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江起鵬,字羽健,號中臺,直隸徽州府婺源縣人。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一百十四名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初授直隸永平府永寧縣知縣,創(chuàng)義學,置社師,申保甲,盜賊遠屏,習俗一變。調余姚縣知縣,晉南工部主事,條陳十事,掌錢法,疏言利弊七事,轉禮部,升郎中,卒于官。

人物簡介

維基
劉弘寶(1559年—?),字公可,號臺巖,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民籍。萬歷丙戌進士,官至浙江參政。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鄉(xiāng)試二十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聯(lián)捷丙戌科會試一百二十七名,廷試三甲二百十三名進士。兵部觀政,授翰林院庶吉士,選戶科給事中,改工科給事中,出為浙江參政。不久去世,贈太常少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9—1627 【介紹】: 明福州府福清人,字進卿,號臺山。萬歷十一年進士。進編修。歷南京禮部右侍郎,改吏部,數(shù)上疏言礦稅之害。以忤首輔沈一貫,久滯南京。三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次年為首輔。數(shù)陳時政得失,帝輒不省,所救正者不過十二三,遂累章乞休,四十二年,得歸。天啟元年,復為首輔。魏忠賢擅政,興大獄,向高數(shù)有匡救。忠賢恨之,而朝士與忠賢抗者皆倚向高。楊漣劾忠賢二十四大罪疏上,向高謂事且決裂,不以為然。乃奏請聽忠賢歸私第保全終始。忠賢益恨,借故指為東林黨魁。向高以時事不可為,遂力請歸。四年,罷去。卒謚文忠。有《說類》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進卿,福清人。萬歷癸未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入直東閣,以少傅予告。泰昌初,召為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贈太師,謚文忠。有蒼霞草。
維基
葉向高(1559年—1627年),字進卿,號臺山,晚號福廬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人,萬歷十一年進士。萬歷天啟年間官至內閣首輔。祖父葉廣彬、父葉朝榮。其母林夫人懷孕時逢倭寇入侵,四處奔波逃難,生葉向高于道旁敗廁中,故得小名廁仔。林夫人懷抱葉向高幼時多次遇到倭寇,他人均棄子逃生,林夫人不忍棄之,葉向高最終幸運地活了下來。葉向高五歲開始啟蒙,十分聰敏,人稱神童,七歲正式讀書。隆慶元年(1567年)“詔選郡國廩生入太學”,葉向高隨入選的父親葉朝榮進京。隆慶三年(1568年)葉朝榮名落孫山,葉向高跟隨父親返回家鄉(xiāng),在福州讀書。隆慶五年(1570年)葉向高首次參加縣試,頗受贊賞。萬歷七年(1579年)鄉(xiāng)試中舉。萬歷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進士,授庶吉士。萬歷十三年(1585年)為翰林院編修。萬歷十四年(1586年)五月,因父親去世,葉辭官回鄉(xiāng)守孝。萬歷十八年(1590年)復起,但不久就得知母親病逝,次年春回家奔喪。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葉向高回京補官,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期間受到國子監(jiān)師生的愛戴,兩年后方從哲接替葉向高出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葉向高升任右諭德,次年被召為左庶子。當時太子朱常洛缺講官,郭正域和張位推薦葉向高接任,但沈一貫以閩人不得作講官為由反對。不久首輔趙志皋直接奏請葉向高接任太子侍班官,為臺江講解對句、書法和字意,太子頗喜葉向高的講解,但沈一貫從此對葉更為不滿。
李璣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璣(1559年—?),字時仰,號耀臺,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軍鹽籍,明朝官員。乙酉鄉(xiāng)試七十六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三百二十六名,登三甲第一百九十八名進士。戶部觀政。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五
堯中,字執(zhí)甫,號瀛壺,嘉興人。萬歷庚辰進士,起家縣令,歷升南刑部郎。博學嗜古,明于典故,纂修本郡志,著有沈司寇集及沈氏學韜、治統(tǒng)紀略、邊籌七略、高士匯林等書。所構城南白苧村居,有東郭草亭、南陔堂,王弇州為記。
維基
沈堯中,字心唐,一字執(zhí)甫,號瀛臺,浙江嘉興府嘉興縣民籍,秀水縣人。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三十四名,登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進士。萬歷初知南陵。墾荒筑堰,浚川潴陂,磽確皆為沃壤。又著《砭俗要略》,喻化陋習。時進諸生校課授經(jīng)。嫻形家言,疏泮水臺籍山橋北河,無不與學校相表里。以才見忌,歷任六年,僅徙蘇州府同知。累升南京刑部郎中,二十一年三月以科道糾拾降調,二十二年降調開州知州。

人物簡介

維基
司憲(1560年—?),字憲國,號晉臺,河南歸德府睢州人,民籍。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河南鄉(xiāng)試二十四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四十二名,登三甲第十三名。大理寺觀政,任行人司行人。二十二年六月因出使朝鮮,貪縱辱命,被削職追贓。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平陽人,字汝珍,號惺臺。萬歷十七年進士。授大理評事。歷寺正,出為南康知府。二十七年,以榷稅事忤巨珰李道,誣逮詔獄。檻車入京,妻陳氏自縊死。士民交章頌冤。諸臣論救之疏十余上,皇太后聞之,亦為帝言,始得赦歸,逾年卒。
維基
吳寶秀(?—1600年),字汝珍,號惺臺。浙江平陽縣河前(今浙江省龍港市湖前)人。吳寶秀為南宋進士吳通之后。萬歷十年(1582年)中己丑科舉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中己丑科進士,官拜大理寺評事,后被貶南康府知府。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與湖口的稅監(jiān)李道結怨,下詔獄。妻陳氏聞訊上吊死。后為太監(jiān)田義所搭救,移至刑部。九月,貶為庶民,次年病死。

人物簡介

維基
夏九鼎,字璞參,一字臺卿,浙江嘉善縣人。少年師從顧憲成。萬歷十九年(1591年)舉辛卯科浙江鄉(xiāng)試。萬歷二十年(1592年)聯(lián)捷三甲第一百七十二名進士。曾任安??h知縣。撫民如子,政績卓著,他人莫干以私,時稱“夏鐵耳”。

人物簡介

維基
朱文璧(1554年7月22日—17世紀),字尚德,號九臺,江西臨江府峽江縣江口人。朱文璧是萬歷七年(1579年)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十七年(1589年)成進士,十八年(1590年)獲授巴縣知縣,二十六年(1598年)降滁州判官,次年(1599年)調任縉云知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廷蘭(1562年—?),字秀夫,號芳臺,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乙酉江西鄉(xiāng)試五十七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登丙戌科會試九十一名,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進士。刑部觀政,歷官吏科給事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大名府開州人,字學舒。萬歷十七年進士。由河南府推官入為戶部主事,疏陳減織造、裁冒濫等事,不報。天啟初,任兵部尚書。屢請殺遼東逃將,逮治降將家屬。魏忠賢矯旨蔭其弟侄為世襲錦衣官,漢儒力爭,帝不從。尋以母憂歸。崇禎初卒,謚肅敏。
維基
董漢儒(1562年—1628年),字學舒,號誼臺,直隸開州(今河南濮陽縣)人。萬歷進士。天啟年間官至兵部尚書。萬歷十七年(1589年)進士。授河南府推官,入為戶部主事。朝鮮用兵,以郎中銜辦理餉務。不久,于萬歷二十七年遷山東按察司僉事,尋以東征功成,進副使,歷官湖廣左、右布政使。萬歷四十年(1612年)九月,拜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因丁憂去職。光宗即位,召拜工部右侍郎。隨即改兵部,總督宣府、大同、山西軍務。天啟改元,遼陽被后金攻克,董漢儒派精兵二千入衛(wèi),得到朝廷褒獎。次年秋,以兵部左侍郎協(xié)理戎政,未上任,擢兵部尚書。董漢儒反對熹宗褒賞宦官王體乾、宋晉、魏忠賢人,隨即因母喪歸里。后來魏忠賢得勢,漢儒守喪期滿,也未能復官。追敘前功,即家進太子太保,蔭子錦衣百戶,漢儒旋以母親病死辭官歸鄉(xiāng)。崇禎元年(1628年)卒,贈少保,謚肅敏。《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汝圭(1563年—?),字元錫,號瑞臺,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乙酉鄉(xiāng)試十八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六十名,登三甲第二十三名。刑部觀政,任河南河南府推官。
蔡獻臣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蔡獻臣(1563年—1641年),字體國,號虛臺。福建省同安縣(今屬金門縣)人。萬歷己丑進士,官至光祿寺少卿。明神宗萬歷十六年(1588年)舉人,次年聯(lián)捷進士,授南京刑部山東司主事,升南京兵部職方司署員外郎事、車駕司署郎中事,得南京刑部尚書王世貞賞識,調南京吏部文選司署郎中事。養(yǎng)病回籍。病痊赴都,復補前職。丁憂,復除禮部主客司署郎中事,調儀制司署郎中事,恩詔實授。升湖廣布政司右參政,整飭常鎮(zhèn)兵備,官至湖廣按察使,以考察降職。以撫按官奏薦,四十三年起浙江布政司巡視海道右參議,升浙江按察司提學副使,四十六年十月升光祿寺少卿,四十八年二月行至福州閩縣,以疾乞休。逝世后追贈刑部右侍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1 【介紹】: 明福建惠安人,字臺晉。萬歷二十三年進士。官至四川按察副使。奢崇明反,其部將樊龍襲據(jù)重慶,日升被殺。有《駱臺晉文集》。
維基
駱日升(1563年—1621年),字啟新,號臺晉,福建省惠安縣張坂鎮(zhèn)埕邊村人 。明朝官員。駱日升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月十九日。萬歷十九年(1591年),駱日升中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先后任南京禮部曹郎、江西郵督、廣東鹽法道、江西提學僉事。二十八年改廣西僉事、提督學政。三十一年升為廣東右參議兼僉事,管鹽屯水利道。三十三年升江西提學副使,三十五年京察以原官調簡。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駱日升因父親病重辭官返鄉(xiāng)。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駱日升母親去世,丁憂守制。之后,萬歷四十七年,駱日升起復任四川下川南道按察司副使。天啟元年(1621年)九月十七日,四川土司奢安之亂,殺四川巡撫徐可求,駱日升亦被害,年五十九。二年贈光祿寺卿駱日升死后葬于惠安縣洛陽鎮(zhèn)涂厝仔村,后人修有《駱光祿文集》6卷本和《駱臺晉先生文集》8卷本。

人物簡介

維基
朱汝器,字偕之,號午臺,浙江湖州府歸安縣人。萬歷十三年(1585年),朱汝器中式乙酉科浙江鄉(xiāng)試,萬歷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進士。授中書舍人,典試山西。清嚴公慎,遷南虞部,辟勛衛(wèi)侵地,出任福建建寧府知府,釋疑獄,活數(shù)千人,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去職。升福建副使,丁艱,補山西兵備,改河南僉事,歸,年八十余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