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46,分124頁顯示  上一頁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頂上五臺山
燈臺守
燈臺不自照
登臺拜將
燈臺不照自
鐙臺
電視差轉(zhuǎn)臺
電視臺
顛臺
棣臺
楚望臺
賜臺長帛
撮臺子
千枝燈臺
泣筍臺
《高級漢語詞典》:頂上五臺山
孝子在靈前引路
《漢語大詞典》:燈臺守(燈臺守)
看守?zé)羲娜恕?冰心 《往事(二)》八:“清靜偉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燈臺守,人生寬廣的很!”
分類:看守燈塔
《國語辭典》:燈臺不自照(燈臺不自照)  拼音:dēng tái bù zì zhào
比喻人難以察覺自己的過失或短處。元。康進(jìn)之《李逵負(fù)荊》第三折:「方信道:『人心未易知,燈臺不自照。』」也作「燈臺不照自己」。
《國語辭典》:登臺拜將(登臺拜將)  拼音:dēng tái bài jiàng
任命將帥。參見「登壇拜將」條?!毒以纻鳌返谒幕兀骸咐嫌眩∵@瀝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臺拜將之榮?!?/div>
《國語辭典》:登壇拜將(登壇拜將)  拼音:dēng tán bài jiàng
古代任命將帥時(shí)的隆重儀式。漢蕭何推薦韓信給漢王,漢王將拜為大將。蕭何說:「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shè)壇場,具禮,乃可耳?!挂姟妒酚?。卷九二。淮陰侯傳》。后喻指任命將帥。唐。楊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貞觀八年,詔特進(jìn)代國公李靖為行軍大總管。登壇拜將,授鉞行師?!挂沧鳌傅桥_拜將」。
《漢語大詞典》:燈臺不照自(燈臺不照自)
見“ 燈臺不自照 ”。
《國語辭典》:燈臺不自照(燈臺不自照)  拼音:dēng tái bù zì zhào
比喻人難以察覺自己的過失或短處。元??颠M(jìn)之《李逵負(fù)荊》第三折:「方信道:『人心未易知,燈臺不自照。』」也作「燈臺不照自己」。
《漢語大詞典》:鐙臺(鐙臺)
燈臺。燈盞底座。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初六》:“琉璃廚十?dāng)?shù),映列古銅器刀匕權(quán)衡鐙臺之屬,紺碧盎然?!?/div>
分類:燈盞底座
《漢語大詞典》:電視差轉(zhuǎn)臺
利用外差法改變接收到的電視信號的載頻并經(jīng)放大再轉(zhuǎn)發(fā)出去的裝置??墒闺娨暩采w面增大,在山頂設(shè)差轉(zhuǎn)臺,可使山背后能收到電視節(jié)目。設(shè)備簡單,能幾次差轉(zhuǎn),起到中繼接力作用。
《國語辭典》:電視臺(電視臺)  拼音:diàn shì tái
泛指制作和播送電視節(jié)目的機(jī)構(gòu)。具有攝影設(shè)備、主控設(shè)備和發(fā)射設(shè)備,能自播和轉(zhuǎn)播電視節(jié)目。
《漢語大詞典》:顛臺(顛臺)
傾危的高臺。 漢 揚(yáng)雄 《太玄·上》:“次七:升于顛臺,或拄之材。測曰:升臺得拄,輔拂堅(jiān)也?!?司馬光 集注:“升於顛臺,然而當(dāng)日之晝,雖在衰危,而得良輔,如將顛之臺,拄以良材,則高而不危也。”
《高級漢語詞典》:棣臺
對弟的敬稱
《漢語大詞典》:楚望臺(楚望臺)
見“ 楚王臺 ”(2)。
《漢語大詞典》:楚王臺(楚王臺)
(1).臺名。即 陽臺 。在 四川省 巫山縣 ,相傳為 楚襄王 夢遇神女處。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書文嶷》詩之一:“暫留 魚復(fù)浦 ,同過 楚 王臺 。” 仇兆鰲 注引《寰宇記》:“ 楚宮 ,在 巫山縣 西二百步 陽臺 古城內(nèi),即 襄王 所游之地?!?唐 岑參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詩:“城邊 宋玉 宅,峽口 楚王臺 。” 清 高詠 《歸舟作》詩:“ 江 上羣山擁髻螺, 楚王臺 畔榜人歌?!?br />(2).臺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城內(nèi)。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義》:“城內(nèi) 楚王臺 設(shè)有軍械局。”亦稱“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學(xué)社武昌首義紀(jì)實(shí)》:“ 吳醒漢 等整隊(duì)赴 楚望臺 ,補(bǔ)充子彈,佔(zhàn)領(lǐng) 蛇山 ?!?/div>
《韻府拾遺 陌韻》:賜臺長帛(賜臺長帛)
后漢書安帝紀(jì):延光三年春二月戊子,濟(jì)南言鳳凰集臺縣丞霍收舍樹上,賜臺長帛五十匹,丞二十,尉半之,吏卒人三匹。
《高級漢語詞典》:撮臺子
拾掇桌子
《分類字錦》:千枝燈臺(千枝燈臺)
鄭嵎津陽門詩:韓家燭臺倚林杪,千枝燦若山霞摛。自注:韓國夫人為千枝燈臺,高八十尺,置于山上,至上元夜燃之,千光奪月,百里之內(nèi),皆可望也。
分類:上元
《漢語大詞典》:泣筍臺(泣筍臺)
相傳 三國 吳 孟宗 泣竹之處。宋史·蕭服傳:“﹝ 蕭服 ﹞調(diào) 望江 令,治以教化為本。訪古跡,得 王祥 臥冰池, 孟宗 泣筍臺,皆為筑亭……俾民知所嚮?!眳⒁姟?泣竹 ”。
分類:孟宗
《漢語大詞典》:泣竹
相傳 三國 吳 孟宗 以孝著稱。其母嗜筍,冬天無筍, 孟宗 到竹林中哀嘆悲泣,竹筍為之出。事見三國志·吳志·孫晧傳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方 《楚國先賢傳》。后遂用為至孝的典實(shí)。《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jīng)講經(jīng)文》:“泣竹臥冰也不及,百年侍養(yǎng)莫教虧。” 元 柯丹邱 《荊釵記·議親》:“臥冰泣竹真堪并,他們都感天地,登臺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