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2,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慚嘆
追嘆
遺嘆
蕙嘆
嘅嘆
廣武嘆
流嘆
正嘆
褒嘆
吁嘆
唱嘆
嘆悲
花嘆
聳嘆
含嘆
《漢語大詞典》:慚嘆(慚歎)
亦作“慙嘆”。 慚愧感嘆。后漢書·趙咨傳:“盜嘗夜往劫之, 咨 恐母驚懼,乃先至門迎盜……盜皆慙嘆。”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美人望昏至,慙嘆前相持?!?唐 白居易 《早朝》詩:“ 漢 庭方尚少,慙嘆鬢如霜。”
分類:慚愧感嘆
《漢語大詞典》:追嘆(追歎)
謂追溯往事而感嘆。 漢 蔡邕 《陳太丘碑文》:“ 河南 尹 種府君 ,臨郡追嘆功德。”三國志·吳志·薛瑩傳:“ 建衡 三年, 皓 追嘆 瑩 父 綜 遺文,且命 瑩 繼作?!?清 柯悟遲 《漏網(wǎng)喁魚集·同治元年》:“然而事已至此,不遑追嘆?!?/div>
《漢語大詞典》:遺嘆(遺歎)
(1).前人留下的歌詠或感嘆。 晉 潘岳 《寡婦賦》:“覽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餘音?!?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贈(zèng)盧居士藏用·樂生》詩:“雄圖竟中夭,遺嘆寄 阿衡 ?!?唐 元結(jié) 《系樂府·古遺嘆》:“古昔有遺嘆,所嘆何所為?!?br />(2).泛指留下感嘆。 晉 陸機(jī) 《感丘賦》:“於是徘徊 洛 涯,弭節(jié) 河 干,佇盻留心,慨爾遺嘆。”
《駢字類編》:蕙嘆(蕙嘆)
庾信思舊銘序見芝焚下。駱賓王傷祝阿王明府詩序:既切芝焚,彌深嘆蕙陸機(jī)嘆逝賦:信松茂而柏悅,嗟芝焚而蕙嘆。
《漢語大詞典》:嘅嘆(嘅嘆)
有所感觸而嘆息。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堪輿》:“觀者靡不惋惜嘅嘆?!?/div>
分類:感觸嘆息
《國語辭典》:廣武嘆(廣武嘆)  拼音:guǎng wǔ tàn
廣武,在今河南省滎陽縣境。秦末,楚漢兩軍隔廣武而陣,項(xiàng)羽、劉邦曾于此地談判。阮籍登廣武城,感嘆當(dāng)時(shí)世無英才,竟使劉邦得志。見《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后人遂以廣武嘆比喻懷才不遇,或感嘆世無英雄,小人得志之意。宋。蘇軾 甘露寺詩:「古今共一軌,后世徒辛酸,聊興廣武嘆,不待雍門彈?!挂沧鳌笍V武嘆」。
分類:懷才不遇
《漢語大詞典》:流嘆(流歎)
亦作“ 流嘆 ”。 長嘆。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纻舞歌詞》之三:“ 荊王 流嘆 楚妃 泣,紅顏難長時(shí)易戢。”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虞中書書》:“每對(duì)月流嘆,臨風(fēng)軫慨?!?br />見“ 流嘆 ”。
分類:長嘆
《韻府拾遺 翰韻》:正嘆(正嘆)
陸游詩:正嘆船如天上坐,那知人自日邊回。
《漢語大詞典》:褒嘆(襃歎)
亦作“褒嘆”。
(1).嘉獎(jiǎng)稱美。后漢書·淳于恭傳:“﹝ 建初 ﹞五年,病篤,使者數(shù)存問,卒於官。詔書襃嘆,賜穀千斛,刻石表閭。”晉書·鄭默傳:“朝廷嘉 默 憂國,詔書褒嘆,比之 汲黯 。” 清 曾國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銘》:“皆以疲卒千餘,盪寇數(shù)萬。天子襃嘆,由是有幫辦 江 南軍務(wù)之命?!?br />(2).夸耀吹噓。資治通鑒·魏明帝太和四年:“合黨連羣,互相褒嘆。以毀訾為罰戮,用黨譽(yù)為爵賞,附己者則嘆之盈言,不附者則為作瑕釁?!?胡三省 注:“嘆者,嗟嘆而稱其美也。盈,溢也。嘆美之過,溢於言辭,則為溢美之言?!?/div>
《漢語大詞典》:吁嘆(吁歎)
亦作“ 吁嘆 ”。 嘆息;哀嘆。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張不疑》:“言色慘沮,吁嘆不已?!?清 吳殿麟 《答任幼直先生書》:“丁酉之冬,識(shí)先生於 廣陵 ,邂逅交,情逾故舊,矜我窮屈,吁嘆再三?!?巴金 《秋》一:“ 覺新 偶而發(fā)出一兩聲吁嘆?!?br />見“ 吁嘆 ”。
分類:嘆息哀嘆
《漢語大詞典》:唱嘆(唱?dú)U)
形容詩文婉轉(zhuǎn),情韻悠長。 清 惲敬 《〈堅(jiān)白石齋詩集〉序》:“‘采葍’之孤行,‘弋鳧’之獨(dú)往,揆之皆閎雅之體,詠之皆唱嘆之音,此性情為之也?!眳⒁姟?一唱三嘆 ”。
《國語辭典》:一唱三嘆(一唱三歎)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1.一人唱而三人隨著發(fā)出贊嘆之聲,予以應(yīng)和?!段倪x。陸機(jī)。文賦》:「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固?。李善。注:「唱,發(fā)歌句者;三嘆,三人從而嘆之?!挂沧鳌溉龂@」、「一倡三嘆」。
2.比喻詩文優(yōu)雅宛轉(zhuǎn),韻味綿延。宋。蘇軾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詩:「長篇小字遠(yuǎn)相寄,一唱三嘆神悽楚?!挂沧鳌敢怀龂@」。
《漢語大詞典》:嘆悲(歎悲)
嘆息悲傷。 宋 蘇洵 《顏書》詩:“大抵天下心,人人屬公思,加以不死狀,慰此苦嘆悲?!?/div>
《駢字類編》:花嘆(花嘆)
荻樓雜抄:楊州太守圃中有杏花數(shù)十株。每至爛開。張大宴。一株令一妓倚其傍。立館曰爭(zhēng)春。宴罷夜闌。人云花有嘆聲。
《漢語大詞典》:聳嘆(聳歎)
肅然贊嘆。聳,通“ 竦 ”。《梁書·張充傳》:“ 茂陵 之彥,望冠蓋而長懷; 霸山 之氓,佇衣車而聳嘆?!卑矗?span id="j011qj6" class="book">《南史》作“竦嘆”。
分類:肅然贊嘆
《漢語大詞典》:含嘆(含歎)
猶嘆息。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十五:“隨酒逐樂任意去,莫令含嘆下黃壚?!?span id="bdagzjt" class="book">《宋書·竟陵王誕傳》:“見之者流涕,聞之者含嘆?!?唐 元稹 《鶯鶯傳》:“沒身永恨,含嘆何言!”
分類:嘆息