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3—1145 【介紹】: 宋福州永福人,字德邵。徽宗崇寧五年進(jìn)士。歷官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欽宗時三上章劾秦檜專主和議,植黨專權(quán),遂奪檜職。累遷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兼給事中。司諫詹大方希檜意,劾龜年附麗匪人,落職歸籍。
全宋詩
黃龜年(一○八三~一一四五),字德邵,號竹溪先生(《吳興備志》卷一三),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遷居鄞縣(今浙江寧波)。徽宗崇寧五年(一一○六),進(jìn)士,調(diào)洺州司理參軍。累官河北西路提舉學(xué)士,入為太常博士。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拜監(jiān)察御史。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為修政局檢討官。擢殿中侍御史,累遷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五、五七、六一、六五)。三年,遷給事中。論者議其陰結(jié)大臣,素?zé)o直聲,罷領(lǐng)祠祿(同上書卷六八)。十四年,因嘗論秦檜落職,隱居昌國縣馬秦山。十五年卒(同上書卷一五四),年六十三。《宋史》卷三八一、元《延佑四明志》卷四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三七七八
黃龜年(一○八三——一一四五),字德邵,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崇寧五年登進(jìn)士第,調(diào)洺州司理參軍,累官太常博士。建炎中,為屯田員外郎;四年,拜監(jiān)察御史。紹興二年,除左司員外郎、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尋遷殿中侍御史。劾秦檜專主和議,沮止恢復(fù),植黨專權(quán),遂褫檜職。除太常少卿,累遷起居舍人、起居郎、中書舍人。三年,言者劾龜年陰結(jié)大臣呂頤浩,致身要地,坐罷官,寓居四明。十四年,言官又希秦檜意劾龜年附麗匪人,落集賢殿修撰,本貫居住。次年八月卒,年六十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一有傳,又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五三、五五、五七、六○、六一、六五、六八、一五一、一五四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眉州人,字載之?;兆谡烷g進(jìn)士。官至郡守。精醫(yī),治病用藥,不求怪異;炮炙制劑,必依本法。審證精切,每三四服即愈。嘗治蔡京大腸秘固獲奇驗(yàn)。有論醫(yī)專著《指南方》二卷,每多新見。
全宋文·卷三八一六
史堪,字載之,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政和進(jìn)士,官至郡守。著有《指南方》二卷(存)。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三,《宋史翼》卷三八,《宋代蜀文輯存作者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4—1145 【介紹】: 宋壽州人,郡望東萊,字居仁,人稱東萊先生。呂好問子。高宗紹興六年賜進(jìn)士出身。歷官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兼侍講、權(quán)直學(xué)士院。曾上書陳恢復(fù)大計(jì)。秦檜為相,私有引用,本中封還除目。又與趙鼎深相知,忤檜,被劾罷。工詩,得黃庭堅(jiān)、陳師道句法。卒謚文清。有《童蒙訓(xùn)》、《江西詩社宗派圖》、《紫微詩話》、《師友淵源錄》、《東萊先生詩集》等。
全宋詩
呂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據(jù)曾幾《東萊先生詩集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四),字居仁,學(xué)者稱東萊先生,開封(今屬河南)人。幼以蔭授承務(wù)郎。徽宗政和、宣和間,官濟(jì)陰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樞密院編修。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遷職方員外郎。高宗紹興六年(一一三六),召為起居舍人,賜進(jìn)士出身。八年,擢中書舍人,兼侍讀,權(quán)直學(xué)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對和議,罷職,提興太平觀。卒,謚文清。曾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后人亦將其附入江西詩派。有《東萊先生詩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詩話》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六有傳?!伪局性?,前二十卷以宋乾道間沈度刻《東萊先生詩集》(《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本)為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慶地多五年黃汝嘉刻江西詩派本《東萊先生詩外集》(簡稱黃本,殘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及清蔣光煜藏鈔本《紫微集》較沈本、黃本多出詩六十二首(其來歷不明,中有顯非呂作之詩,因無所歸屬,姑仍予錄入),合編為第二十四卷。
全宋文·卷三七九七
呂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初名大中,字居仁,壽州(治今安徽壽縣)人,公著曾孫,希哲孫,好問子。以公著遺表恩,授承務(wù)郎。元符中,主濟(jì)陰簿、泰州士曹掾,辟大名府帥司干官。宣和六年,除樞密院編修官。紹興六年,特賜進(jìn)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權(quán)中書舍人。八年二月,遷中書舍人,三月兼侍講,六月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以忤秦檜,提舉太平觀。紹興十五年卒,年六十二。本中上承家學(xué),復(fù)從楊時、尹焞等游,為時名儒,學(xué)者稱東萊先生。著有《春秋集解》、《師友雜志》、《官箴》、《童蒙訓(xùn)》、《紫微雜說》及《東萊先生詩集》等傳世?!?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6 【介紹】: 宋洛陽人,字季申。富弼孫。少敏悟,有才名。以父任補(bǔ)官。欽宗靖康初賜同進(jìn)士出身,除秘書省正字。高宗建炎四年,累遷至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紹興元年,改同知院事。為呂熙浩、秦檜所忌,數(shù)月罷。后知衢州,坐事落職奉祠,徜徉山澤,放意吟詠,與蘇遲、葉夢得諸人交游。
全宋詩
富直柔(一○八四~一一五六),字季申,洛陽(今屬河南)人。弼孫。欽宗靖康初賜進(jìn)士出身,除秘書省正字。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授著作佐郎。三年,除禮部員外郎,起居舍人、右諫議大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二五)。四年,遷御史中丞,簽書樞密院事。紹興元年(一一三一),改同知樞密院事,為呂頤、秦檜所忌,數(shù)月即罷,提舉臨安洞霄宮。起知衢州。十二年,坐事落職(同上書卷一四四)。二十六年卒(同上書卷一七五),年七十三(參《古籍整理與研究》第六期王兆鵬《宋南渡六詩人生卒年考辨》)?!?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五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三四○二
富直柔(一○八四——一一五六),字季申,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富弼之孫,富紹庭之子。以父任補(bǔ)官,靖康初召賜同進(jìn)士出身,建炎初除秘書省正字。累遷右諫議大夫,出知鼎州。四年,入為給事中,遷御史中丞,除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紹興元年,除同知樞密院事,為呂頤浩、秦檜所忌,遂罷,以本官奉祠。八年,起知衢州,罷,又知泉州,復(fù)以失入死罪落職奉祠。后復(fù)端明殿學(xué)士。紹興二十六年卒于建州,年七十三。見《宋史》卷三七五本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一三四、一七五,《宋宰輔編年錄》卷一四、一五,王兆鵬《南渡六詩人生卒年考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5—1142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承公。胡唐老弟。徽宗崇寧五年進(jìn)士。歷監(jiān)察御史、兵部侍郎。高宗紹興八年,以樞密直學(xué)士出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創(chuàng)轉(zhuǎn)般折運(yùn)法,軍儲稍充。十一年,對金用兵,世將復(fù)隴州,破岐下諸屯,又取華、虢,兵威稍振。后以資政殿學(xué)士致仕。卒謚忠獻(xiàn),改謚忠烈。
全宋詩
胡世將(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徽宗崇寧五年(一一○六)進(jìn)士。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范汝為起事,為福建路撫諭使。遷中書舍人,以事出知鎮(zhèn)江府。入為刑部侍郎,出知洪州,復(fù)知鎮(zhèn)江。召為給事中。尋出為四川安撫,兼知成都府。九年,宣撫川、陜。十一年致仕,十二年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四),年五十八?!?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三八二六
胡世將(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宿之曾孫。登崇寧五年進(jìn)士第。紹興初為監(jiān)察御史,充福建路撫諭使。遷右司員外郎。又遷起居郎,中書舍人。坐為秦檜黨落職奉祠。未幾,除徽猷閣待制、知鎮(zhèn)江府。入為禮部侍郎,改刑部,出知洪州、兼江西安撫制置使。召還,除兵部侍郎,復(fù)知鎮(zhèn)江。除給事中、兼直學(xué)士院,復(fù)遷兵部侍郎。八年初,以樞密直學(xué)士出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九年,吳玠卒,權(quán)四川宣撫使。尋以寶文閣學(xué)士為川陜宣撫副使。升端明殿學(xué)士。世將精于吏事,在川陜五年頗有政績武功,為時所稱。紹興十二年卒于任,年五十八。謚忠獻(xiàn),改謚忠烈?!?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6—1137 【介紹】: 宋湖州德清人,字必先,號龜溪?;兆谡臀迥赀M(jìn)士。歷明州通判。為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在任知無不言,前后近四百奏,言甚切直。移吏部尚書兼權(quán)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出為荊湖南路安撫使、知潭州。高宗紹興四年,知鎮(zhèn)江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尋任參知政事。與張浚不和,出知明州。七年,遷知樞密院事。卒謚忠敏。有《龜溪集》。
全宋詩
沈與求(一○八六~一一三七),字必先,德清(今屬浙江)人?;兆谡臀迥辏ㄒ灰灰晃澹┻M(jìn)士,補(bǔ)歸安尉,累遷通判明州。高宗召對,除監(jiān)察御史。歷兵部員外郎、殿中侍御史,以議遷都事,出知臺州。召還,再除侍御史,遷御史中丞,移吏部尚書兼權(quán)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出為荊湖南路安撫使、知潭州,未幾奉祠。紹興四年(一一三四),起知鎮(zhèn)江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召除參知政事。五年,兼權(quán)知樞密院事。七年,隨高宗至建康,遷知樞密院事,卒,年五十二。謚忠敏。著有《龜溪集》十二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二有傳。 沈與求詩,以《四部叢刊續(xù)編》明刊《沈忠敏公龜溪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五五
沈與求(一○八六——一一三七),字必先,號龜溪,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政和五年登進(jìn)士第,累遷至明州通判。建炎三年除監(jiān)察御史,歷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知無不言,前后幾四百奏,言甚切直。移吏部尚書兼權(quán)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出為荊湖南路安撫使、知潭州。紹興四年,知鎮(zhèn)江府兼兩浙西路安撫使,復(fù)以吏部尚書召,除參知政事。五年,兼權(quán)知樞密院事。與張浚有隙,出知明州。七年,除同知樞密院事,遷知樞密院事,卒,年五十二。謚忠敏。著有《龜溪集》十二卷。見劉一止《知樞密院事沈公行狀》(《苕溪集》卷三○),《宋史》卷三七二有傳。

人物簡介

簡介
政和六年(1116)任司農(nóng)少卿。
史斌 朝代:北宋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8 【介紹】: 宋人。北宋末參加宋江起事,或謂即三十六人之一史進(jìn)。后隨宋江降宋。建炎元年,復(fù)聚眾起事,攻占興州,建號稱帝。后入四川,攻劍門不勝而退。二年,引兵攻興元不克,乃還關(guān)中,入據(jù)長安。十一月,為涇原兵馬都監(jiān)吳玠所敗,退至鳴犢鎮(zhèn),被俘遇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8—1154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亨仲,號北山。高宗紹興二年進(jìn)士。累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以秦檜所薦,不敢言和議之非。后充陜西分畫地界使,金欲盡取階、成、岷、鳳、秦、商六州,剛中力爭不從。改四川宣撫副使,選將屯守,蠲去雜稅,治理有方。檜怒其專擅,罷官,責(zé)居桂陽軍,再責(zé)濠州團(tuán)練副使、復(fù)州安置,又徙封州。有《西征道里記》、《北山集》等。
全宋詩
鄭剛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漢章,號北山,又號觀如,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jìn)士,授溫州軍事判官。六年,除樞密院編修官。八年,遷殿中侍御史。九年,為樞密行府參謀出諭京陜,歸除權(quán)禮部侍郎,尋兼詳定一司又兼權(quán)刑部侍郎。十年,除試禮部侍郎。十一年,擢樞密都承旨,為川陜宣諭使。十二年,遷川陜宣撫副使兼營田。十七年,以忤秦檜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桂陽居住,徙復(fù)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事見本集卷末附錄鄭良嗣《鄭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資政殿學(xué)士鄭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七○有傳?!∴崉傊性姡郧蹇滴跞赅嵤莱煽瘫荆ú乇本﹫D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金華叢書》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鳳丹據(jù)康熙重刻本(簡稱金華叢書本)及《兩宋名賢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九一
鄭剛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號北山,又號觀如,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紹興二年進(jìn)士及第。授溫州軍事判官。八年九月,任監(jiān)察御史,同年十一月遷殿中侍御史。九年三月,充樞密行府參謀官。十一年四月,為寶文閣直學(xué)士、樞密都承旨。剛中初為秦檜薦于朝,檜主和議,剛中不敢言。金歸所占地,被檜遣為宣諭司參謀官;及還,除禮部侍郎、川陜宣諭使。改四川宣撫副使。治蜀有方,曾奏蠲雜征,請減成都府路對糴及宣撫司激賞錢。又屯兵營田,選將授任。秦檜怒其專擅,責(zé)桂陽軍居住。紹興十八年十一月再責(zé)濠州團(tuán)練副使,復(fù)州安置;再徙封州。二十四年五月卒,年六十七。著有《北山文集》、《周易窺馀》、《經(jīng)史專音》、《左氏九六編》等。見何耕《宋故資政殿學(xué)士鄭公墓志銘》(《北山文集》卷末),《宋史》卷三七○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史徽(?~一一二九),字洵美,一字東美,鹽官(今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人?;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M(jìn)士。累遷太常博士,進(jìn)戶部郎官。宣和七年(一一二五)時為京西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宋會要輯稿》方域一○之三八)。進(jìn)右司郎中,引疾致仕。高宗即位,起為司農(nóng)少卿。建炎三年,金人進(jìn)逼,扈駕至江口遇害。事見《咸淳臨安志》卷六六、《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
全宋文·卷三一三九
史徽,字洵美,一字柬美,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人。崇寧五年進(jìn)士,累官左司郎中。宣和七年為京西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建炎初為司農(nóng)少卿,二年正月,贈右文殿修撰。三年,扈駕江口遇害,贈觀文殿修撰。見《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一三、五五八○、方域一○之三八、食貨四七之一三、四九之三五、五○之一○,《咸淳臨安志》卷六六,《宋史翼》卷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9—1158 【介紹】: 宋徽州歙縣人,字彥濟(jì)?;兆谡投赀M(jìn)士。累遷殿中侍御史,阿附秦檜,與何鑄論罷岳飛兵權(quán),且劾王庶、劉子羽等有異議者。遷起居郎兼侍講,除右諫議大夫,進(jìn)侍御史、吏部尚書,出知嚴(yán)州。
全宋詩
羅汝楫(一○八九~一一五八),字彥濟(jì),歙縣(今屬安徽)人?;兆谡投辏ㄒ灰灰欢┻M(jìn)士,調(diào)郴州教授。高宗紹興八年(一一三八),遷大理寺丞。阿附秦檜,十年,為監(jiān)察御史,尋遷殿中侍御史,十二年,除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十三年,為御史中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四、一四四、一四八)。十四年,以親老出知嚴(yán)州。秩滿,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二十八年卒(同上書卷一七九),年七十。有《東山稿》,已佚?!洞疚跣掳仓尽肪砥?、《宋史》卷三八○有傳。
全宋文·卷三九七三
羅汝楫(一○八九——一一五八),字彥濟(jì),徽州歙縣(今安徽歙縣)人。第政和二年進(jìn)士,教授郴州,累遷至刑部員外郎。紹興十年為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權(quán)中書舍人、右諫議大夫兼侍講,擢御史中丞、吏部尚書兼侍讀。出知嚴(yán)州,提點(diǎn)江州太平興國宮。紹興二十八年卒,年七十。汝楫為臺諫日,與萬俟卨等陷害岳飛及反對和議者甚力。著有《東山猥稿》二十卷、奏議八卷、外制二卷。見洪適《盤洲文集》卷七七《羅尚書墓志銘》,《宋史》卷三八○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9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俊明。胡宿曾孫,胡世將兄?;兆诔鐚幬迥赀M(jìn)士。欽宗靖康元年擢殿中侍御史。金兵再攻京師,建議拜康王為大元帥。城破,稱臣于偽楚,降二官。高宗建炎三年,以徽猷閣待制知鎮(zhèn)江府兼浙西安撫使。建康失守,潰卒戚方來犯,欲脅唐老部眾犯臨安,唐老不從,遇害。謚定憫,或云謚忠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0—1147 【介紹】: 宋南劍州沙縣人,字子猷?;兆谛腿赀M(jìn)士。歷兩浙、廣東轉(zhuǎn)運(yùn)判官。高宗紹興四年,除殿中侍御史,遷侍御史。五年,除戶部侍郎,累建言寬民力。除給事。出知福州、廣州。以顯謨閣待制致仕。鯁亮有學(xué)識,歷臺省、侍從,言論風(fēng)旨皆卓然可觀。
全宋詩
張致遠(yuǎn)(一○九○~一一四七),字子猷,沙縣(今屬福建)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M(jìn)士。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添差兩浙轉(zhuǎn)運(yùn)判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三)。四年除殿中侍御史。五年遷給事中,出知福州。八年知廣州。尋以顯謨閣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六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三九八七
張致遠(yuǎn)(一○九○——一一四七),字子猷,南劍州沙縣(今福建沙縣)人。宣和三年進(jìn)士。召對,擢為樞密院計(jì)議官。孟庾討范汝為,辟為隨軍機(jī)宜文字。除兩浙轉(zhuǎn)運(yùn)判官,改廣東。紹興四年召為殿中侍御史,遷侍御史。五年,除戶部侍郎,進(jìn)吏部侍郎,尋復(fù)為戶部侍郎。除給事中。以顯謨閣待制知臺州,改福州。八年正月,再召為給事中。出知廣州,尋以顯謨閣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鯁亮有學(xué)識,頗具時望。《宋史》卷三七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1 【介紹】: 宋洪州奉新人,字少汲,號西山老人。哲宗紹圣四年進(jìn)士。欽宗靖康元年,以知應(yīng)天府為東道都總管,為金人所執(zhí),不屈,久之得歸。高宗紹興元年為刑部尚書,兼權(quán)禮部尚書,官至兵部尚書兼侍讀。工詩。有《西山老人集》。
全宋詩
胡直孺,字少汲,奉新(今屬江西)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jìn)士。初為路州司戶,累遷監(jiān)察御史,出知平江府?;兆谡土辏ㄒ灰灰涣?,為淮南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九)。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為東南六路轉(zhuǎn)運(yùn)輦運(yùn)撥發(fā)司官(同上書職官四二之一○)。靖康間知南京,為金人所執(zhí),不屈,久之得歸。高宗朝擢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隆興府,進(jìn)兵部尚書,卒。有《西山老人集》,已佚。事見清同治《奉新縣志》卷八。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胡直孺(?——一一三一),字少伋,號西山老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紹圣四年進(jìn)士,能詩。建炎元年為金人所得,既而歸之,為龍圖閣直學(xué)士、戶部尚書。建炎二年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洪州。紹興元年四月以刑部尚書權(quán)禮部尚書,兼侍讀,守兵部尚書。十一月以兵部尚書兼侍讀卒,贈端明殿學(xué)士。見孫覿《西山老人文集序》(《鴻慶居士集》卷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一三、四三、四六、四九。
史抗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孟州濟(jì)源人?;兆谛湍榇莅矒岣笔?,金人圍代急,城破,與二子力戰(zhàn)突圍,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