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史敬奉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靈州人。初事朔方軍為牙將。憲宗元和中,吐蕃數(shù)犯塞,敬奉請戰(zhàn),率兵二千五百,備一月糧,深入吐蕃地,由間道出其后,部落奔駭,因大破之,驅(qū)其余眾于瓠蘆河,獲馬牛雜畜數(shù)萬。敬奉走逐奔馬,矛矢在手,前無強(qiáng)敵,以名雄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7—850 【介紹】: 唐趙郡人,字文饒。李棲筠孫、李吉甫子。幼有壯志,苦心力學(xué),不喜科試。既冠,卓犖有大節(jié)。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學(xué)士,禁中書詔,大手筆多詔德裕草之。尋轉(zhuǎn)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敬宗時出為浙西觀察使。文宗即位,加檢校禮部尚書,召為兵部侍郎。武宗時由淮南節(jié)度使入相,弭藩鎮(zhèn)之禍,決策制勝,威權(quán)獨重。德裕為李黨首領(lǐng),牛僧孺、李宗閔為首之牛黨深銜之,宣宗立,為牛黨所構(gòu),貶崖州司戶卒。追贈尚書左仆射、太子少保、衛(wèi)國公。好著書為文,雖位極臺輔,讀書不輟。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7—850 字文饒,排行九,趙郡(今河北趙縣)人。牛李黨爭時之李黨首領(lǐng)。早年以蔭補(bǔ)校書郎,歷幕職。穆宗即位,擢翰林學(xué)士。后歷任浙西、義成、西川諸鎮(zhèn),政績頗著。文宗大和七年(833)召入拜相,封贊皇縣伯。武宗會昌年間再度任相,因功封衛(wèi)國公。宣宗大中初遭牛黨打擊,迭貶至崖州司戶,大中三年十二月卒于任。后人因稱“李贊皇”、“李衛(wèi)公”、“李崖州”。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今人傅璇琮《李德裕年譜》頗為詳備。著有《會昌一品集》凡34卷,以四部叢刊本為通行,其中別集10卷為詩賦雜文。又著筆記小說《次柳氏舊聞》等。今人傅璇琮、周建國有《李德裕文集校箋》?!?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9首,斷句18。
唐詩匯評
李德格(787-850?)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宰相李吉甫之子。元和初,以萌補(bǔ)校書郎,避嫌,求出為方鎮(zhèn)從事。十四年,入朝除監(jiān)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為翰林學(xué)士、中書舍人。出為浙西觀察使。大和中,召為兵部侍郎,旋出為義成節(jié)度使,移鎮(zhèn)西川。入為兵部尚書。七年拜相,復(fù)出為浙西節(jié)度使,貶袁州長史。開成中,由滁州刺史遷太子賓客分司。再領(lǐng)浙西。又移鎮(zhèn)淮南。武宗即位,拜相,屢進(jìn)太尉,封衛(wèi)國公。宣宗即位,出為荊南節(jié)度使,改東都留守,貶潮州司馬,再貶崖州司戶。卒。德裕仕歷六朝,出將入相,有政聲于時。善詩文。有《會昌一品集》二十卷,今存。其他著述,大多散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詞學(xué)圖錄
李德裕(787--850) 字文饒。贊皇人,宰相李吉甫子。少好學(xué),以父蔭補(bǔ)校書郎,累任要職。多著作,存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等,《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六
德裕字文饒。趙郡人。宰相吉甫子。文宗朝拜兵部尚書。以本官同平章事。封贊皇伯。為中書侍郎集賢殿大學(xué)士。罷為興元節(jié)度使。徙鎮(zhèn)海軍。武宗立。召授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左仆射。守司徒。進(jìn)太尉。封衛(wèi)國公。宣宗立。以太子少保分司東都。再貶潮州司馬。又貶崖州司馬。卒年六十三。

作品評論

唐摭言
李太尉德裕頗為寒酸開路。及謫官去,或有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臨漢隱居詩話
李德裕、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
石洲詩話
李贊皇(德裕)詩亦軼倫,雖不敵香山,亦權(quán)、武二相之匹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29 【介紹】: 唐建康軍人,其先出自奚部。三世署魏博將。憲誠始以材勇從軍,田弘正攻李師道,令為先鋒濟(jì)河,累拔城柵,以功兼御史中丞。穆宗長慶二年,田布死,憲誠時為中軍兵馬使,擅總軍務(wù),朝命即以節(jié)度使授之。文宗大和時,累進(jìn)秩檢校司徒兼侍中,移鎮(zhèn)河中,未及出城,為魏博軍眾所殺。
王敦史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九
敦史。寶歷元年官膳部員外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0—838 【介紹】: 唐靈武建康人,字德仁。本名唐,后改現(xiàn)名。史憲誠子。李愬為魏博節(jié)度使,令孝章攝府參軍。及憲誠領(lǐng)節(jié)鉞,改士曹參軍。孝章以父多違朝旨,嘗雪涕極諫,朝廷聞而嘉之,擢節(jié)度副使。領(lǐng)本道兵同平李同捷,加工部尚書。官終邠寧節(jié)度使。
史元忠 朝代:中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41 【介紹】: 唐人。文宗大和間,權(quán)勾當(dāng)幽州兵馬使。八年,幽州三軍逐節(jié)度使楊志誠,擁立元忠為留后。旋詔實授。九年,拜盧龍節(jié)度使。武宗會昌元年,盧龍軍亂,為亂軍所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63 【介紹】: 唐齊州臨淄人,世居荊州,字柯古。段文昌子。以蔭為校書郎。研精苦學(xué),秘閣書籍,披閱皆遍,尤深于佛書。累遷尚書郎。歷吉州刺史、太常少卿。懿宗咸通初,出為江州刺史。解印,寓居襄陽,以閑放自適。與李商隱、溫庭筠均長于以四六文撰寫奏章公文,三人皆行十六,時號“三十六體”。又撰有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63 字柯古,排行十六,其先臨淄鄒平(今山東鄒平)人,后家居荊州(今屬湖北)。宰相段文昌之子。以父蔭入仕,任職集賢院。武宗會昌三年(843)為秘書省校書郎。宣宗大中初出為吉州刺史。七年(853)返京,后出為處州刺史。十三年罷任,寓居襄陽,以閑放自適。懿宗咸通初,出為江州刺史,后入為太常卿。四年(863)卒于長安。生平見《舊唐書·段文昌傳》、《新唐書·段志玄傳》附、《金華子》卷上、《唐詩紀(jì)事》卷五七等。今人方南生有《段成式年譜》。成式研精苦學(xué),秘閣書籍披閱殆遍,故文章冠于一時。尤長于駢文,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三人排行皆為十六,故時人稱為“三十六體”。退居襄陽時,與溫庭筠、余知古、元繇、韋蟾諸人同游徐商幕,賦詩唱和,編為《漢上題襟集》。亦擅文,著書頗多,尤以《酉陽雜俎》最為知名,今傳?!?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漢上題襟集》10卷,《宋史·藝文志七》記有《段成式集》7卷等,今皆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與張希復(fù)、鄭符等游長安諸寺聯(lián)句若干、詞1首。
唐詩匯評
段成式(約803-863),字柯古,祖籍臨淄鄒平(今山東鄒平),后徙荊州(今湖北江陵)。段文昌之子。以門蔭入仕,官秘書省校書郎。開成五年,為秘書省著作郎、集賢殿修撰,累遷尚書省郎中。大中和,出為吉、處二州刺史。大中末,居襄陽,與溫庭筠、韋蟾等唱和。咸通初,出為江州刺史。官終太常少卿。成式博覽群書,獵奇好異,撰《酉陽雜俎》二十卷、《續(xù)集》十卷,今存。其與溫庭筠等襄陽唱和之作編為《漢上題襟集》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詞學(xué)圖錄
段成式(約803-863年) 字柯古。臨淄人。唐開國功臣段志玄裔孫。與溫飛卿、余知古、韋蟾、周繇等相唱和,與李商隱、溫庭筠齊名,因三人均排行十六,故時人號其詩為"三十六體"。多著述,其《酉陽雜俎》為唐人筆記名著,后世譽(yù)為"小說之翹楚"。父段文昌,穆宗宰相,子段安節(jié),音樂家。
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七
成式字柯古。宰相文昌子。以蔭為挍書郎。累遷尚書郎。出為吉州刺史。終太常少卿。

作品評論

唐音癸簽
段成式與溫、李同號“三十六體”,思龐而貌瘠,故厥聲不揚。
《石園詩話》
段柯古,宰相文昌子,研精苦學(xué),秘閣書籍,披閱皆遍,與義山、飛卿齊名,時號“三十六體”。然其詩長于用典,較之溫、李,固曹、鄶也。
《臥雪詩話》
段酉陽與溫、李并稱“三十六體”,非唯不及李,亦不及溫。僻典澀體,至不可解,與所著《酉陽雜俎》類書相似。其奇麗似長吉,實非長吉;其沉厚似昌黎,實非昌黎;其纖密似武功,實非武功。當(dāng)為唐詩別派,后人亦鮮效之者。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七百十六
宏。開成中擢進(jìn)士第。
史憲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建康軍人,其先出自奚部,字元貞。史憲誠弟。少為魏博牙門將。田弘正攻平盧、淮西,常用為先鋒,大小凡三十戰(zhàn)。曾中流矢,酣戰(zhàn)不解,由是著名。憲誠表為貝州刺史。武宗會昌中,拜涇原節(jié)度使,疏涇水于隍,積緡錢十萬、粟百萬斛,戍人安服。歷徙朔方、振武,所至莫不懷德。官終左龍武統(tǒng)軍。卒年七十一。
史重厚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重厚。會昌六年官秘書少監(jiā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宜春人,字惟直。文宗開成元年進(jìn)士,任國子博士。官至永州刺史。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惟直,宜春(今屬江西)人,詩人鄭谷父。文宗開成元年(836)登進(jìn)士第,任國子博士。懿宗咸通三年(862)任永州刺史。生平事跡散見《云溪友議》卷中、《唐詩紀(jì)事》卷五六?!?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4 【介紹】: 五代時雁門人。李克用節(jié)制雁門,為九府都督,從入關(guān),鎮(zhèn)壓黃巢起事,復(fù)京師。嘗為先鋒擊秦宗權(quán)于陳州??擞脰|追巢,還舍上源驛,為后梁兵圍攻,敬思登樓操弓與斗,射殺十余人,克用等得決圍而去。敬思后,血戰(zhàn)而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并州晉陽人,字茂業(yè),隱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先生。唐持子。師溫庭筠,工七言詩。多通技藝,負(fù)才無所屈。僖宗乾符末,避亂漢南。王重榮鎮(zhèn)河中,辟為從事,累表為節(jié)度副使,歷晉、絳州刺史。光啟末,重榮軍亂,彥謙貶興元參軍事。節(jié)度使楊守亮表為判官,遷副使。官終閬、壁州刺史。有《鹿門先生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93? 字茂業(yè),自號鹿門先生,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才高負(fù)氣。應(yīng)進(jìn)士舉,10余年不第(一說咸通末登進(jìn)士第,疑誤)。僖宗廣明元年(880)后,避亂漢南,專事著述。中和時,王重榮鎮(zhèn)河中,辟為從事,旋擢為河中節(jié)度副使。二年(882),任晉州刺史,尋轉(zhuǎn)絳州。光啟三年(887),重榮被殺,貶為興元參軍事。后興元節(jié)度使楊守亮署其為判官,遷節(jié)度副使。歷閬、壁二州刺史。昭宗景福二年(893)前后,卒于漢中。生平事跡見鄭貽《鹿門詩集敘》、《舊唐書·文苑傳》、《新唐書·唐儉傳》、《唐詩紀(jì)事》卷六八、《唐才子傳》卷九。彥謙博學(xué)多才,少時詩學(xué)溫庭筠、李商隱,頗纖麗。后尚杜甫,詩風(fēng)乃變?yōu)榇狙?。尤擅七言,文詞壯麗。用事精密,對偶工切,頗得宋代西昆詩人楊億、劉筠之稱賞?!?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錄《唐彥謙詩集》3卷,《郡齋讀書志》卷四中錄《鹿門詩》1卷。今存晨風(fēng)閣叢書本《鹿門集》。然其中混入元人詩40余首。《全唐詩》存詩2卷又11首,《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1首。
唐詩匯評
唐彥謙,生卒年不詳,字茂業(yè),自號鹿門先生,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少師溫庭筠為詩。咸通中,應(yīng)進(jìn)士舉,十馀年不第?;蛟葡掏ǘ辏?61)登進(jìn)士第。乾符末,避亂居漢南。中和中,王重榮鎮(zhèn)河中,召為從事,歷河中節(jié)度副使,晉、慈、絳三州刺史。光啟末,重榮遇害,貶漢中掾曹。楊守亮鎮(zhèn)興元,署為判官,累官至副使,閬、壁二州刺史。有《唐彥謙詩集》(一名《鹿門先生集》)三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二卷。中羼入元人戴表元、許謙等詩數(shù)十首。

作品評論

鄭貽《鹿門詩集序》
并山川英淑奇麗……古多豪士,事武功健馬、垂光宇內(nèi),未有鉤錦繡絕擅聲詞翰者。君出其中,翕輕清以為性,結(jié)冷汰以為質(zhì),煦鮮榮以為詞。偏于逸歌長句,駿奔踔厲,往往而劇,李白、杜甫死,非君而誰哉?
舊唐書本傳
彥謙博學(xué)多藝,文詞壯麗,至于書畫音樂博飲之技,無不出于輩流。尤善七言詩,少時師溫庭筠,故文格相類。
后山詩話
唐人不學(xué)杜詩,唯唐彥謙與今黃亞夫庶、謝師厚景初學(xué)之。
《蔡寬夫詩話》
楊文公酷喜唐彥謙詩,至親書以自隨……今太白諸集猶兼行,獨彥謙殆罕有知其姓名者,詩亦不多,格力極卑弱,僅與羅隱相先后,不知文公何以取之?當(dāng)是時以偶儷為工耳。
《洪駒父詩話》
山谷言:唐彥謙詩最善用事。其《過長陵》詩云:“耳聞明主提三尺,眼見愚民盜一杯。千古腐儒騎瘦馬,灞陵斜日重回頭?!庇帧额}浦津河亭》云:“煙橫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皆佳句。
石林詩話
楊大年、劉子儀皆喜唐彥謙詩,以其用事精巧,對偶親切。黃魯直詩體雖不類,然亦不以楊、劉為過。
唐詩紀(jì)事
鹿門先生唐彥謙,為詩綦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愴,蓋其一體也,然警絕之句亦多有。
唐才子傳
彥謙才高負(fù)氣,毫發(fā)逆意,大怒叵禁。博學(xué)足藝,尤長于詩,亦其道古心雄,發(fā)言不茍,極能用事,如自己出。初師溫庭筠,調(diào)度逼似,傷多纖麗之詞,后變淳雅,尊崇工部。唐人效甫者,惟彥謙一人而已。
升庵詩話
唐彥謙絕句,用事隱僻,而諷諭悠遠(yuǎn)似李義山。如《奏捷西蜀題沱江驛》云:“野客乘軺非所宜,況將儒服報戎機(jī)。錦江不識臨邛酒,幸免相如渴病歸。”即李義山“相如未是真消渴,猶放沱江過錦城”之意也。馀如《登興元城觀烽火》云:“漢川城上角三呼,護(hù)蹕防邊列萬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顏無?!薄多嚢瑥R》云:“昭烈遺黎死尚羞,揮刀斫石恨譙周。如何千載留遺廟,血食巴山伴武侯?!贝思刺迫恕额}吳中范蠡廟》云“千年宗國無窮恨,只合江邊祀子胥”之句也?!稘h殿》云:“鳥去云飛意不通,夜壇斜月轉(zhuǎn)桐風(fēng)。君王寂慮無消息,卻就真人覓鉅公。”首首有醞藉,堪吟詠,比之貫休、胡曾輩天壤矣。
唐音癸簽
唐彥謙詩律學(xué)溫、李,“下疾不成雙點淚,斷多難到九回腸”,何減“春蠶”、“蠟燭”情藻耶?又“盆稻”篇亦詠物之俊者。
才調(diào)集補(bǔ)注
鈍吟云:此君全法飛卿,時有玉溪之集,皆西昆所祖也。
一瓢詩話
唐茂業(yè)有詩極似玉溪,想亦如李洞之師賈島,故臭味不殊。
《唐詩觀瀾集》
唐彥謙詩秾麗如溫、李,而骨力不如義山,神不如飛唧,然亦雕章間出。
石洲詩話
唐彥謙師溫八叉,而頗得義山風(fēng)致,但稍弱耳。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韋蘇州。而氣浮傷骨,辭縟害體。律絕抽秘騁研,清擬杜、岑,艷如溫、李,雖未成后者,亦備一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8 【介紹】: 唐永州零陵人,字昌圖。素驍勇,狀貌英偉。僖宗乾符末,乘亂結(jié)鄉(xiāng)兵自捍,殺刺史鄭蔚,據(jù)有永州。劉建封表為永州刺史,乃據(jù)州不服朝命。昭宗光化元年,馬殷遣將攻破永州,世旻力戰(zhàn)而死。
史圭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871—約939 【介紹】: 五代時常山人。好學(xué)工詩,長于吏治。為邑令,擅給驛廩,以貸饑民,民感之而立碑。后唐明宗時為樞密院直學(xué)士,拜尚書右丞。后罷免,退歸故里,閉門杜客。晉高祖即位,征為刑部侍郎、判鹽鐵副使,旋改吏部侍郎,分知銓事。以疾求歸鄉(xiāng)里,卒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