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史洪謨(?—17世紀),字經(jīng)三,直隸廬州府六安州人,遼東都司廣寧中屯衛(wèi)官籍,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史洪謨原籍遼東,考中天啟元年(1621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進士,獲授宜陽縣知縣,任內修葺城墻,賊不敢犯。因忤逆宦官,罷官回鄉(xiāng)。崇禎八年(1635年),流寇入侵六安,知州剛好外出,人心惶惶。眾人以史洪謨世居邊陲,了解兵事,又曾在宜陽抵抗盜賊,故守備拜謁,請求助守。史洪謨于是慷慨登城作戰(zhàn)。流寇焚燬北門,幾乎攻陷城池,他連忙請來鄉(xiāng)人欒學博以強攻射擊,箭無虛發(fā)下?lián)敉肆骺?。其后,歷任鎮(zhèn)江府推官,升浙江浙東副使,弘光時轉任江西饒南九江僉事,隨即降清。順治二年(1645年)擔任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寧紹臺道,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常州府金壇人。崇禎六年任山陰知縣。瀕海颶風,死者十余萬,纘烈具棺衾收瘞之,且筑塘埧以防災。升黃州知府,時農(nóng)民軍欲攻黃州,纘烈置守具,筑墩臺,加強防御,農(nóng)民軍不得渡江。
人物簡介
一作止巖,字豁堂,一作奯堂,號菽庵,又號藕漁,晚號南屏隱史,又號西湖老僧。俗家金陵郭氏,一作仁和郭氏,又作余姚徐氏,杭州凈慈寺僧。明萬歷二十五年(一五九七)生,清康熙九年(一六七○)卒。著有《屏山集》、《同凡集》。
人物簡介
史其文 ,字允茲,應天府溧陽人,賜特用進士出身。天啟元年(1612年)中式辛酉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以乙榜舉人賜特用,十五年成進士,歷官柳州府同知、臨桂知縣,隆武元年(1646年)隨靖江王朱亨嘉起事,亨嘉自號監(jiān)國,封史其文為兵部尚書;后事敗,逮至福京誅殺。
人物簡介
史可鏡(?—1644年),湖廣長沙府長沙縣人。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進士,初授中書舍人,擢兵科給事中,歷官工科都給事中,丁艱歸,崇禎十六年投降張獻忠,被任命為湖廣巡撫。十七年正月,張獻忠棄湖廣入四川,巡撫李乾德收復長沙,史可鏡被俘,械送南京伏法。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江西豐城人,號匡山。天啟五年進士,擢御史,號稱敢言。崇禎中出按淮陽,列上太監(jiān)楊顯名貪恣事狀,請朝廷并治其黨羽,被誣調他曹。后復官。維基
李右讜(?—1645年),字獻思,號匡山,江西嘉興府豐城縣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知陽江縣,寬洪簡厚,坦易可親,愛民如子。海寇李魁奇破沿海諸郡邑,勢甚熾,右讜捐資筑銃城于北津、雙漁、海朗諸要害,賊攻圍數(shù)旬無所得,解去。秩滿內遷,士民立石建祠。崇禎四年(1631年)以卓異擢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號稱敢言。巡按南畿,定溧陽、桐城亂。再按京畿,冒溽暑親歷固關、倒馬、龍泉三關,兵馬、城壁、將領最殿,皆以次查考。時屬郡議開礦佐軍,疏諫得止。潞王欲造王店,部民驚擾,右讜移書責王以藩臣宜守祖訓,王氣折,事寢?;磽P流氛猖獗,奉命按視,至蠙城,即以祖陵守御為慮,請加防筑,上嘉納,賚金進級。中貴楊顯名視鹺兩淮,多不法,右讜連章暴其罪狀,得旨撤回,右讜亦尋自劾歸。弘光帝繼位,他和李日輔以原官起用,南京失陷后逝世初擊珰,顯名有異援,多蓄健兒刺客,禍且不測,堂吏泣諫,右讜不聽,疏竟上。里居數(shù)載,當事重其行,有興除輒造請,以為常??h城頹圮,右讜與邑令相視形勢,增修雉堞,民不勞而功成。駐防兵望煙冗食,難于遽裁,白太吏立撤之,耗餉以節(jié)。舊苦編差,每僉充,身家與歲租立盡,力請兩臺,題疏永革。右讜平居恂謹,臨大事毅然不可犯,有蹇諤風,世稱真御史。有《西臺奏疏》。
人物簡介
史洪謨(?—17世紀),字經(jīng)三,直隸廬州府六安州人,遼東都司廣寧中屯衛(wèi)官籍,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史洪謨原籍遼東,考中天啟元年(1621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進士,獲授宜陽縣知縣,任內修葺城墻,賊不敢犯。因忤逆宦官,罷官回鄉(xiāng)。崇禎八年(1635年),流寇入侵六安,知州剛好外出,人心惶惶。眾人以史洪謨世居邊陲,了解兵事,又曾在宜陽抵抗盜賊,故守備拜謁,請求助守。史洪謨于是慷慨登城作戰(zhàn)。流寇焚燬北門,幾乎攻陷城池,他連忙請來鄉(xiāng)人欒學博以強攻射擊,箭無虛發(fā)下?lián)敉肆骺堋F浜?,歷任鎮(zhèn)江府推官,升浙江浙東副使,弘光時轉任江西饒南九江僉事,隨即降清。順治二年(1645年)擔任浙江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寧紹臺道,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史標,字文準,陜西西安府華陰縣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都察院觀政,本年八月授武清縣知縣。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河南祥符人。史可法弟。崇禎十六年進士。擢庶吉士。京師陷,降李自成。自成敗,降清。后南歸,可法請置之法,福王以可法故,令養(yǎng)母,遂居南京。后流寓宜興,閱四十年而卒。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二
史可程,字赤豹,號蘧庵,大興人。明崇禎癸未進士,改庶吉士。有《浮叟詩集》。簡介
號籧庵,河南祥符人,史可法從弟。生于明萬歷三十四年(一六○六),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進士,選庶起士。次年李自成破北京,仍授原職。旋清兵入京師,被留。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南歸,弘光朝赦免之,不列罪,遂久居江蘇宜興??滴跏哪辏ㄒ涣呶澹┥性谑馈S小队^槿詞》。維基
史可程(1611年3月8日—?),字赤豹,號蘧庵,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錦衣衛(wèi)籍,明末政治人物。史可法弟。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九十七名舉人,十六年(1643年)中式癸未科會試第六十四名,二甲第十名進士。刑部觀政,授翰林院庶吉士。李自成攻陷京師,投降叛軍。李自成敗退后,又降南明,至南京居住。南明弘光帝朝廷議定從賊之罪,史可程被列為“另存再議者”名單。不久寄居宜興去世。
人物簡介
史惇,字子有,南直隸金壇縣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禎十五年(1642年)科舉特科狀元,由于皇帝求才心切,特加試一次(正常應于1643年會試)。史惇以舉人身份進考,一舉得魁。授戶部山東司主事,調員外郎中,不久,任江西九江府知府。
人物簡介
史詥,山西孝義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聯(lián)捷進士,授戶部主事。明亡仕清,考選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
人物簡介
史垂譽(?—17世紀),字望之,號龍門、著棋巷人,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史垂譽是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舉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大順軍隊擒拿史垂譽讓牛金星勸降,他大罵拒絕,于是遭拷打到骨折,暈倒再醒來幾次。不久,清朝軍隊攻取北京,他負傷歸鄉(xiāng)。順治年間,他婉拒清朝巡撫舉薦,隱居終老。著有《燃藜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