正方才起身。于是劉臺被逮捕至京師、下詔獄,廷杖一百下后戍邊。張居正表面上疏營救,暗地將他除去官籍,降為平民。然而,張居正仍不解恨。劉臺巡按遼東時,與巡撫張學(xué)顏不合。這時,張學(xué)顏任職戶部,誣陷劉臺接受賄賂,張居正囑咐御史于應(yīng)昌去巡按遼東復(fù)查一下,而命令王宗載巡撫江西,考察劉臺家鄉(xiāng)情況。于應(yīng)昌、王宗載等人順著張居正之意,將事情修改上報,劉臺于是被發(fā)配到廣西。劉臺的父親劉震龍、弟弟劉國,都受到連坐。劉臺到潯州不久,在戍主房里飲酒,返家后即暴卒。同一天,張居正也病卒。第二年,御史江東之為劉臺鳴冤,彈劾王宗載、于應(yīng)昌。萬歷帝下詔恢復(fù)劉臺官職,罷王宗載、于應(yīng)昌的職務(wù),由其他部門考察詢問。南京給事中馮景隆上疏指責(zé)遼東巡撫周詠與于應(yīng)昌共同陷害劉臺,于應(yīng)昌既已被罷免,周詠還任薊遼總督,也應(yīng)罷免。南京御史孫繼先也揭發(fā)張學(xué)顏陷害劉臺之罪。當(dāng)時張學(xué)顏正在得寵,因馮景隆的疏中一并彈劾了李成梁,張學(xué)顏替李成梁辯冤。遂又將其一并彈劾。皇上于是貶馮景隆為薊州判官,孫繼先為臨清州判官,而對張學(xué)顏不加問罪。不久,江西巡撫曹大野、遼東巡撫李松調(diào)查后報告王宗載、于應(yīng)昌結(jié)為朋黨、陷害忠良。刑部因此以誣告罪處理,奏報將王宗載等人以發(fā)配、貶為平民、降低官階不等處理。朝廷后贈劉臺為光祿寺少卿,蔭庇一子。天啟初年,追謚毅思。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華仲亨(1539--1599),字起光,號芝臺。明無錫人。察子。國子生。選武英殿中書舍人,告疾歸。萬歷十四年(1586)與汪道昆、王世貞等在杭州共舉南屏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40—1598 【介紹】: 明廣東澄海人,字仁卿。萬歷二年進士。歷知萬年、泰和二縣,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選司郎中,佐尚書孫丕揚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門。受業(yè)于永豐呂懷,深疾王守仁新說,上疏反對守仁從祀文廟。有《二程年譜》等。
全粵詩·卷四一三
唐伯元(一五四〇 — 一五九七),字仁卿,號曙臺。澄海人。明神宗萬歷二年(一五七四)進士。初授萬年令,尋改泰和。秩滿,遷南京戶部主事。歷官至吏部郎中。致仕歸。伯元受業(yè)于呂懷,踐履篤實,而深疾王守仁新說。為文根極理要。有《二程年譜》、《二程類語》、《白沙文編》、《易注》、《太乙堂采芳亭稿》、《醉經(jīng)樓集》。《明史》卷二八二、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四有傳。唐伯元詩,以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普寧方耀重刊本《醉經(jīng)樓集》為底本,并參校光緒二年(一八七六)潮州金山書院重刊本。
維基
唐伯元(1541年—1598年),字仁卿,號曙臺,廣東潮州府澄??h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廣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一名舉人,萬歷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會試第一百八十四名,三甲第一百零三名進士。歷任萬年縣、泰和縣知縣,八年(1580年)調(diào)任南京戶部主事,升員外郎、郎中。崇奉程朱理學(xué),反對王守仁的新理學(xué)即所謂“心學(xué)”。因反對王守仁從祀文廟,上《爭從祀疏》被貶為海州判官。后得到明神宗的信任,升尚寶司丞,因與吏部尚書楊巍學(xué)術(shù)觀點相同,得其贊賞,被推薦為吏部員外郎,后升考功司、文選司郎中。任滿,本可升太常寺少卿,但上疏請求罷官回鄉(xiāng)。因其治政和治學(xué)不錯,《明史》稱贊其為嶺海士大夫儀表。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德萬,大田人。隆慶戊辰進士,歷官禮部左侍郎有鐘臺遺槁
維基
田一?。?540年—1591年),字賓陽,號鐘臺,福建延平府大田縣人,民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一名,二甲第三名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五年八月進侍讀。萬歷五年(1577年)張居正丁憂奪情,吳中行攻擊張居正,趙用賢亦上疏批評,張居正大怒。田一俊同侍講趙志皋、修撰沈懋學(xué)等上疏力救。九年五月負(fù)責(zé)編纂六曹章奏,丁憂歸。十二年六月復(fù)起侍讀,充《大明會典》纂修官,十月升右諭德,掌南京翰林院事,十四年升國子監(jiān)祭酒,十五年七月充經(jīng)筵講官,十六年十月遷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十七年二月代替生病的朱賡總理會試事宜,再充經(jīng)筵講官,六月升左侍郎,教習(xí)庶吉士,十九年正月掌翰林院印信,三月以病乞歸,準(zhǔn)回籍調(diào)理,不久去世。

人物簡介

維基
陳夢庚(1540年—?),字臺錫,號后梅,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籍,明朝官員。二十二歲中嘉靖四十年(1561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舉人。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一百三十六名,二甲二十一名進士。萬歷十一年(1583年)任浙江湖州府知府。遷福建副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黃安人,字子健。耿定理弟。隆慶五年進士。授工部主事。萬歷時累遷操江僉都御史,曾疏陳礦使之患。官至兵部侍郎。
維基
耿定力(1541年—1607年),字子健,號叔臺,湖廣黃安(今湖北紅安)人,進士出身。湖廣鄉(xiāng)試第八十名,隆慶五年(1571年)二甲第八名進士。任工部主事,出為成都知府,提出采木收木法,減免官吏勒索。萬歷十六年三月,升福建提學(xué)副使,十九年十一月升河南左參政,二十年九月升太常寺少卿,二十一年四月請告。二十二年六月起復(fù)原職,二十三年二月升右通政,五月轉(zhuǎn)左通政,二十六年六月官至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操江兼管巡江,加升右副都御史,三十四年七月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辭官后居天臺山講學(xué)。卒贈尚書。
杜偉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道升。少育于沈漢家,從其姓,后歸宗。嘉靖三十一年舉人,應(yīng)會試不第。講濂洛之學(xué),以主靜為宗,動止皆有法度。江西羅洪先聘為子弟師。常與洪先靜坐石蓮洞,學(xué)業(yè)益進。萬歷二十年謁選南陽府推官,聽斷平允,遷工部主事,榷稅荊州,不私一錢。年七十一卒,學(xué)者稱靜臺先生。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應(yīng)辰(1543年—?),字惟星,號會臺,浙江寧波府慈溪縣人,民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十一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二十九名,三甲第二百六十四名進士。授江陵縣知縣,歷夔州府同知,官至山西潞安府同知致仕。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四一四
王粹,號鰲臺。東莞人。明神宗萬歷二年(一五七四)由吏員考授正九品,改選浙江義烏縣典史。事見東莞《鰲臺王氏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